记念刘和珍君叙事上有什么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14:48:33
记念刘和珍君叙事上有什么特点记念刘和珍君叙事上有什么特点记念刘和珍君叙事上有什么特点信不信呢——北洋政府那些事  作者:夏韵  假日,一壶清茶,几个友人,围坐清谈.由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聊到段祺瑞长

记念刘和珍君叙事上有什么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叙事上有什么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叙事上有什么特点
信不信呢——北洋政府那些事
  作者:夏韵
  假日,一壶清茶,几个友人,围坐清谈.由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聊到段祺瑞长跪谢罪.
  一位老者说,北洋那几年,中国的报刊发行量居很大,报刊杂志种类繁多.《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称1920年全国报刊杂志有一千多种,甚至“每隔两三天就有一种新刊物问世”.
  说真的,读近代史我头脑里一团乱麻,对于北洋政府时期,我更是被乱麻加浆糊纠结成一个硬硬的板块认知——北洋军阀时期黑暗,军阀个个如恶魔.但又弄不 明白,为什么那么黑暗的时期还能存在异议的声音.史称三一八惨案的这天,学生们示威,在执政府门前遭到卫队开枪射击,死了47人.几十条人命,对于被 我们的教科书定义为军阀的段祺瑞算得了什么,军阀本该是厚颜无耻心狠手毒之辈.但是事后他却长跪不起,黯然辞去官位..他当时那可是权重一朝的中国最高权 柄执掌者;封杀鲁迅和大小报纸发出的有违主流意识的杂音,无论是出于军阀本性、还是维护政府的威严、国家的稳定和谐,都是再正常不过了.他却不正常地把自 己“和谐”下野了.更不正常的是那么黑暗的时期,鲁迅及媒体们竟敢模虎狼般军阀们的尾巴.北洋时期真的很专制吗?我心里打了个问号.我问道:北洋政府时期 是不是中国近代史最独裁、最没自由的时期?
  还是那位老者的说的一番话,叫我受益匪浅,他说:
  北洋军阀时期是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的武夫当国时期.把民国弄成军国的武 夫们,其实跟他们之前和之后的传统专制王朝的先辈和后辈不一样,他们是中国学习西方立志富国强兵的果实.无论留学日本的士官学校,还是毕业于本土军事学 堂,立志爱国报国者并非少数.
  北洋时期,几代当家的十大军阀——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吴佩孚、曹锟、黎元洪、冯玉祥、张作霖、张勋、张宗昌,除了胡子出身的张作霖,另外几个在 权倾一朝时都表现出对民国西式共和政体的尊重,不管怎样霸道,都没有不要国会,对思想自由,学校自治都还认账.他们在法律程序面前远没有传统专制独 裁帝王“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傲气.知识界和社会团体对国家政治生活表达独立看法还不至于战战兢兢,公共舆论参与政治,监督执政者,也使得军阀们心怯社会 舆论,敬畏法律程序,不敢那么明火执仗.
  段祺瑞出身淮军参与创建北洋,曾留学德国数年,曾亲历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袁世凯死后,作为掌握实权的人物,他力主彻底开放报禁.三一八惨案,段的政 治生命受到报刊舆论的严重威胁,段祺瑞没有为保执政地位去控制舆论,反而以下野来担当责任.军阀封建官僚有许多毛病,但难能可贵的是知道敬天地,畏舆论.
  老者侃侃而谈,这些与我学生时代被灌输的完全不同的理念, 于我像是天方夜谭.担当二字好沉重,没想到政治人物起码的良知和道德之光闪现在被教科书定为“厚颜无耻心狠手毒”之辈的军阀身上,他的操守和人格与那错了 不认错找人垫背、至死都不愿放权的伟大人物相比,我无语叹息,政治和良知之责任——上个世纪大饥荒非正常死人数千万,有人承担政治和良知责任吗?
  老者还说:北洋军阀政府有肚量任命反对派的蔡元培做北大校长,蔡元培当了校长竟有胆量拿着政府的经费却不理睬政府的公文,我行我素照自己的价值观管理学校.当局抓了他的学生,他宁可自己辞职,也要救出被捕的北大学生.
  那时候的大学崇尚教授治学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是高等学府的灵魂.学人能够喊出“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 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放在北洋之前的满清和之后的“一政党、一主义、一领袖“的时代,那是甭想能发出此声的.
  章太炎打上门去骂袁世凯,还砸了总统府的 家具,袁世凯也只能把他软禁起来,每月给五百大洋养着.
  当了总理的军阀段祺瑞,一介赳赳武夫,可是如果有记者写文章骂他,骂也就骂了,断然不会依言治罪送人去劳动教养.
  北洋武夫赶上脾气不好时,也会把报馆封了,但这边封了,那边转身人家又开办了,他们睁一眼闭一眼只装没看见.断然不会做那种只准许自己一家发声的事.
  那时的记者都有批评政府和政府要人的毛病.政府对舆论的管制,大不了也就是设个新闻检查官,看出来不合适的,也就只是叫人家开“天窗”而已,断然做不 到把天下的新闻出版业都变成一己天下,更不会逼报社老板当看门的仆人,要你说什么你就得说什么,不要你说什么你就只能闭嘴,要是敢嘴硬不买账,就砸你饭 碗,甚至送你去劳改.
  北洋时期的大学更是多彩多声,高等教育国立、私立和教会大学三足鼎立,不仅私立和教会大学,政府不能插手,就是国立大学,也是教授治校,政府没法子说了算.
  清华大学是国立大学端的是政府的饭碗,但是在梅贻琦校长之前,接连几任政府任命的校长学生和教授们不满意,说哄就被轰走了,政府也奈何不得,甚至“蠢”到不懂得手里有权可以治这些闹事者的罪.
  大学里讲什么,怎么讲,都是教授自己的事,谁也干涉不了,大学里教马克思主义,也是合法的.政治教育也无非是在大学设了训导处,被戏称“政治厕所”,除了吸引些”职业“苍蝇飞进飞出,对大学的权力结构和教授们构不成伤害.
  虽不知北洋那些事是真是假,但我被教科书灌输的对北洋时期的认知在动摇,感到 那是一个新旧交替、中西碰撞,风云际会的时代,它催生的一代学人如章太炎、蔡元培、胡适、陈寅恪、梁漱溟、徐志摩、闻一多、鲁迅、梁启超等与今天的学人相 比,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迥然不同. 陈丹青称他们“民国范儿”.那是些日久弥新,亮得出手,留得长久,为后人怀想追慕的“范儿”.他们或迂或狷 或痴或狂,生命底色里都坚守着一个“士”字.回头看近60年,还有“范儿”吗!信不信呢,北洋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