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北京高考化学 27.(6).D选项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氧化成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1 18:35:37
2009北京高考化学 27.(6).D选项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氧化成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
2009北京高考化学 27.(6).D选项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氧化成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 反应,能与NO2 反应
(6) 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是acd
D中溶液本身不是变了么?不就无法达到探究本实验的目的了么?在此浓度下的溶液中,即使能证明原因所在,不也不能直接搬去套在此实验的该溶液中么?为什么对了?
我思索了好久都无法认同此答案.如有人回应,十分感激!
2009北京高考化学 27.(6).D选项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氧化成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
d项向溶液里通入(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2气体,
则溶液中溶解的NO2的量更多了,但是硝酸铜溶液的浓度还是不变的,
此时如果溶液颜色变了,说明是NO2的溶解造成的影响,乙同学对;
如果溶液颜色没变,说明不是NO2溶解的影响,而是浓度的影响,甲同学是对的.
所以也是可行的方案.
希望选为满意答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