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22:14:35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自我约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个性品质之一,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对个人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近段时间教室里经常发生一些状况:有的孩子在活动后会满教室地跑,喊都喊不住,有的孩子在午睡时特别难入睡,同时因为睡不着还会和别人悄悄的说话.每次大道理都讲了一箩筐,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反复发生.为什么在同一环境和条件下,有些孩子能很好地把握自已,有些孩子则不能呢?其实这与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有关.这两位幼儿的行为也就是他们自我约束力差的表现. 情景描述一: 在放学的时候,小朋友都坐在椅子上等待着家长来接,可骏骏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区域活动的地方,摆弄玩具,并把玩具倒在地上,叫他拣起来,他却马上跑开,教育多次不见改进.当奶奶来接的时候,一个人就冲出了教室,奶奶喊他来给老师说声“再见”,他也不理睬奶奶. 情景描述二: 班上来了一位别的老师给小朋友上课,昊昊看见新老师,显得异常兴奋和活跃,不等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已脱口而出并时常插嘴,尽管老师多次提醒他先举手再发言,但是昊昊还是管不住自己,依然我行我素. 根据以上的情景可以看出,骏骏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根本不愿与同伴交流,自我意识强,对于老师的教育不放在心上.昊昊因为表现得异常活跃,需要老师时常提醒他,孩子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其实这些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明白自己的心理需求,只是他们的自我约束力低,理性少,只靠本能反应而不是用规范来做事,心理成熟度还比较低. 一、孩子的约束能力较差 (一)与孩子的自然生理发育有关,孩子的年龄小,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兴奋,持续时间长,他们不像大人那样说闹就闹,说停就停,语言表达又有局限,往往会有动作约束不住自己. (二) 幼儿的约束力差还同其受教育的环境有关,如果周围成人经常溺爱他、迁就他,玩具乱扔,物品乱放,不按时起居,不专心吃饭,想干什么干什么,不想干家长让他也不干,生活中没有规矩,任其所为,那么孩子必然失去约束力. (三)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孩子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所受的教育不够,对事件的后果往往无法预测,缺乏判断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这些又都影响到约束力的提高与完善.虽然孩子年龄还很小,自我约束好像是一件很难的事,不知从何做起,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的技巧和策略,这需要我们老师合理地进行引导.如何有意识地让孩子提高自己的约束力呢? 首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自我约束力的培养,最初可以在生活习惯方面,如要求孩子按时睡觉、准时起床,按时吃饭,不偏食、挑食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约束力培养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如要求孩子在集体中要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不可随心所欲等等.家长如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不作无原则的迁就,孩子就会逐步学会约束自己. 其次,我们应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幼儿进行行为识别,让其明白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有些行为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害,通过生活中一些可感可知的事例,进行简单的判断与分析,让孩子知道为何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道理.例如:午睡时,即使你睡不着,也不可以发出声音,这样会影响别的小朋友.在游戏时,为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规则. 第三、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不要过于压制幼儿.过于压制幼儿,一般有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约束的特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对他们不要过于限制和束缚.其实,幼儿由于年龄尚小,他们有时的“乱说乱动”并不是故意的.如果不加区分就加以限制,会造成他们情绪上的压抑,使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得不到健康发展. 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学习自律,针对孩子的特殊情况,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一)故事教育法:通过成人的讲故事、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幼儿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知道什么是应该做到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初步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从而使幼儿形成并巩固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自我约束.如讲述故事《小猫钓鱼》,幼儿听后这个故事后,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要有自我约束力,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榜样激励法:好模仿是幼儿期的一大特点,同龄人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如有的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我会及时表扬专心听的孩子并给他们发“五角星”,告知大家有“五角星”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结果上课爱动脑的孩子明显增多.这样直接为其他孩子提供一个活生生的行为榜样,使其他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会约束. (三)游戏巩固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做游戏时,幼儿最投入,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将学到的东西亲身加以体验,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中,因此,我们可以玩一些像《大风和树叶》《红绿灯》《木头人》等既有趣味又有规则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
学会遵守游戏规则,逐渐学会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提高自己的约束力
. (四)意识渗透法:约束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都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各个教育活动中.一次,一个孩子在区域玩好后偷偷地拿了一样玩具回家,妈妈知道后对孩子晓之以理.以后,每次玩区域时,孩子都会想起妈妈的话,再没有把玩具拿回家.一天,她还捡到了小朋友丢失的发夹,亲手还给了那个孩子.聪明的妈妈有意识地训练了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我们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发现孩子的内心需要,有目的的疏导,让我们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让孩子学会把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