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答案啊啊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12:59:36
毛邓三答案啊啊啊
毛邓三答案啊啊啊
毛邓三答案啊啊啊
第八章: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是在党的( B )上提出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 十二届三中全会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4、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党的( B )
A 十三大 B 十四大 C 十五大 D 十六大
5、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D )上
A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量的比重 B 国有经济的总产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C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D 控制力
6、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 A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 初级阶级的国情
7、( A )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A 基础产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制造业 D 服务业
8、( B )处于工业的中心地位,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A 基础产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制造业 D 服务业
9、( B )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10、( A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
11、( B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富裕 C 乡风文明 D 村容整洁
12、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 B )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A 发展新型产业 B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13、建设创新型国家,( A )是关键
A 科技 B 人才 C 教育 D 发展
14、建设创新型国家,( B )是核心
A 科技 B 人才 C 教育 D 发展
15、建设创新型国家,( C )是基础
A 科技 B 人才 C 教育 D 发展
1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D )
A 坚持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 B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 发展循环经济 D 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7、坚持( C ),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A 岗位责任制 B 劳动者自主择业C 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D 市场调节就业
18、张某应聘到一个乡镇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获得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C
A.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 C.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分配收入
第九章:1.我国的国体是( A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宗教政策 D.民族政策
2.我国的政体是( B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宗教政策 D.民族政策
3.下列不属于我国民主党派的是( D )
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民主建国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国民党建设委员会
4.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区的是( D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壮族自治区
5.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B )
A.中国共产党 B.人民群众 C.各级领导干部 D.各个民主党派
6.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的时间是( D )
A.1992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7.第一次深刻阐述依法治国涵义是在( A )
A.十五大报告 B.十六大报告 C.十三大报告 D.十四大报告
8、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条款写进宪法是在( D)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二大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基本方针,是在( B )
A.十六大 B.十五大 C.十四大 D.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10.依法治国依据的“法”主要是( A )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刑事诉讼法
1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B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D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
1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C
A.参政权、议政权 B.自由权、平等权 C.生存权、发展权 D.选举权、被选举权
第十章: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和灵魂是( C)
A.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是(A )
A.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艰苦创业的精神
D.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路
3.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主要解决的是C
A.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问题 B.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的问题
C.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的智力支持问题D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问题
4.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C)
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D.为政治服务和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 )
A.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
6.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B )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7. "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A )
A.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 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十一章:1.“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学依据是A
①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 ④劳动者创造了价值规律并利用价值规律为人类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A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D )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C
A.根本任务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D.基本要求
第十二章
1.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本拟用之于解决c
A.澳门问题
B.香港问题
C.台湾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2. “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B
A.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一个中国
C.港.澳.台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3.“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取得成功是在 A
A.香港问题上 B.澳门问题上
C.台湾问题上 D,西藏问题上
4.20世纪50年代,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B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5.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 C
A.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B.拥有行政管理权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6.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在 A
A.1987年 B.1990年
C.1993年 D.1997年
7.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的前提是 ( A )
A.两岸都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B.两岸认可双方为对等政治实体
C.两岸均承诺不首先使用武力
D.两岸政府彼此承认对方的地位
8.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 A )
A.争取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的日期可以后延
D.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受同等的待遇
9.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D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0.2005年3月14日,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 C
A.十届人大一次会议
B.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C.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D.十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十三章
1.1953年12月,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领导人是(B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2.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属于(C ) .
A.第一世界
B.第二世界
C.第三世界
D.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
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B )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4.和平问题是指(D ) .
A.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
B.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和平共处
C.实现国际社会广泛公正合作
D.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5.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D ) .
A.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B.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C.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D.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6.经济全球化是(C )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垄断拉丁文发展的客观趋势
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7.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C ).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跨国公司
D.主权国家
8.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 .
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9.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
10.当前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B ) .
A.朝着一极化发展
B.朝着多极化发展
C.朝着全球化发展
D.朝着区域聪明发展
1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真正的不结盟
C.和谐世界
D.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友好和平,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13.发达国家把各种不合理的规则强加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通过各种手段,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事端和动乱,侵犯他们的主权,破坏和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和平和建设.由此可见(B ).
A.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改变
B.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不可能改变
D.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面崩溃的时期不会太远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D ) .
A.国家主权
B.领土完整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各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