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灭蜀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13:22:41
曹魏灭蜀吴
曹魏灭蜀吴
曹魏灭蜀吴
曹魏灭蜀
第一阶段——取关
公元262年,三国鼎立的后期,此时的形势比之三国之初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我们所熟知的三国前期的名臣猛将此时都已经纷纷辞世,将历史的舞台留给了新一代的风云人物.
在曹魏方面,司马氏已独掌大权,甚至逼死了皇帝也无人敢说半句不是.国内虽有几起叛乱,但是在司马师、司马昭两个枭雄的率领,很快就平定了下来.而且司马兄弟都可以说是英明能干,选拔贤能,富国强兵都做得非常不错.
在孙吴方面,孙权死前,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了很大的错误,导致他死后国内争权夺利,内部自相残杀,孙权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局面一下土崩瓦解,可以说是自顾不暇.
在蜀汉方面,随着诸葛亮、蒋琬、费祎的先后辞世,国内政通人和、君贤臣良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君庸臣懦、宦官为祸的形势.
就在这种情况下,公元262年,司马昭想要大举讨伐蜀汉,朝臣们大都认为不可(也包括邓艾),只有司隶校尉钟会赞成.
司马昭告谕众人说:“自从平定寿春以来,已经六年没有战事了,我们要整治军队去攻打两个敌国.如今吴国土地广大而地势低湿,攻打他旋展兵力较为困难,不如先平定巴蜀,三年之后,就顺流而下,水陆并进,这就是春秋时晋献公先灭虢国再乘势攻取虞国的那种形势.蜀国的战士共计有九万,居守成都以及防卫其他边境的不下四万人,这样剩余的战士不过五万人.如今把姜维牵制在沓中,让他不能向东出兵.我们发兵直向骆谷,通过他们的空虚地带去袭击汉中,以刘禅的暗弱无能,又加上边境城市在外面被攻破,蜀国的男女老少就会在内地震恐不安,这样敌人的灭亡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于是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征西将军邓艾认为蜀国没有可乘之机,屡次陈述不同意见;司马昭让主簿师纂担任邓艾的司马去给他讲明道理,于是邓艾也就奉命行事了.同时,司马昭任命廷尉卫瓘持符节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兼镇西军司.(大家注意这个家伙,小子大大的坏,阴谋大大的多)
姜维向汉后主刘禅上表说:“听说钟会在关中整治军队,想图谋进攻,应该派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率领诸军分别守护阳安关口和阴平的桥头,以防患于未然.”
然而,宦官黄皓相信鬼神巫术,经过一阵占卜后认为敌人终究不会自己找上门来,于是就奏明汉后主让他不提这件事,因而群臣没人知道.(汉朝就是灭于宦官,蜀汉看来也是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
公园263年2月,曹魏的军事行动正式开始.魏军兵分三路伐蜀:第一路,派征西将军邓艾率领三万人从狄道奔赴甘松、沓中,以牵制姜维;第二路派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多人从祁山奔赴武街、桥头,断绝姜维的退路;第三路钟会统兵十万余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奔赴汉中
蜀汉听到魏兵将至,就派遣廖化(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就是这个廖化)率兵到沓中作姜维的后援,派张翼、董厥等人到阳安关口帮助各个外围据点.命令各外围据点不得与敌人交战,退守汉、乐二城,城中各有兵力五千人.张翼、董厥向北到达阴平,听到诸葛绪将向建威发兵,就留住一个多月等待敌兵.钟会率诸军齐头并进,到达汉中.九月,钟会让前将军李辅统兵万人把王含包围在乐城,让护军荀恺把蒋斌包围在汉城.钟会直接从西路奔向阳安关口,派人祭奠了诸葛亮墓.
钟会派护军胡烈为前锋,进攻阳安关口,蜀军在阳安关口的守将是傅佥.在此之前,把守阳安关口的是蜀汉的武兴督蒋舒,由于他在位庸碌无为,蜀汉朝廷才让傅佥代替了他,蒋舒因此怀恨在心.钟会派护军胡烈进攻阳安关口后,蒋舒向傅佥说:“如今敌兵到了,不去进击而闭城自守,不是好的计策.”傅佥说:“我受命保此城,只要城在,就是胜利.现在违命出战,假若失败而丢了城池,就算是为国战死,那也辜负了国家,死得毫无意义.” 蒋舒又说:“你以保全此城为功劳,我以出战打败敌人为功劳,希望我们各行其志.”于是率领他的兵士出城.傅佥认为他是去交战,因此没有防备.但没想到蒋舒出城之后,立即率领他的士兵迎接投降了胡烈,胡烈乘虚袭击城池,傅佥格斗拼杀而死.钟会听到阳安关口已被攻克,就长驱直入,同时还获得大量库藏的粮食.
在钟会攻打阳安关口的同时,邓艾也开始举兵攻打姜维牵制.姜维听说钟会诸军已经进入汉中,就领兵返回,邓艾部将杨欣等人在后面紧追至强川口,激烈交战,姜维败走.姜维又听到诸葛绪已经阻塞道路占据了桥头,于是就从孔函谷进入北部道路,想绕到诸葛绪的身后,诸葛绪知道后往回退却三十里.姜维进入北道三十多里后,听到诸葛绪退兵,赶紧往回走,从桥头过去,诸葛绪赶上去阻截姜维,但晚了一天没有赶上.(很像是足球比赛里的急停过人)姜维于是退至阴平,聚集军队,想要奔赴阳安关口;还没到达,听说阳安关口已破,于是退兵奔向白水,遇到了廖化、张翼、董厥等人,兵合一处据守剑阁以抵御钟会.姜维排列营垒据守险要之地,钟会进攻不能取胜,而且运粮道路既危险又遥远,想要领兵撤回.
第二阶段 奇兵
应该说此候,曹魏的攻势虽然取得了进展,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理应撤兵.按照曹魏方面事前的设想,应该是邓艾、诸葛绪牵制姜维,由钟会的十万主力军队杀入四川盆地.然而姜维凭借老到的经验还是成功地摆脱了两军的牵制,与廖化等人合兵一处,坚守剑阁,扭转了战局形势.
然而,名将之所以为名将,就是因为他们能摒弃常规,独辟蹊径,审时度势,出奇兵制胜.此时的邓艾和诸葛绪在此关头就有了截然不同的表现
邓艾进兵到达阴平,挑选了精锐部队,想要与诸葛绪一起经江油直奔成都,诸葛绪因为本来接受的命令是阻截姜维,而向西行进不是给他的诏令,所以率军奔向白水,与钟会会合.却没想到钟会想要专擅军权,就秘密报告说诸葛绪畏惧敌兵不敢前进,于是用囚车把诸葛绪押送回京,而军权全部归钟会掌握了.
诸葛绪是个听领导话的好同志,却不是一个名将;钟会有将才,但比起邓艾却有差距,此时受挫于剑阁,也打算领军撤退.
然而事前一直不赞成伐蜀的邓艾却认为:敌兵已经受到摧折,应乘胜进军,如果从阴平出发由小路经过汉朝的德阳亭奔赴涪县,从剑阁之西一百里处进军,离成都三百余里,在这里出奇兵冲击其腹心之地,那么剑阁的守军必然往回奔赴涪县,而钟会就可以两车并行着向前推进.如果剑阁的守军不往回撤,那么接应涪县的兵力就会很少了.
于是他挑选精兵良将从阴平出发走了七百余里的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桥梁建阁道,山高谷深,非常艰险,运来的粮食也将吃尽,濒临危险的绝境,邓艾用毡毯裹住自己,翻转着滚下山去,将士们也都攀缘着树木崖壁,鱼贯而进.
邓艾这一招非常非常的险,如果运气不好,不用蜀汉的军队招呼,他们也会困死于大自然恶劣的环境;如果不是蜀汉的宦官黄皓闭塞耳目,只须在邓艾进军的路上设有少量军队,邓艾纵有通天之才,也只能素手就擒;如果不是诸葛瞻犹豫不决,邓艾的几万精兵恐怕也只能是有去无回.此时我们不知道邓艾当时的想法究竟是怎样的.是他对敌人的了如指掌而做出的决策?是因为大家都觉得那样不可为,因此而为?还是当真是一时的冲动呢?无论如何,邓艾的这次赌博赢了.
邓艾首先到达江油,蜀国守将马邈投降.诸葛瞻(诸葛亮的儿子)率诸军抵御邓艾,到达涪县后,停住不进.尚书郎黄崇屡次劝说诸葛瞻应迅速前进占据险要,不让敌人进入平地,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黄崇再三劝说,甚至流着眼泪说,但诸葛瞻仍然不听.于是邓艾长驱直入,击败诸葛瞻的前锋,诸葛瞻退兵驻扎在绵竹.邓艾写信劝诱诸葛瞻说:“如果投降,必定表奏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杀掉邓艾的使者,排列阵势以等待邓艾进攻.邓艾派他儿子惠唐亭侯邓忠攻其右翼,派司马师纂等人攻其左翼.邓忠与师纂战斗不利,都撤兵而还,说:“敌兵还不能攻破!”邓艾大怒,说:“存亡之别就在此一举,有什么不能的.”怒叱邓忠、师纂等人,说再攻不破就要杀了他们.邓忠、师纂跑回来再战,大败敌兵,杀了诸葛瞻和黄崇.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叹息说:“我们父子蒙受国家重恩,没有早点杀了黄皓,致使国败民亡,活着还有什么用!”于是骑马冲入敌阵而死.
蜀汉人没想到魏兵突然而至,没做守城的准备;听说邓艾已经进入平在,百姓们惊恐万状,都逃往山林大泽,不可禁止.汉后主召集群臣讨论,有人认为蜀与吴本来是友好邻邦,应该投奔到吴国;有人认为南中七郡,山势陡峭险峻,容易防守,应该奔向南面.光禄大夫谯周却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寄居别国仍为天子的,如果到吴国去,也当臣服于吴.而且治国之道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同,大国吞并小国,这是形势发展的自然趋势.从这点上说,魏国能吞并吴国,而吴国不能吞并魏国,这是很明显的事.同样是称臣,对小国称臣就不如对大国称臣,与其忍受两次受辱之耻不如一次受辱!而且如果想要奔赴南方,就应当及早计划好,才能成功;如今大敌已经临近,灾祸失败也将要降临,而且众小人之心,没有一个可保其不变,恐怕我们出发的时候,其变化不可预料,怎么能到达南中呢?”有人说:“如今邓艾已经不远,恐怕他不接受我们投降,怎么办呢?”谯周说:“现在吴国还没有臣服于魏,事情的形势使他不得不接受,接受了也不得不待之以礼.如果陛下投降魏国,而魏国不划分土地封给陛下的话,我请求只身到洛阳,用古代的大义与他们争辩.”众人都听从了谯周的建议.汉后主仍然想入南中,犹豫不决.谯周上疏说:“南方偏远蛮夷之地,平常就不交纳供奉租税,还多次反叛,自丞相诸葛亮用武力威逼他们,走投无路才顺服.如今如果去南中,外要抗拒敌兵,内要供奉日常粮食物品,费用浩大,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收取,只能耗损各个夷人部族,那他们必然会反叛.”于是汉后主就派侍中张绍等人奉着御玺向邓艾投降.
悲哀!此时的姜维还在剑阁与钟会血战,而后方的主子和群臣却在讨论该向谁投降!
北地王刘谌大骂刘禅地说:“如果我们理穷力屈,灾祸败亡将至,就应当父子君臣一起背城一战,共同为社稷而死,这样才能见先帝于地下,为什么要投降?”汉后主不听.于是这一天,刘谌哭诉于昭烈帝刘备之庙,先杀了妻子儿女,然后自杀而死.
张绍等人在雒县见到邓艾,邓艾大喜,写信褒扬接纳投降.汉后主又派遣太仆蒋显去命令姜维向钟会投降,又派尚书郎李虎把士民户口簿交给邓艾,共计有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兵士十万二千人,官吏四万人.(此时,邓艾的步众不足三万,又是孤军深入,蜀汉虽是形势恶劣,但只要顽强抵抗,完全能扭转战局然而百官之中竟无一人能站出来说一句,由此可见蜀汉政权内当时的腐败)
邓艾到达成都城北,汉后主率太子、诸王以及群臣六十余人,缚手于后,拉着棺木走到军营门前.邓艾持节解开缚绳,焚烧了棺木,请进军营相见;约束控制将士,不许掠夺百姓,安抚接纳投降依附之人,让他们恢复旧业;然后就依照东汉初年邓禹的旧事,秉承皇帝旨意授予汉后主刘禅行骠骑将军、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之职,蜀汉的群官各随其职位的高低授予王官,或担任邓艾属下官吏;让师纂任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人担任蜀中各郡的官职.
邓艾听说黄皓为人奸诈阴险,把他收押起来,准备杀掉,后来黄皓贿赂邓艾的左右亲近之人,终于免于一死.(这就是金钱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腐败难以禁止.现实有时候并不是好人就有好报,坏人就有恶报的)
直到此时,姜维等人才听说诸葛瞻失败.姜维此时可以说是进退维谷,腹背受敌.由于不知道汉后主的意向,于是他率军向东进入巴中.钟会则进军到涪县,派遣胡烈等人追击姜维.
姜维到达县,得到汉后主投降的命令.此时,戏剧性地一幕出现了.
若你是姜维,你当会作何选择?答案无外乎有两种:一、战死报国;二、投降.
然而姜维选择的是第三种:假投降!由此产生了一幕三个男人演出的好戏.
第三阶段 离间
姜维命令士兵都放下武器,把符节传送交给胡烈,自己从东道与廖化、张翼、董厥等一起到钟会那里投降.将士们十分震怒,气得挥刀砍石.至此各郡县和驻点的部队都接到汉后主的命令而罢兵投降.钟会给了姜维等人优厚的待遇,把印绶、符节、车盖等都暂时还给了他们.
前面我们说过,钟会是士族子弟,父亲目睹了曹魏代汉的整个过程,他自己作为司马兄弟的帮凶,也目睹了司马兄弟权倾曹魏的整个经过,因此忠君的传统对于他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约束力.更何况在那个能者为王的年代,这一思想更是显得如此的薄弱.所以钟会一旦兵权独揽,内心怀有叛离之志也就毫无奇怪了.
老到的姜维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因此才做出“假投降”这一史无前例的做法.姜维于是劝钟会说:“听说您自淮南之战以来,计策从未有过失误,司马氏能够昌盛,全依赖您的力量.如今又平定了蜀国,威德振世,百姓颂扬您的功劳,主上畏惧您的谋略,您还想因此安然而归吗?何不效法陶朱公范蠡泛舟湖上远避是非,以保全自己的功名性命呢!”
这几句投石问路的话可谓是狠毒之极,既没有直接挑拨钟会叛魏,却又点醒了钟会的处境,即不会使钟会怀疑自己,又让钟会心动不已.
钟会回答姜维说:“您说的太远了,我不能离开.而且从现在的形势看,还没有到这种地步.”
姜维说:“其他的事情凭您的智慧、力量就能做到,用不着我多说了.”正是所谓的尽在不言中啊!
从此钟会和姜维感情融洽关系密切,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钟会因邓艾承旨专权行事(其实邓艾所行之事虽然专权,却是处处为了稳定蜀汉局势,可以说对曹魏是尽心尽职),就与卫瓘(就是前面所讲当监军的那个家伙,好像历史中出现的监军大多没有几个是好形象)一起密报邓艾有谋反的表现.钟会善于摹仿别人的字体(前面说过,他老爸是书法大家,他自己的书法也有相当高的造诣),就在剑阁拦截了邓艾的奏章和上报事情的书信,改写了其中的话,让言辞狂悖傲慢,有很多居功自夸之处,同时又毁掉晋公司马昭的回信,亲手重新再写以使邓艾生疑.
公元264年,司马昭下令用囚车押回邓艾.怕邓艾不从命,就命令钟会进军成都,又派遣贾充率兵入斜谷.司马昭则亲自率领大军跟着魏帝到达长安,随时准备西进中.
钟会派卫瓘先到成都拘捕邓艾,钟会因卫瓘兵力少,想让邓艾杀掉卫瓘,再借此事定邓艾的罪.卫瓘和钟会同流合污,想诬陷邓艾,却没想到这时候又反被钟会利用.不过卫瓘也是个老狐狸,知道钟会的意图,但又不能抗拒命令,于是在深夜到达成都,传檄文给邓艾所统领的将领,声称:“我奉诏来拘捕邓艾,其余的人一概不予追究;你们投向官军这一边,则如先前平蜀时一样再加爵赏,如胆敢不出,则要诛及三族!”
等到鸡鸣时分,诸将都跑到卫这里,只有邓艾帐内之人未来.到早晨,打开营门,卫乘坐使者车,直接进入邓艾帐内;邓艾还躺着未起,于是把邓艾父子抓起来,把邓艾置于囚车中.诸将想要劫持邓艾,就整兵奔向卫瓘的营帐;卫瓘不带卫兵只身出来迎接,又假装书写表章,说将要申明邓艾没有反心.诸将相信了他而未劫持.
正月十五日,钟会到了成都,派人把邓艾押送京师.钟会所忌惮者只有邓艾,邓艾父子既已被擒,钟会则独自统领大众,威震西部地区,于是下定决心阴谋反叛.钟会想让姜维率五万人出斜谷为前锋,自己率领大众跟随其后.到长安之后,命令骑兵从陆路走,步兵从水路走,顺流从渭水进入黄河,认为五日即可到达孟津,再与骑兵会合于洛阳,一时之间就能平定天下.恰在此时,钟会收到了晋公司马昭的信,信中说:“恐怕邓艾不甘心接受惩处,现已派遣中护军贾充率领步骑兵一万人直接进斜谷,驻扎在乐城,我亲自率十万人驻扎在长安,近日即可相见.”钟会接到书信大惊失色,叫来亲信之人对他们说:“如果只取邓艾,相国知道我能独自办理;如今带来重兵,必定觉察到我有变异,我们应当迅速发难.事情成功了,就可得天下;不成功,就可以退保蜀汉,仍可作个刘备一样的人.”(此时姜维的计划已快接近成功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钟会一个细小的举动让姜维精心谋划的大计就此失败,甚至搭上了自己的老命
第四部分 同亡
正月十六日,钟会把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以及过去的蜀国官吏都请了来,在成都的朝堂为郭太后致哀,并假造了太后的遗诏,说让钟会起兵废掉司马昭,把遗诏向座上众人宣布,让大家议论之后,开始授官任职,又让所亲信之人代领诸军;把所请来的群官,都关在益州各官署的屋中,关闭了城门宫门,派重兵把守.
卫瓘这个老狐狸则诈称病重,出来住在外面的官舍.钟会相信他,对他也无所忌惮.
姜维想让钟会杀尽从北方来的诸将,自己再借机杀掉钟会,全部坑杀魏国兵士,重立汉王.他给刘禅写密信说:“希望陛下再忍受数日之辱,我要让国家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钟会想听从姜维的意见诛杀诸将,但仍犹豫不决.
钟会的帐下督丘建,本属于胡烈手下,钟会喜爱并信任他.丘建怜悯胡烈(就是每次替钟会打前锋的那个家伙,前面说过阳安关口就是他攻下的)一人独自被囚,就请求钟会,让他允许一名亲兵进出取饮食,各牙门将也都随此例让一人进来侍奉.
胡烈欺骗亲兵并让他传递消息给儿子胡渊说:“丘建秘密地透露消息,说钟会已经挖了大坑,作了数千根白色大棒,想叫外面的兵士全部进来,每人赐一白帽,授散将之职,依次击杀诸将,埋入坑中.”诸牙门将的亲兵也都说同样的话,一夜之间,辗转相告,大家都知道了.
正月十八日,中午时分,胡渊率领其父的兵士擂鼓而出,各军也都不约而同地呐喊着跑出来,竟然连督促之人都没有,就争先恐后地跑向城里.当时钟会正在给姜维铠甲兵器,报告说外面有汹汹嘈杂之声,好象是失火似的,一会儿,又报告说有兵跑往城里.钟会大惊,问姜维说:“兵来似乎是想作乱,应当怎么办?”姜维说:“只能攻击他们!”钟会派兵去杀那些被关起来的牙门将、郡守,而里面的人都拿起几案顶住门,兵士砍门却砍不破.过了一会儿,城外的人爬着梯子登上城墙,有的人焚烧城内的屋子,兵士们像蚂蚁那样乱哄哄地涌进来,箭如雨下,那些牙门将、郡守都从屋子上爬出来,与他们手下的军士汇合在一处.
姜维带着钟会左右拼杀,亲手杀死五六人,众人格杀了姜维,又争相向前杀死了钟会.(呜呼,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啊!也许再多几个时辰,姜维的大计就将成功,中国的历史上或许就将演出一幕终极版的无间道)
钟会的将士死了数百人,兵士们又杀了蜀汉太子刘和姜维的妻子儿女,并到处抢掠,死伤满地一片狼藉.此时,老狐狸卫瓘部署诸将去平息,过了几天才平定下来.(不知道这几天中死了多少无辜的老百姓)
与此同时,邓艾本营的将士们才知道原来邓艾被擒根本上就是有去无回.于是手下将士追上囚车把邓艾救出并迎接回来.而卫瓘认为自己与钟会共同陷害邓艾,恐怕他回来会有变乱,就派遣护军田续等人领兵去袭击邓艾,在绵竹西边遇上,于是杀了邓艾父子.(田续曾是邓艾的部将,当初邓艾进入江油时,田续不往前进,邓艾想杀了他,后来又放了他.卫瓘派遣田续时,对他说:“你可以为江油受的耻辱报仇了.”)
蜀汉就此灭亡,三国后期的三位名将也几乎同时死去.
西晋灭吴
首先灭了吴的不是曹魏,而是西晋,其次,因为我上面的篇幅太多,恐字数会超过10000字,所以,西晋灭吴,就从简.
晋朝皇族的源头为河内司马氏,在曹魏时代已世代为官.如司马朗、司马懿及司马孚等兄弟总共八人,时人称“八达”.其中司马懿具有政治及军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汉北伐及平定辽东,成为了魏国重臣.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之后司马懿被曹爽架空.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重夺政权,至此司马氏开始专政.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此期间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战争(史称寿春三叛),皆被平定.
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以做好篡夺准备,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不久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最后于265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当时孙吴局势混乱,吴帝孙皓不修内政又穷极奢侈.270年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叛乱,直至279年方平定.司马炎在此时先做好伐吴准备,他派羊祜守襄阳与孙吴名将陆抗对峙,派王浚于益州大造船舰.274年陆抗去世,次年羊祜提议伐吴,遭贾充反对而作罢.经过多年准备,279年王浚、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则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12月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司马炎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浚军、中游杜预等军、下游王浑等军共六路并进.最后于280年逼近建业,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天下.
杜预 贾充 王浚 王浑 羊祜皆西晋灭吴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