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18:34:45
“官本位”解释
“官本位”解释
“官本位”解释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在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励志口头禅,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中国是重"官"的社会,人们都想当官,又都怕官,"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什么是"官本位"?"官本位"首先是一种体制设置和制度安排."官本位"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在封建社会,王侯将相,官分九品,形成庞大而严密的"官本位"体系.整个社会纳入国家行政系统的体制结构,所有的人、所有的组织和部门,都分别归入行政序列,规定其等级,划分其行政权限,并最终服从统一的行政控制,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建制度下的官僚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严格而又系统,高度集权而又等级森严,全社会就是一个以行政权力搭建起来的金字塔,塔的顶端就是皇帝.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等级森严,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越大权越大,享受待遇就越高,地位就越显赫.上下级之间不是双向互动运行关系,而是下级完全隶属于上级,一切听命于上级;对下级官员说来,一切只对能决定其个人命运的上级官员负责.在单一行政化的体制下,不是整体的规则、秩序和法理的统治,而是个人的统治;不是法定程序支配,而是"长官意志"支配;不是"法治",而是"人治".在现代社会,当官仍然有特权,可以获得比别人多的利益,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还可以有信息获得的高位势.
"官本位"是一种思想意识、一种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和价值取向,是指以官为本、以权为纲,以仕途为个人事业的选择导向,一切服从于官级地位,一切为了做官和升官,把做官、升官看作人生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一切为了做官,做官为了一切,有了官位就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连"祖坟也会冒青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官为百业之首,唯有走上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要摆脱贫困和低贱的社会地位,除了入仕,别无他途.人们把"升官"作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读书为了做官,做官意味着光宗耀祖.于是乎,"学而优则仕",人们是否入仕为官,能否官居高位,成了衡量一个人奋斗成功与否的标志."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成了人生两大幸事.就连商人也不例外.不少商人经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从政,是为了用钱"捐官"、"买官"."卖官鬻爵"使官位有着强劲的买方市场."官本位"意识是封建官僚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维护和服务于官僚集权体制."范进中举"后的种种神态,恰是这种观念生动而真实的写照.
"官本位"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意味着当官就有尊严,有权就有一切.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社会上形成了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由此造就一种对权力、官位、官员的崇拜和敬畏,进而导致长官意志、权力至上观念和依附意识及其现象的盛行.官职可以衡量一切:政治待遇、社会名声、经济收益、工薪多少、住房大小、专车档次.官级不仅影响活人,人死后有没有追悼会、悼词长或短、安葬谁掏钱、安葬在何处,都视官职大小而定.各种会议,甚至是学术会议或专业会议,行政领导都要头排就座,而且特别讲究领导与会级别、座次安排,以至于会议座次安排是政府会议管理的最大学问.企业有级别,企业领导要对应行政官衔;演员、教师、医生、科研人员,要用官级来套;甚至和尚、老道,也得看他相当于多大官,以至于闹出"处级方丈"、"局级主持"这样的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官本位"现象已经覆盖了全社会,孩子们也沾染官瘾.一个几十人的小小班级,除了班长、副班长,还有学习委员、劳动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少先队系统还有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带官衔的几乎占去班级的一大半.孩子们常常为了多一道"杠"而争得面红耳赤.实在没法安排了,可以当一个科代表.一个孩子当了值周生就高兴了一个礼拜,因为他从来没当过班干部,值周生至少可以过一周的官瘾.家长们为给孩子谋个一官半职,不惜给老师请客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