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禹城市 沈氏辈分排序如题,现知道 乃列祖 三个辈分,求完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6 05:11:49
山东省禹城市沈氏辈分排序如题,现知道乃列祖三个辈分,求完整山东省禹城市沈氏辈分排序如题,现知道乃列祖三个辈分,求完整山东省禹城市沈氏辈分排序如题,现知道乃列祖三个辈分,求完整以下为搜集的部分辈分60余

山东省禹城市 沈氏辈分排序如题,现知道 乃列祖 三个辈分,求完整
山东省禹城市 沈氏辈分排序
如题,现知道 乃列祖 三个辈分,求完整

山东省禹城市 沈氏辈分排序如题,现知道 乃列祖 三个辈分,求完整
以下为搜集的部分辈分60余条,大家相互佐证补充.可以注册跟帖,也可以在qq群发言提供更新更全的资料.补充说明时请说明是哪一条相关,并说明情况.
1.湖州竹墩村有树德堂,有家谱,字辈从第三世起为:龙启维芳,保永善庆,世家令德,宜尔克昌;
2.徐州古邳镇原(下邳):(前有时代不详)宏,光,恒,衍,庆.端,佐,寿,延,长;
3.河南省获嘉县沈庄村:培、金、法、植、熙、增、锡、泳、桂
4.慈溪师桥沈氏:光,允,亦.../...道.../...品,云
5.苏州吴县尚德堂:卿,佩
6.江苏徐州市新沂市新安镇:长怀庆向洪明乐善永昌
7.山西应县南马庄镇:正元珠到,存日山
8.江西迁居到湖南湘乡,后到韶山.排辈是:孝,祖,玉,门,芳(音译)
9.某地::.文,三,万,天,国(或永或正).
10.湖北省枣市阳七方镇沈大房村: 孟一希宏,正大光明,朝治家齐,永世兴隆,道德恒同.
11.浙江绍兴沈姓一支字行辈份::“恭伏良隆厚,福守正承先.”续修字行为:“业贻谋启后,庆锡树维贤,积德嘉乃永,开宗寿益绵.”
12.湖北省大悟县沈氏:开国祖德,宗功立志,光明正大
某地:志,广、印、传、爱
13.汝南沈氏浙江裔白湖世系(荷荫堂)字派:
统一字派:若应世之宏允朝光显相金玉联芳体仁和义..七房字派: 建邦桢孝友传世德;十房字派:元恩德大;大房字派:学乃纯人大本儒为;江西字派:泽瑞汝英媛;四房字派:国正天心顺官智民居安;八方字派:光宗耀祖振家声日月星14.山东临沂:玉,卿,昌,凤
15.合肥沈福集沈氏,明朝洪武年间自浙江奉化县洗马池斗笠巷徙居而来的.谱共十八部,并以“浙水绍家声,同流分派;淝滨绵世泽,尊祖敬宗”为谱号.并立有“先正其心,继训克家,孝友忠义,为国之华”16字的辈分.
16.湖南湘乡:新、烈、永、孝、祖、裕、明、方
17.山东济宁:文,广,培,凤,家,..汝..明
18.重庆奉节:维,益,正,学
19.宁波镇海:老辈份:步继善, 崇上德;新辈份:尚可大有成尧天行舜日永世尚升平.
20.重庆大足县:宗、祖、光
21.浙江绍兴,堂名为文肃堂:有嘉廷成
22.河南商丘:圣,义,中
23.滨海沈氏其先祖是在明初自吴(苏州)阊门迁来:序:...可益凤广,韦玉宝长,学孝古贤,同步殿宇,延谋嘉杰,居宪建安.新增:祥云曙开恩泽世盛浩峰俊秀道科锦程
24.辽宁省海城市腾鳌堡乡西开河城村:福、广、文、德、庆、忠
25.四川省武胜县沈家垄,同四川岳池县沈氏一支,于明末从湖北省麻城市牵入四川:...文、意、熙、嗣、正、纪、西、朝、世、代、隆、昌、忠、公、祖、德、永、定、家、帮.
26.某地:梦,大,文,清,荣,林,传,立,宗.
27.山东临沂平邑县保太镇大三阳村:杏,传,立,宏
28.湖北某地沈姓,自浙江吴兴(湖州)迁来:孝、友、传.家、宝
29.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自金华来:光少必世希,文才定显奇,图书宗祖训
30.湖北十堰:昌沈良心永开传守正仕
31.黑龙江某支,自云南迁至,途经山东,今葫芦岛,后又迁至黑龙江至今:凤,万,文,喜
32.江苏准安:乃,维/为,凤,玉
33.河南光山:培荣正百世立德显长春正大尚开泰光明永继新
34.安徽省寿县姓沈的很多辈份是:年昌为国瑞鸿运敬家声
35.山东荣城俚岛镇,从云南迁来的,近几辈的辈分是:锡、福、延(淑)、庆
36.河南信阳某支字辈为:万、友、国、正(男)俊(女)、德.
37. 辽宁某支:大振家声应国显
38.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沈塘村:秉礼遵家训;敦伦克象贤;金帮生祖德;佐国耀忠先.
39. 安徽六安沈大庄:凤先思孝、显怀忠良、洪来列祖、宰习之广(全部为读音,祖辈口传)
40.广东潮州潮安彩塘镇华美村:一志应明元,永世学圣经,清时观茂象,宝玉发辉光.
41. 泰安 新泰市旁边的一个沈家庄乡:玉庆之家曰惟孝友乃敬以和安而可久
42. 广西桂林临桂:从我们这代龙,上去是兰桂汝源秉~
43. 河南罗山龙山曹堰张畈沈氏字辈:继述仁忠本光佰世克少先业大家立志
44. 我们这一支辈份只记得一句:克嘉维孝友
45. 合肥的,但是辈分却不和合肥沈福集一样,不知道怎么回事,合肥肥西有一个村里面全都是姓沈的,用的辈分全部都是国,真,传,家!
46. 广东省阳春:第十一代下是:以,旗.标.鸿.犹.大,吉.昌
47. 安徽凤阳:志阳继怀德,仁道传新善
48. 海南省海口市的沈氏子孙.我的渡琼公讳沈翥,浙江省绍兴县人.南宋会元,端宗二年(1278年)授予广东省琼州府尹,帝昺二年(1279年)天朝溃散未能回乡,居琼山县龙井村入籍西郎一图也.堂名:世德堂.沈翥制定之派序:翥光贤存子,居以必受德,阳道之廷辉,开国义显越,宗文明世运,振诗礼家传,河海洪潮涨,沾润满汉江.
49. 江苏兴化,殿启兆,后不明
50. 山东省鄄城县张志门乡沈楼村:传家德圣恩
51. 福建永定:寿清旺 传23代到清字辈
52.辽宁宽甸:德\庭\殿\雁.
53. 河北省沧州肃宁县尚村镇许和村,95%姓沈,而且周遍100里之内再没有相应姓氏.请知情宗亲补充.
54. 湖南某支族谱是:日红永光,尔继学成,君启茂定.
55. 苏州沈氏:奉天成立勇 纯良奕世昌 宏光恒衍庆 .端佐寿延长
56. 江苏如皋如城北门外有一生产队有80%的人姓沈,其家谱仅记得这样几个字:玉逢显达恒际安良
57. 湖北省麻城市,先哲飞洪庆,祥光启世荣
58.福建泉州沈氏一支:文国正翰墨林诵诗
59. 湖北监利:正大光明启世昌 懋绍先烈景微芳 自有哲士应朝选 常承隆运振洪纲 这是咸丰年间的旧谱辈份仅供参考 有原谱保存.
60. 湖北省来凤县沈家:之国 大必通文正 上世永在朝 光祖宗天子 万代远吉昌 200多年前从贵州铜仁府迁来的二家人如今发展到了上千人.
61四川金堂:传为湖广填四川时迁来"中,正,克,家,维;孝、友、传.家、宝"(音)
62.安徽某支:一元尚世士,正大启鸿文,志学存诚本,中和德懋先,道高崇继善,建业永留传
63. 河南商丘:德法其祥钦明文思
64.合肥的瑶海区补充两支:文思华国,德友传家;另一支:时逢景运,增大光荣
65.辽宁盘锦沈家卜、黑龙江大庆市沈家堡:.,凤、尚、宪、洪最后四代,当前洪字辈!
66.湖南湘乡沈氏宗祠:启,词,先,烈,永,绍、祖、裕,民,方.当前祖字辈

http://www.baidu.com/s?ct=0&ie=gb2312&bs=%D3%ED%B3%C7%CA%D0%C9%F2%CA%CF%B1%B2%B7%D6%C5%C5%D0%F2&sr=&z=&cl=3&f=8&wd=%C9%F2%CA%CF%B1%B2%B7%D6%C5%C5%D0%F2

我们是河南濮阳 明 净 安德 我是德字辈的 我后面好像是宝字辈具体是那个bao字就不知道啦

以下为搜集的部分辈分60余条,大家相互佐证补充。可以注册跟帖,也可以在qq群发言提供更新更全的资料。补充说明时请说明是哪一条相关,并说明情况。
1.湖州竹墩村有树德堂,有家谱,字辈从第三世起为:龙启维芳,保永善庆,世家令德,宜尔克昌;
2.徐州古邳镇原(下邳):(前有时代不详)宏,光,恒,衍,庆.端,佐,寿,延,长;
3.河南省获嘉县沈庄村:培、金、法、植、熙、增、锡...

全部展开

以下为搜集的部分辈分60余条,大家相互佐证补充。可以注册跟帖,也可以在qq群发言提供更新更全的资料。补充说明时请说明是哪一条相关,并说明情况。
1.湖州竹墩村有树德堂,有家谱,字辈从第三世起为:龙启维芳,保永善庆,世家令德,宜尔克昌;
2.徐州古邳镇原(下邳):(前有时代不详)宏,光,恒,衍,庆.端,佐,寿,延,长;
3.河南省获嘉县沈庄村:培、金、法、植、熙、增、锡、泳、桂
4.慈溪师桥沈氏:光,允,亦.../...道.../...品,云
5.苏州吴县尚德堂:卿,佩
6.江苏徐州市新沂市新安镇:长怀庆向洪明乐善永昌
7.山西应县南马庄镇:正元珠到,存日山
8.江西迁居到湖南湘乡,后到韶山.排辈是:孝,祖,玉,门,芳(音译)
9.某地::......文,三,万,天,国(或永或正).....
10.湖北省枣市阳七方镇沈大房村: 孟一希宏,正大光明,朝治家齐,永世兴隆,道德恒同。
11.浙江绍兴沈姓一支字行辈份::“恭伏良隆厚,福守正承先。”续修字行为:“业贻谋启后,庆锡树维贤,积德嘉乃永,开宗寿益绵。”
12.湖北省大悟县沈氏:开国祖德,宗功立志,光明正大
某地:志,广、印、传、爱
13.汝南沈氏浙江裔白湖世系(荷荫堂)字派:
统一字派:若应世之宏允朝光显相金玉联芳体仁和义..七房字派: 建邦桢孝友传世德;十房字派:元恩德大;大房字派:学乃纯人大本儒为;江西字派:泽瑞汝英媛;四房字派:国正天心顺官智民居安;八方字派:光宗耀祖振家声日月星14.山东临沂:玉,卿,昌,凤
15.合肥沈福集沈氏,明朝洪武年间自浙江奉化县洗马池斗笠巷徙居而来的。谱共十八部,并以“浙水绍家声,同流分派;淝滨绵世泽,尊祖敬宗”为谱号。并立有“先正其心,继训克家,孝友忠义,为国之华”16字的辈分。
16.湖南湘乡:新、烈、永、孝、祖、裕、明、方
17.山东济宁:文,广,培,凤,家,。。汝。。明
18.重庆奉节:维,益,正,学
19.宁波镇海:老辈份:步继善, 崇上德;新辈份:尚可大有成尧天行舜日永世尚升平.
20.重庆大足县:宗、祖、光
21.浙江绍兴,堂名为文肃堂:有嘉廷成
22.河南商丘:圣,义,中
23.滨海沈氏其先祖是在明初自吴(苏州)阊门迁来:序:...可益凤广,韦玉宝长,学孝古贤,同步殿宇,延谋嘉杰,居宪建安。新增:祥云曙开恩泽世盛浩峰俊秀道科锦程
24.辽宁省海城市腾鳌堡乡西开河城村:福、广、文、德、庆、忠
25.四川省武胜县沈家垄,同四川岳池县沈氏一支,于明末从湖北省麻城市牵入四川:...文、意、熙、嗣、正、纪、西、朝、世、代、隆、昌、忠、公、祖、德、永、定、家、帮...。
26.某地:梦,大,文,清,荣,林,传,立,宗。
27.山东临沂平邑县保太镇大三阳村:杏,传,立,宏
28.湖北某地沈姓,自浙江吴兴(湖州)迁来:孝、友、传。家、宝
29.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自金华来:光少必世希,文才定显奇,图书宗祖训
30.湖北十堰:昌沈良心永开传守正仕
由于《汉晋印章图谱》使得篆刻史的研究关注到了《欣赏编》的编者、编辑时间等问题。 关于编辑《欣赏编》的沈津,在《四库提要》里载他著有《邓尉山志》、《欣赏编》、《吏隐录》,并记述沈津字润卿,苏州人。家世业医,正德中选入太医院,充唐藩医正。沈津还是位收藏家,有些史料中记载了他收藏了《元吾衍书招雨师文》、《元虞集隶书》等,在祝允明的《怀星堂集》中就多处关于他记载:
《跋宋人聚帖》
右宋人遗墨,聚为一册,通若干纸。书者凡十九人,今藏予姻沈润卿家
《跋宋高宗付岳武穆手札石刻》
吾姻氏沈润卿治地得之,以表于时诸文章家题述
通过以上我们知道沈津和祝允明是“姻亲”,而且他和当时苏州地区的文人有着密切的往来。文征明有《题沈润卿所藏阎次平画》
……仲瑛后亦以事徙临濠,卒书画散落人间甚众,此为吾友沈润卿所蔵,真赝余不能辨。然而诸公题品具在可爱也。暇日从润卿借观,因䟽其后而归之。
这段题跋非常有意思,文氏精通书画鉴定,而且是当时的大收藏家,但是对沈润卿所收藏阎次平的画用了“真赝余不能辨”,却又说“然而诸公题品具在可爱也”,这种春秋笔法,明显是文征明不愿意得罪沈津,但是又不愿意说这张画是真的,于是这般用迂回的手法变相地说了他对这张画真伪的态度。这段记载同时也反映出沈津在当时文人圈中是具有一定的地位的,连文征明都要不愿意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沈津家境富足,喜好刻书,他不但编辑刻了《欣赏编》,而且也刻了其他很多书籍。如明祝允明有载:
《新刻龙筋凤髓判序》
《龙筋凤髓判》二卷,唐司门员外郎张鷟撰,近时少传,允明得之先外大父武功徐府君家,乃元人录本,尝以示沈津润卿,……将取而刻之,津进曰:“民请任之不足,烦我公乃手誊登于木。”
《髙陵编序》
宋滕作《孙王墓记》,洪武中卢舍人熊辨之,诸贤表跋歌诗前后,班班亦可以观。堇缀一编。鐍诸东邑黄文学应龙之私筥,吾党朱尧民取第次附益之,而沈润卿以入刻。
明林文俊有《忠武录序》 :
予读史至汉诸葛忠武侯。未尝不反覆太息也。……恐岁月寖久散逸无传,属良医沈津编次成帙,名《忠武录》
明朱存理《楼居杂著》中有《跋鸣鹤馀音后》:
右《鸣鹤馀音》一卷,所刻冯尊师虞学士苏武慢二家词也,……吾友沈润卿购藏金氏刻板,今并二家以寄润卿,俾续刻之。……浸浸百余年间,遂将冺没之矣,故特于斯附见弗为赘也,然润卿富而好礼,少年嗜学,盖与伯祥今古同心也。
由此可见沈津所刻书的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
以上零星的史料只是让我们对沈津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仅凭这些资料尚不能为我们全面深入了解历史提供服务。因此笔者再次对有关沈津的史料进行了广泛的检索和考证。
沈杰在《欣赏编序》中称沈津为“宗侄”,“宗侄”是指本族内的侄辈,这为我们了解沈津祖辈的情况提供了帮助。但是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考证方面的麻烦。如按照沈杰对沈津的称呼,他们应该属于同宗的叔侄关系。但是从其它史料的记载来看,他们之间又应该是同族祖孙关系。到底是史料错了?还是沈杰把辈分记错了?为此笔者对此进行了史料勘查对比。
笔者于王鏊《震泽集》见到了沈杰墓志 :
沈故汴人,其先以医扈宋南渡来家苏之长洲。思陵尝书“良惠”二大字赐之,故吴中称良惠沈家。元有医学提领讳瑛;提领生彦才,平江路医学录;学录生德辉,浙江行省医学提举;提举生日彰,日彰生潜,皇御医博学,工诗历事仁宣二朝。考守以公贵封奉直大夫,归德州知州。妣杨氏封宜人。公生而多病,十岁始入小学,学赋、诗、鼓、琴、绘画、篆刻。曾无仕进意,年二十始锐意经史,学大进。成化庚子遂占应天乡试甲辰第进士,出知河南归德州……年七十一卒,正德庚辰六月十三日也。十二月某日,葬吴县竺山之先茔。娶龚氏,封宜人。子男三,基,本府医学正科;坚,太学生;垕始就学。女一赘归樟先,卒。孙男二,镒、铉
从沈津的史料中我们知道沈津也是苏州“良惠沈氏”的后人,而这一段把沈氏家族的传承情况说得比较详细。根据沈杰的卒年和享年,可以推算沈杰生于景泰元年1450年。
这里所说的以潜就是明代仁宗时的沈玄,笔者于杨士奇《东里集》中见到了沈以潜的墓志 :
仁宗皇帝在东宫二十年,太医惟院判蒋用文最见亲厚,药非用文制不进。一日用文病且殆,上亲御宝翰遣中使即其家问之,且问,脱不起医士谁可任者?用文书沈以潜氏名,附中使以进。用文卒逾月,上即大位,擢以潜太医院御医,后数月士奇亲闻圣语,用文真知人,以潜真不负用文举!士奇自是始识以潜而与之徃还。沈之先世皆以医仕宋,南渡由汴徙苏之长洲,思陵尝书“良惠”二字赐其家,谓其医之良有以惠民也,至今乡称“良惠沈氏”。元为医学提领讳瑛者,以潜高祖也。曾祖讳彦才,平江路医学录。祖讳德辉,江浙行省医学提举。考讳絅,妣李氏。以潜讳玄,蚤丧父,能自刻励于学,几冠尽究其先世之传,进而明于素难仲景之书,及洁古东垣诸家之旨,不执古方每审求病源,随症用药,用之必効……宣德壬子秋,以潜得疾,久未瘥。自叹曰命其止此,又闻其长子死,疾益加。是年十一月三日卒于北京,春秋六十有四……娶滕氏,有妇德,先十三年卒。子男四:寅、宾、宇、宙。寅先两月卒。……孙男五:禧、佑、祯、余未名。女二。曾孙男女三人
沈玄卒在宣德七年,因为是十一月,所以有可能是1432年末或者是1433年初,他当生于洪武二年(1369)。而关于他的后人,吴宽在《潜斋诗集序》中说得很详细:
以潜有四子,寅、宾、宇、宙,能世其医不绝。宙有子复以儒显,其仲伯曰杰、曰焘,相继登甲科
沈杰是沈以潜四子沈宙的儿子,但是沈杰兄弟不止二人,在沈杰《潜斋诗集后题》 中说他们兄弟应该三人:
是编幼与仲弟编修焘、季弟谯,奉先考诰封归德府君之命,录诸人家而成
所以沈宙的儿子应该是沈杰、沈焘、沈谯。沈杰称沈津为“宗侄”,那么沈津会不会是沈焘或者沈谯的儿子?笔者于顾清见有《故谕德东溪沈先生墓表》 :
先生讳焘,字良德,姓沈氏,别号东溪,苏之长洲人也。先世以医事宋……以潜生宙,字孟循,封奉直大夫归德州知州,是为君父。妣杨氏,封宜人,先生其仲子也。少颖异,与兄方伯公杰自相师友,并有声庠序间。成化丙午以易经荐南畿,治癸丑擢进士……乙亥四月九日竟不起,年六十四,其生景泰壬申十二月晦日也。配蒋氏,赠孺人。继配夏氏,封孺人。皆有贤行。子男三人:长垣、夏出;次杜、次里侧室郑氏
乙亥当是正德十年(1515),景泰壬申十二月当是景泰三年,但是公元历则是1453年初。从墓志的记载看,沈津不是沈焘的儿子。
见吴宽《吴医沈宗常甫墓表》 记录了沈寅的儿子沈宗常行医的事迹:
吴中医家之盛有沈氏,沈氏医术之良有宗常甫。宗常讳廛,其字宗常自号怡晚……潜生寅。寅生熙。熙娶浦氏,生四子,其仲为宗常,娶张氏保定太守柷之女,继陈氏苏州卫镇抚熊之女,皆贤而无子,以季弟圭之子锷为后。……宗常享年六十五,其生正统丁巳十二月三日,卒于弘治辛酉七月十日
这里沈寅的孙辈、沈熙的儿子名字中行带“土”的字,而且前面史料中沈杰的儿辈名为“基”、“坚”,沈焘的儿辈名为“垣”、“杜”、“里”,都行代“土”的字,那么沈津的名字怎么和他的同辈不一样却是带“水”的字?
笔者见祝允明《吴郡沈氏良惠堂叙铭》 中载:
玄膺宠于仁宗尤炽,其来孙出于厥长嗣者五人焉:医炽者二,惟津、瀚;儒炽者二,唯注、溢。季实克二道以炽于野,惟演
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知道,在沈氏后人中确实存在行有“水”字的一辈,他们是沈津、沈瀚、沈注、沈溢、沈演。但是这里却认定这一辈人是沈以潜的“来孙”,按《尔雅 释亲》曰:“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那么,沈以潜的儿辈名字行带“ ”的字,孙辈名字行带“火”的字,曾孙辈名字行带“土”的字,玄孙辈名字行带“金”的字,来孙辈行带“水”的字。沈津应该是沈杰的曾孙辈。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家族堂号由长子长孙来继承,因此,沈津应该是沈寅曾孙“金”字辈的后人。那么根据吴宽《吴医沈宗常甫墓表》的记载来推排沈寅的后人排序当为:
沈玄 字以潜(1369——1432)
儿辈 沈寅 (—1432) 沈宾 沈宇 沈宙
孙辈 沈熙 沈杰(1450—1520)沈焘(1453—1515)沈谯
曾孙 沈廛(1537—1501)沈圭 沈基 沈坚 沈垢 沈垣 沈杜 沈里
玄孙 沈锷 沈镒 沈铉
来孙 沈津 沈瀚 沈注 沈溢 沈演
沈寅的岁数肯定和他四弟沈宙的岁数差距较大大,因为沈寅死时沈宙的儿子沈杰还没有出生。而在沈寅死后五年他的儿子沈熙都已经为他生了第二个孙子沈廛,而在此十三年后沈宙的长子沈杰才出世,根据沈廛的生卒年来看,他要比其宗叔沈杰要大十三岁,于是出现了辈分差异和年龄差异严重不合的现象。那么沈津和他爷爷辈的沈杰虽然不同辈,但是岁数基本上不应该相差太多,基本上是正常叔侄间的差异。或许是因为沈杰和沈津的年龄相差不多,而导致沈杰对辈分产生了误会?但是这个可能性似乎不是太大,因为沈氏的辈分行第十分严格的,沈杰不会不知道他的曾孙辈行带“水”的字。而且《欣赏编》又是沈津自己刻的,一般来说沈津自己也不会搞错辈分的。但是按照祝允明所言沈津是沈玄“来孙”的说法,祝允明是沈津的“姻亲”,而且这篇《吴郡沈氏良惠堂叙铭》应该是应沈津等兄弟的约请而写的,所以说错的可能性也似乎是不存在。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看来一时还不能匆忙下定论,还需要找到更有说服力的史料。但是笔者倾向沈津是沈玄的来孙辈,因为沈氏家族辈分行第十分明的,没有一点错乱的现象。有可能是沈杰搞错了,或者我们目前对古人使用“宗侄”一词的解释还不是太全面。总之,我们现在不能只根据沈杰的序来定沈津是他的侄子辈。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