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高的桥梁是在哪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23:57:29
世界上最高的桥梁是在哪里
世界上最高的桥梁是在哪里
世界上最高的桥梁是在哪里
法国米约大桥 法国南部的第A75号公路,是连接巴黎和西班牙马德里的要道,但是,位于法国南部崇山峻岭之间的这条公路,是盘山路.在夏季出行的高峰季节,途经塔恩河河谷一带的盘山公路上,经常发生严重塞车现象,50公里的路程,往往要走上4个多小时.上世纪80年代,法国人呼吁改造A75号公路. 注重环保不扰民 历时5年定方案 对于道路改造,有关方面提出了几个要求:不挖隧道,不改变公路原来的高度,环保,不扰民. 从1988年开始,人们陆续提出了一些公路改造方案,主要集中在4种:一种方案是在塔恩河和多尔别山谷分别建一座800米和一座1000米的大桥,但是这个方案不仅需要在山体的斜坡上架设桥墩,令安全性大打折扣,而且还要走不少冤枉路;第二方案是重建一条直通米约城的公路,但因地形复杂,需要挖隧道、建高架桥、垒土石方,对环境破坏极大,对正在规划建设的米约城也会造成不小的冲击;第三方案是修建一条12公里长的公路,绕过山峰沿着山谷蜿蜒而行,这在技术上比较容易,但是成本较高,要修4座高架桥,公路还要经过两个旅游景点,对环境影响较大;第四方案是修一座高架桥,直接跨越险峻的塔恩河谷,把盘山路“拉直”.此方案比第三方案节省3亿法郎. 1989年6月,法国政府批准了第四方案.经过法国ECTE设计研究中心的反复论证,终于在1993年将具体的建桥方案确定下来. 抵御时速250公里大风 120年内保安全 1994年,英国设计师罗曼·福斯特的钢索吊桥方案,因其具有美观、低成本、环保等优势,最终中标. 米约大桥长2.5公里,而这条山谷从山顶到谷底有90多层楼高,再加上钢索吊塔后,比300米的埃菲尔铁塔还要高14%.在这么高的地方建一座钢索吊桥,与建一座上百层摩天大厦的难度不相上下.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米约大桥并不是一条笔直的桥,而是像一条半径为2万米的弯弓.另外,桥面也是一条由北向南的下坡道,坡度达3%. 对付这种弯道,最保险的方法是多建桥墩,冒险的办法是采用钢索吊塔.但是,福斯特认为他能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他在每个吊塔上用11根钢索与两侧的桥板相连,将桥身重量全部转移到桥墩上.除了拉起两边的桥板,钢索还和另一个吊塔上的另一组钢索产生相反方向的力.大桥总共有7根桥墩,14组共154条钢索,把桥面绷得紧紧的,这是一个由各种数学方程式形成的美妙平衡,整个桥面在各种力的精致平衡中躺着,看着实在有点悬. 这样一个绝妙的平衡,一旦受到太大的风力或外力,比如山谷洪水,或者在每小时70公里的大风吹拂下,会不会崩塌为一堆废铁?放心,大桥建造总指挥向媒体介绍说,建造大桥使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为解除这种忧虑,设计人员除了采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外,有关风力模拟的户外实验从1997年就开始了.法国气象专家甚至在附近修建了一个人工山谷,然后向这个“山谷”灌水,水中夹杂了许多小颗粒.专家通过水流颗粒的变化模拟出塔恩河山谷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风向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师福斯特最后确认,大桥的设计可以抵御时速250公里的大风. 这样一个精巧的平衡,对施工精度要求当然相当高.2001年,德国莱卡公司支持的著名测绘专家皮埃尔·诺丁应邀负责大桥的测绘,他成立了一个由400名专家组成的勘测组.来到现场后,根据工程师的设计图,皮埃尔·诺丁建立了一套卫星定位系统的坐标体系,然后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530RTK固定观测站,加上德国莱卡移动GPS系统,对整个施工现场和大桥的建设进程进行准确的跟踪定位.除了卫星定位以外,还在大桥和山谷中设置了300多个测量反射棱镜.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即便桥墩、桥身有0.3毫米微弱的走样,也很容易被察觉.大桥历时3年建成,建筑物的垂直误差不超过5毫米. 诺丁说,由于有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米约大桥的安全性人们可以放心,米约大桥能在120年内保证安全. 花费近4亿欧元 获收费权75年 2003年2月,大桥正式动工.7座桥墩的每一座都是一个独立的建设单元,由24名工人分两班施工.与此同时,山谷两边的桥板焊接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着. 桥墩每3天就升高4米,在浇灌了20吨水泥之后,桥墩建筑工程基本结束.最高的桥墩,是第二号桥墩.这座桥墩仅地基就打了16米深,在地面的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桥墩在165米高度分叉,形成一个Y字形,为的是要在上面安装90米高的A字形钢索吊塔. 桥面施工采用预制法,即将用于桥面的钢材在亚尔萨斯工厂加工成每块32米宽的钢板,再运到大桥两端的山谷焊接起来.一块全钢桥面有300多米长,4000多吨重,从桥下往上吊,到哪里去找那么大起重量的起重机呢?最好的起重机是钢索吊塔本身!工程师给90米高的吊塔装上轮子,吊着桥板以每分钟1.5米的速度从山谷两边向南北两侧的桥墩慢慢移动.为了让桥面能够精确平稳的安放到预定位置,桥面和桥墩上都安装了滑轮和带有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的液压设备.桥面安放到桥墩上以后,通过各个方向的液压装置进行微调,精确到位以后,由中央控制系统锁定. 大桥于2004年12月14日竣工,总长2.46公里,桥面与地面最低处垂直距离270米,其中2、3号桥墩分别高达245米和220米,如果算上桥墩上方用于支撑斜拉索的桥塔,最高的一个桥墩则达到343米,比著名的埃菲尔铁塔高23米.大桥总重29万吨,其中钢结构的桥面重3.6万吨.大桥建成后,这段原来要走三四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10分钟左右即可通过. 负责建造该大桥的法国埃菲尔建筑集团,为建设这座大桥付出了3.94亿欧元的成本,但他们同时也取得大桥75年的管理权,目前,他们在大桥北侧6公里处建了一个收费站,今后75年的过桥费就统统归这个公司了. □链接 设计师罗曼·福斯特 米约大桥的设计师罗曼·福斯特1935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家境贫寒.曾加入英国空军,在服役期间他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退伍后,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建筑设计院学习,后又在耶鲁大学取得了建筑学硕士文凭. 他设计的作品有中国人熟悉的香港新机场和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等.在他的设计哲学中,现代主义、未来冲动以及对宇宙空间的征服是核心.他不喜欢太专业,也不喜欢太多细节,因为最终设计要经过人的体验,感觉建筑好坏的是人. 他认为,现代建筑设计虽然采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但是真正的创意来自人对建筑物的理解,以及对建筑生态的理解.建筑生态包括:建筑物的自然通透性、自然采光、建筑材料的使用、几何的象征意义、建筑物与整个背景的和谐以及建筑物对建筑生态发出的信号等,所有这些决定了一个设计师的建筑是影响世界还是受世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