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下令行“?”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22:11:47
唐高祖李渊下令行“?”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
唐高祖李渊下令行“?”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
唐高祖李渊下令行“?”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
【源起】:中国隋代通行五铢钱,至隋末社会动荡,盗铸、滥铸私钱之风盛行,《新唐书.食货志》载“时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铁叶、皮纸皆以为钱”.唐高祖李渊入据长安后,币制管理状况仍然相当混乱,时市面上八九万枚铜钱刚满半斛,加之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年间开铸以来,已逾七百多年,此间历代不断翻铸,以至钱币形制大小、质地、参差不齐,造成流通上的极大不便.入唐以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经济开始转入正轨,继续沿用隋五铢钱显然已不合时宜.
【铸造与流通】:关于“开元通宝”的开铸《新唐书.食货志》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叅,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铸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此举标志着中国以铢两重量命名的货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者为全新的“宝文钱”币制.(注二:所谓“宝文钱”即以一钱为法定重量单位的十进制币制,钱文通常为“XXX宝”)
据记载“开元通宝”钱文乃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欧阳询亲自捐文书写,他的书法险劲刻厉,世称“欧体”.贞观年间,欧阳询官至太子率更令,因此,这种书体的“开元通宝”又称为“率更体”,史载其文“以八分、篆、隶三体”.即“开元通宝”钱文融合了隶书与篆书之长(八分事实上为隶书),这种钱文在面世之后即广受好评——“时称其工”(《旧唐书.食货志》)!将中国的书法艺术与钱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元通宝”可谓开先河者.
“开元通宝”钱直读为“开元通宝”,若旋读则为“开通元宝”,二者通用.(注二:四字的钱文,按上下右左顺序读取,即为“直读”,又称对读.若按上右下左顺时针方向回环读,称“旋读”,又称顺读、回读.)事实上“开元通宝”本应为直读钱文,但该钱发行伊始,民间对这种全新的钱币尚不了解,常将其旋读,后遂约定俗成.“开元通宝”之“开元”与唐玄宗“开元”年号无关.武德之季乃唐之肇始,故“开元通宝”之“开元”寓意大唐取代前隋,开创新纪元之意.“通宝”则取“通行宝货”之意.
唐代“开元通宝”钱通常以范铸法、翻砂法铸造,折合成今日的单位,一枚开元钱直径约为2.4~2.5厘米,孔边长0.7厘米,郭宽0.2厘米,厚约0.1厘米,重4.5克,以廓分属男钱(注四:廓指钱外缘和内缘突起的边框,在于保护钱文不受磨损.外缘称外廓,又叫外轮、外缘等,外廓宽者为宽缘.内缘称内廓,又叫好廓.无内缘的钱称“女钱”有内廓的钱称“男钱”.)面背俱有肉好周郭.唐“开元通宝”版式极为规整,易于民间识别(图四).特别是唐前期的开元钱轮廓深峻、铜质纯净、铸造工艺考究,加之钱文端庄匀称,重量适中,自投入流通后便广受欢迎.事实上有唐一朝两百多年间,流通领域使用“开元通宝”的热情一直很高,除该钱铸造精良外,当然还有币值相对稳定等积极因素,这是前朝所从未有过的.
【划时代的意义】 :区区一枚“开元通宝”其大小不过与今五分钱硬币等同,但“开元”开启的却不仅仅是大唐盛世的经济繁荣,对其后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币制史亦产生深远影响,它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简要说来,以“开元通宝”为代表的宝文钱,其出现首先就具有信用货币的概念,从此以后中国的铸币告别了以半两和五铢标重命名的时代,开始抽象化、符号化转轨.其后一千三百多年间中国历朝铸币皆遵循此“开元”模式,无论是形制定型标准还是十进制币值.这是继秦始皇统一中国货币之后,未曾有过的重大变革,因而“开元通宝”与秦半两和汉五铢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作用最大,影响最广的三大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