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8 05:37:55
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释】:
①、修:长,这里指身高.八尺:相当于今天的五尺多.据考证古一尺相当于今天的七寸多.
②、形貌昳丽:容貌光艳美丽.
③、朝:早晨.服:动词,穿戴.
④、窥镜:照镜子.
⑤、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美.孰,疑问代词,谁,哪一个.徐公,人名.
⑥、君美甚:你美得很.
⑦、及:赶上,比上.
⑧、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美).
⑨、复:又.妾:小老波.
⑩、旦日:明日.
⑾、与坐:与之坐,陪客人坐.介词“与”的后面省略宾语“之”.
⑿、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同“熟”.之,指,徐公.
⒀、弗如远甚:不如徐公,差得很远.
⒁、暮寝而思之:夜晚睡在床上思考它.暮,夜晚.寝,睡下.之,代词,指妻、妾、客“美我”一事.
(15)之:助词.美我:赞美我.美,用作动词.
(16)私:动词,偏爱.
(17)诚:确实.
(18)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动词,以为.“以”下省去“我”.
(19)方千里:周围千里.
(20)宫妇左右:指宫内的妇人、姬妾以及左右侍从的人.莫:没有谁.
(21)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2)王之蔽:王所受的蒙蔽.甚:厉害.
(2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24)能讥于市朝:能在公共场所讽刺(我的过失).讥,讽刺.市朝,指市街等公共场所.
(25)闻寡人之耳者:传闻到我耳朵里的.
(26)门庭若市:宫门和庭院里人挤得象集市一样.
(27)时时:隔一些时候.间:间或,偶然.进:进谏.
(28)期年:一周年.
(29)虽欲言无可进者:虽然想说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3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敌国.意指国内修明政治,不必用军事力量就可以使敌国畏服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赏析】:
本文着重写齐相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以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作为施政依据的故事.难能可贵的是,邹忌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并没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先是“不自信”,等见到徐公后,又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弗如远甚”,甚而至于“暮寝而思之”.作为齐王的谋臣,他能从日常生活联想到关系国家治乱的大事,可谓忠于职守,勤于王事.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进行调查、比较,最后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说明他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头脑冷静,善于思考,观察事物深入细致,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旦考虑成熟,他毫不迟疑地向君主进谏,反映了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坦荡胸怀.他的进谏,也不像战国时期的说客那样,靠夸夸其谈、危言耸听去游说国君,而是以耐人寻味的小事打动齐王,以己之受蔽推论到齐王之受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篇幅不长,但完整地记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和威王纳谏强齐两则故事,而且包含了深刻而明白的寓意,容量是很大的.文章之所以写到这样,在技巧上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1.用设喻的方法讲述道理.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为譬喻来阐明“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具体形象地刻画人物.如写邹忌,先是“朝服衣冠,窥镜”,然后是问妻、问妾、问客;见到徐公,先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再是“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最后是“暮寝而思之”;人物的动作心理,无不刻画入微.有了这一段有声有色的描写,才使下文的进谏入情合理.3.语言简练生动.一篇三百多字的短文,从家事说到国事.写人物,声貌毕肖;叙事实,曲折引人;用语言,简洁生动: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几个字就交代了朝见的过程,省去了进谏的“导语”,开门见山地直陈其事.齐王听了谏辞以后,只用了一个“善”字就写出了齐王纳谏的决心.威王下令纳谏以后,只三十来字就交代清楚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说明了纳谏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纳谏的效果,只写邻国的动态,而略去国内的情况.这些都称得上简洁有力.再看语言的生动: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意思基本一样,句法却各不相同,文字错综,毫不呆板.妻、妾、客的答话并不雷同,反映各自的心理十分切合人物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