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的重点名著的人物重点情节有哪些就将要中考了 可是该看的名著都没看 所以就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原著是不可能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4:48:18
中考考的重点名著的人物重点情节有哪些就将要中考了 可是该看的名著都没看 所以就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原著是不可能了
中考考的重点名著的人物重点情节有哪些
就将要中考了 可是该看的名著都没看 所以就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原著是不可能了
中考考的重点名著的人物重点情节有哪些就将要中考了 可是该看的名著都没看 所以就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原著是不可能了
一、《西游记》 1、名著背景:作者吴承恩, 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明朝著名小说家.《西游记》写于明朝,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现在仍然是我国四部古典名著之一. 2、中心思想:本书只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3、写作特点:1、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2、善于塑造任务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 3、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4、人物性格: 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敢于反抗压迫. 猪八戒: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话、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知错能改、淳朴憨厚. 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 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皮猴?憨猪?严师?忠僧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人物性格评析 代表故事: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5、阅读感受: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和心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二、《三国演义》(没什么主要人物呃..) 1、名著背景: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本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的经典之作,写于明末清初,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主要内容:该小说描写了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3、练习: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 关羽 ,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博望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 刘备 ,使丈八蛇矛枪的 张飞 和使 青龙偃月刀 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 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如鱼得水、三顾茅庐、鞠躬尽瘁.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三顾茅庐,六出祁山. 7、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赤壁之战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失街亭 一事. 8、“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青梅煮酒论英雄 .(2002年黑龙江中考试题) 9、诸葛亮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一个故事的名称. 空城计 10、《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关云长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再写了一个有关他的故事的名字: 单刀赴会 .(2000年吉林市中考试题) 11、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东和:(东和孙权)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取西蜀:(攻取西蜀) 定南蛮:(平定南方叛乱) 用火攻:(指赤壁之战) (200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题) 三、《名人传》 1、名著背景: 作者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期法国著名作家.1915年因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者.《名人传》是《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 2、中心思想: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们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会的排斥,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真实的苦难使他们直面人生,而与苦难的搏斗,则造就了他们的伟大.) 3、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贝多芬(1770—1827),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 性格: 桀骜不驯,普通乖僻,不幸孤独,自强不息,伟大的音乐之神,坚忍不拔的巨人形象. 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酒神巴库斯》、《哀悼基督》、《大卫》、《摩西》、《被缚的奴隶》、《垂死的奴隶》和《末日审判》.他的艺术创作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顶峰,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珍贵的遗产. 性格:慈祥,博爱,善良,孤独,多疑,懦弱,有毅力,身体力行, 家庭富有自己却贫穷,屈服于教皇势力. 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内容主要分为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尾声“死”. 托尔斯泰(1928—1910),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复活》. 性格:博爱,敏锐,自我完善,具有虔诚的宗教观点. 托尔斯泰的故事主要的内容是:童年,高加索纪事,哥萨克,塞白斯多堡纪事,爱情与婚姻,对社会的忧郁等等,是三篇故事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对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创作的东西描写最详细的一篇. 4、写作特点: 采用了大量的引文,抓住传主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使之成为统领全篇的灵魂,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 《名人传》中的名人都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时代而不衰.作者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5、阅读感受:1、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2、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3、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四、《红楼梦》(不是重点) 1、名著背景:作者曹雪芹, 名霑,字梦阮,《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长篇小说,一百二十回,写于清朝,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前八十回为清朝曹雪芹作,后四十回多为高鹗续写的. 2、中心思想: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种种不调和的矛盾. 3、练习: 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林黛玉 ,“美玉无瑕”指的是 贾宝玉 . 2、“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林黛玉 之手. (2003年鄂州市中考试题)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红楼梦 》 4、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 曹雪芹 . 五、《朝花夕拾》 1、名著背景: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朝花夕拾》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2、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具体生动地显示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 3、故事及思想: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答案补充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