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句《千字文》中的话.“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的特殊注音,解释及我们的感想及做法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23:48:16
解析几句《千字文》中的话.“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的特殊注音,解释及我们的感想及做法等.
解析几句《千字文》中的话.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的特殊注音,解释及我们的感想及做法等.
解析几句《千字文》中的话.“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的特殊注音,解释及我们的感想及做法等.
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由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背靠北邙山,南临洛水;西京安左跨渭河,右依泾水.
这里从国家的首都开始谈起,介绍与国家上层建筑有关基本知识和常识.这一段文字介绍了中国最古老的两个都城,以及都城里面精美的建筑.
中国最古老的两个都城,一个是东京洛阳,一个是西京长安.洛阳号称是九朝古都,历史上前后有九个朝代在洛阳定都.洛阳建都的历史,比长安还要早,是在西周的时候开始建立的.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没有几年武王就病死了,由十四岁的儿子成王继位.成王幼小不能理政,就由他的叔叔周公辅政.殷商的政权虽然被推翻了,但前朝的遗老遗少等贵族还在,他们并不甘心服气.为了安全起见,就在西周首都亳之外的洛阳建立了洛邑,然后把前商朝的贵族都迁到洛阳,以防他们捣乱.
周平王的时候,西部的少数民族犬戎入侵中原,扰乱周朝,连"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也被杀死了.继任的周平王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国都东迁到洛阳,史称"东京".以后的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以至唐朝初期也都将国都设在洛阳,所以才称洛阳为"九朝古都".
西京长安,简称西安,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中国的中心,所以是"十一朝古都".最早在长安建都的是西汉,之后有秦魏北周隋唐等多个朝代均定都于此.西安周边有多处历史遗迹,如东边的半坡村,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离现在有7000年了.一个东京洛阳,一个西京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最宏伟的两个都城.
什么叫做"都邑"呢"天子所宫曰都",天子住的地方叫都;"诸侯所都曰邑",诸侯住的地方叫邑,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和省会的概念.
中国的文化灿烂光华,故此称为"华";中国的土地辽阔无边,因此叫做"夏",华夏就代表了中国.京字甲骨文字形为高大的土堆,以后成为一个国家首都的专用词.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这两句话描述了东西二京,长安和洛阳的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背邙面洛"描述的是洛阳,洛阳城背靠北邙山,南面是洛水 .在古汉语中一提到背,在方位上就是指北方,一说面就是南方.中国人讲究面南背北,我们尚南,以面南为正位;西方人尚北以北为正位,同样的罗盘,我们叫指南针,他们叫指北针.古代的地图都是上南下北,与现代欧式的地图反着,所以我们的居室也要坐北朝南,历来的衙门口也都是朝南开.
为什么非得坐北朝南不可呢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面南背北是九五之尊的天子之位.天子既居乾位有九五之尊,天子的一举一动就要正大光明,经得住南方丙丁火(阳光)的直射,阳光下的影子要正,政者正也,自己正了,才能施政,所以"天子无私事".
"背邙"的邙指的是洛阳城北的邙山,北邙山海拔250米,方圆200公里,既不雄伟也不高大,但是由于水低土厚、气候温和,是理想的风水宝地.山上古代帝王的陵墓多得数不胜数,历史上素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之说.在邙山几十公里的主地段内,仅皇家陵园就有五处,分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五个皇陵区,埋葬着汉光武刘秀、蜀后主刘禅、南陈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等帝王,以及贾谊、班超、李密、薛仁贵、狄仁杰、杜甫、石崇、孟郊、颜真卿等名流.古人有诗说,"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一点也不假.此外,"洛阳牡丹甲天下"这是人人皆知的,但是"洛阳牡丹出邙山",北邙山又叫牡丹山,这个典故就不是人人皆知了.
洛阳城的南面是洛水,此水起源于陕西的洛南县、流经洛阳城南,然后汇入黄河,所以"背邙面洛"是洛阳城地理背景的描绘.
"浮渭据泾",说的是西京长安的地理位置.西安的左面有渭水,右面有泾河.渭水发源于甘肃,泾水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这里汇合后流入黄河.在流入黄河以前,泾水清、渭水浊,水质完全不一样,所以有"泾渭分明"的成语.浮是漂流、漂浮的意思;据是据恃、凭据、靠着的意思.
这两句话的白话译文,就是:
中国古代的都城雄伟壮观,
最古老的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洛阳背靠北邙山,面临洛水;
长安左横渭水,右据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