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教版基础点的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5:30:03
有人教版基础点的吗?
有人教版基础点的吗?
有人教版基础点的吗?
1.已知(1)溶液中c(OH-)在10-6mol·L-1和6mol·L-1之间,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呈红色;
(2)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现将0.39g过氧化钠粉末溶解在10mL水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放置片刻,红色褪去.
(1)甲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溶液中c(OH-)较大,此种说法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通过估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反应中有过氧化氢生成,此种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并通过①分析推理、②提出假设、③设计实验来说明理由:
①分析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实验_____
2.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C
A.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 氯化氢溶于水
C. 溴化氢与氨反应
D. 锌和稀硫酸反应
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B )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
4.(2005·江苏宿迁市新课程卷)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 ,B现象为 ,
C现象为 .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 (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解题策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实验探究题.考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性质,同时注意了学科间渗透——压强与化学反应.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此考点为必考知识点.要证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可以从反应物二氧化碳量的减少或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来设计实验. 前者必须在密闭的体系里实验,通过压强变化来判断,后者通过典型的化学反应特征——碳酸盐的检验即可判断.从图示可以看出,上述设计都是在一个密闭的体系里设法消耗CO2,使得气体压强减少,从而观察到明显现象;但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所以进一步的实验设计就是对CO32-的检验.
[参考答案](1)C (2)A现象:塑料瓶变瘪了(合理描述均给分,下同),B现象:鸡蛋进入(或部分进入)瓶中,C现象:气球胀大.(3)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消耗了CO2
(4)稀酸,冒气泡;CaCl2溶液(含Ca2+或Ba2+的溶液均正确),产生白色沉淀.(两种方法不分先后)
[启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情景来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也可从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对比实验是学习化学,开展探究的有效方法
5.(2005·泰州市新课程卷)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① ;
② ;
③ .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方 案
现 象 和 结 论
[解题策略]此题以“旺旺雪饼”等生活中常见食品包装袋内小纸袋上的说明文字为题干内容,设置问题情景,可谓真实亲切.本题考查要点有: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时放出热量的实验现象;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酸钙与酸反应的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事实;碱溶液的性质及具备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生石灰(CaO)在吸水的同时还与水反应的事实写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CaO+H2O= Ca(OH)2及CO2 + Ca(OH)2 == CaCO3 ↓+ H2O的事实可知,生石灰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变质;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可以设计出许多实验来判断温度的上升,如用手触摸栋壁,感到发热;也可直接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变化;或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将反应容器密封后,通过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判断气压的上升,从而得出温度的升高.根据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的事实,可推知纸袋中的物质已变成氢氧化钙或碳酸钙或二者的混合物,根据题意要证明变质后的固体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能用溶解的方法得出结论.利用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利用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性质来证明氢氧化钙的存在.
[参考答案]⑴Ca(OH)2;CaCO3 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⑵放热;
①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②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
④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试管口套上一只瘪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只要写出其中的正确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3)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方 案
现象和结论
步骤①:将所得固体C加入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再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步骤②:再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①若溶液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OH)2
若溶液不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OH)2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CO3
若无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CO3
6.(2005·青岛市课改实验区)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
原载《教学仪器与实验》
类型: 学科融合——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
在自然科学中,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化学问题中往往涉及物理等其它学科知识,解题时不能孤立地用化学知识,还应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去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类题型在近二年中考试题中频频亮相,它们借鉴了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特点,打破学科界限,采取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方式,突出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不能不引起理科教师的高度重视.
7.(2005·江苏宿迁市新课程卷)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 ,B现象为 ,
C现象为 .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 (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解题策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实验探究题.考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性质,同时注意了学科间渗透——压强与化学反应.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此考点为必考知识点.要证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可以从反应物二氧化碳量的减少或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来设计实验. 前者必须在密闭的体系里实验,通过压强变化来判断,后者通过典型的化学反应特征——碳酸盐的检验即可判断.从图示可以看出,上述设计都是在一个密闭的体系里设法消耗CO2,使得气体压强减少,从而观察到明显现象;但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所以进一步的实验设计就是对CO32-的检验.
[参考答案](1)C (2)A现象:塑料瓶变瘪了(合理描述均给分,下同),B现象:鸡蛋进入(或部分进入)瓶中,C现象:气球胀大.(3)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消耗了CO2
(4)稀酸,冒气泡;CaCl2溶液(含Ca2+或Ba2+的溶液均正确),产生白色沉淀.(两种方法不分先后)
[启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情景来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也可从检验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对比实验是学习化学,开展探究的有效方法.
① ;② .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为了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解题策略] 本题是对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因素的探究.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把煤做成蜂窝状,蜂窝煤的表面积要增大,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也就大,为充分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而根据“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信息,此时变化的只有氧气含量的不同.说明氧气的浓度也会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应该说明的是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参考答案](1)①氧气的浓度;②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若选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发出白光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若选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质量相等的两块镁,其中一块磨成粉末,都在空气中点燃
镁粉的燃烧程度比镁块的剧烈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3)将煤或其他燃料加工成粉末状(或燃料燃烧时不断鼓入空气).
[启示]此题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从走进考场踏上探究之旅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化学.留意生活,细心观察,发现多多,一定会收获多多
(更多的请自己上网找)
这个好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