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博尔赫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1 20:16:18
介绍一下博尔赫斯
介绍一下博尔赫斯
介绍一下博尔赫斯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1899年8月24日生于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图库曼大街840号一英裔律师家庭.父亲豪尔赫·吉列尔莫·博尔赫斯(1874-1938)是位律师,兼任现代语言师范学校心理学教师,精通英语,拥有各种文本的大量藏书;母亲莱昂诺尔·阿塞维多(1876-1975)出身望族,婚后操持家务,但也博览群书,通晓英语;祖母弗朗西斯(范妮)·哈斯拉姆(1845-1935)是英国人,英语是她的母语.J.L.博尔赫斯虽然从小就受着这浓重的英语环境的熏陶,但他生活的大环境毕竟是讲西班牙语的阿根廷;据作家自称,他还是先学会西班牙语,后掌握英语的.
1901年,博尔赫斯全家从图库曼大街840号外祖父家迁到迁至首都北部的巴勒莫区塞拉诺大街(现改名为博尔赫斯大街)2135/47号的一幢高大宽敞、带有花园的两层楼房;作家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父亲在这幢舒适的楼房里专辟了一间图书室,内藏大量的珍贵文学名著,博尔赫斯得以从祖母和英籍女教师那里听读欣赏,未几便自行埋首涉猎,乐此不疲.
博尔赫斯受家庭熏陶,自幼热爱读书写作,很小就显露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文学才华.7岁时,他用英文缩写了一篇希腊神话.8岁,根据《堂吉诃德》,用西班牙文写了一篇叫做《致命的护眼罩》的故事.10岁时就在《民族报》上发表了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的译文,署名豪尔赫·博尔赫斯,其译笔成熟,竟被认为出自其父的手笔.
1914年,父亲因眼疾几乎完全失明,决定退休,所以Jorge Luis随全家赴欧洲,遍游英、法之后,定居瑞士日内瓦.博尔赫斯正式上中学,攻读法、德、拉丁等诸多语文.凭借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好学的博尔赫斯如虎添翼,如饥似渴地浏览世界名著.他读都德、左拉、莫泊桑、雨果、福楼拜,读托马斯·卡莱尔、切斯特曼、斯蒂文森、吉卜林、托马斯·德·昆西,读爱伦·坡、惠特曼,读海涅、梅林克、叔本华、尼采……这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1919年到1920年随全家移居西班牙,在此期间同一些极端主义派的青年作家交往,发生共鸣,同办文学期刊,积极撰稿,创作了歌颂十月革命的组诗《红色的旋律》以及短片小说集《赌徒的纸牌》;但博尔赫斯自谦的认为这些只是试验之作,尚欠火候,未予发表.
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博尔赫斯仿佛受命运的驱使,来到他心中的天堂——图书馆,并终身从事图书馆工作,历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各公共图书馆的职员和馆长,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办杂志,讲学等活动.1923年正式出版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1922年曾先行自费出版)以及后来面世的两首诗集《面前的月亮》(1925)和《圣马丁札记》(1929)形式自由、平易、清新、澄清,而且热情洋溢,博尔赫斯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崭露头角.
1946至 1955年庇隆执政期间,他因在反对庇隆的宣言上签名,被革去市立图书馆馆长职务,被侮辱性地勒令去当市场家禽检查员.为维护人格和尊严,他不畏强权.拒绝任职并发表公开信以示抗议,得到知识界的广泛声援.1950年,由于众多作家的拥戴,博尔赫斯当选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这等于是给庇隆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庇隆过世后,1955年10月17日,他被起用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同时,还兼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英国文学教授;六十年代,曾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等学校讲学.
晚年的博尔赫斯带着四重身份,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岸,开始其漂洋过海的短暂生涯,他的终点是日内瓦.就像其他感到来日不多的老人一样,博尔赫斯也选择了落叶归根,他如愿以偿地死在了日内瓦.
博尔赫斯一生读书写作,堪称得心应手,晚年双目失明,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然而,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1967年)才与孀居的埃尔萨·阿斯泰特·米连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年4月26日在日内瓦结婚,宣布她为他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以便保管,整理和出版他的作品.同年6月14日,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终因肝癌医治无效,在日内瓦逝世.
【博尔赫斯重要作品】
1923年: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
1925年:《面前的月亮》
1929年:《圣马丁牌练习簿》
1937年:《恶棍列传》
1941年:《小径分岔的花园》、
1949年:《阿莱夫》
1951年:《死亡于罗盘》
1969年:《影子的颂歌》
1970年:《布罗迪报告》
1972年:《老虎的金黄》
1975年:《深沉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