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话是谁最先说的,本意是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着急要答案回答详尽者分数大大的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3 16:41:22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话是谁最先说的,本意是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着急要答案回答详尽者分数大大的有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话是谁最先说的,本意是什么?
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着急要答案
回答详尽者分数大大的有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话是谁最先说的,本意是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着急要答案回答详尽者分数大大的有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作《不第后赋菊》中的名句,全诗共四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四句短诗,将黄巢的豪气、霸气、杀气、怨气、戾气暴露无遗.
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战争领袖之一,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唐朝的掘墓人.自幼胸怀大志,文武双全,也曾想通过仕途混个一官半职.但仕途不顺,屡考不中,怀才不遇使他最终放弃了靠“正途”以求取功名的想法,转而与贩私盐的王仙芝接近,于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响应王仙芝在曹州起义,878年继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881年攻破唐朝京都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但由于没有建立较稳固的根据地和未乘胜追歼残余势力,使敌人得以反扑.后因弹尽粮绝,被迫撤出长安,转战山东,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也有人说他当时没有战死,而是杀出重围出家为僧,根据就是这首《自题像》诗: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至于真象如何,此为千古疑案,无从考证了.
据传黄巢自幼喜爱读书,能写诗.小时候有一次,黄巢父亲与一老人以菊花为题作联句,那老人一时未就,黄巢在旁见了却脱口而出:“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黄巢父亲怪他不礼貌,欲教训他一通,那老人劝止说:“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黄巢应声咏了一首《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甘平庸之势溢于言表.宋人张端义于《题菊花》诗下注道:“跋扈之意,现于孩提时.加以数年,岂不为神器之大盗耶!”然而黄巢也并非天生叛逆,他是读书人,家里也为他设计了走传统的建功立业之路——参加进士考试.然而,黄巢的运气不是那么好,屡战屡败,数次参加考试,每一次都名落孙山.落第后的黄巢终于绝望了,决定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了.他题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率军征战数年后,他最初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初五,黄巢乘坐金色肩舆在千军万马簇拥下进入长安.
其部下全都披着头发,身穿锦袍,束以红绫,手持兵器,簇拥黄巢而行.铁甲骑兵行如流水,辎重车辆塞满道路,农民军队伍浩浩荡荡,延绵千里,络绎不绝.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文武官数十人赶来迎接,长安居民夹道聚观,场面极为壮观.这一刻,是黄巢人生中的巅峰时刻.
遗憾的是,黄巢也和李自成、洪秀全等多数农民战争领袖一样,不是合格的政治家,缺乏政治远见,没有及时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更没有整肃军纪,安抚民心,招抚散兵,巩固政权,而是官员忘乎所以,纵情享受,不思进取;军队形同土匪,杀虏无度,史书有黄巢杀人八百万之说,如此残暴,岂能长久.终于在唐军与沙佗兵的合击下兵败如山倒,手下亲信大将尚让等投降唐军并穷追黄巢,终于在山东狼虎谷全军覆没.正应了黄炎培先生的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行最广的一首诗.这不,张艺谋导演就借用了他的一句作为影片名.其时,他正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此诗妙就妙在,虽是咏菊,但全诗不见一“菊”字,而且,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陷长安的磅礴气势.
黄巢所遗留下来的三首诗,可以说是高度形象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第一首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据说,写这首诗的时候,黄巢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那要是套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可算得上是一个从小就胸有大志的孩子了.才这么一点点大的年龄,就考虑到“他年我若为青帝”,应该怎样安排花开的问题了.难怪后来他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统帅几十万大军了,真是天生的领袖人物.
第二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行最广的一首诗.这不,张艺谋导演就借用了他的一句作为影片名.其时,他正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此诗妙就妙在,虽是咏菊,但全诗不见一“菊”字,而且,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陷长安的磅礴气势.
第三首诗: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与前两首诗相比,这首诗的流传程度就没有那么广了.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诗究竟是不是黄巢本人的作品?因为,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从这首诗来看,他不仅没有战死,后来还削发为僧了.但我宁愿相信这首诗是黄巢本人写的,在我看来,黄巢也好、李自成也好,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们还是不要简单地战死疆场为宜.他们若是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我们寻常人所能及.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但笔锋一转,“独倚栏干看落晖”一句,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短短三首诗,黄巢的一生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