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3 13:12:36
挺拔是什么意思?
挺拔是什么意思?
挺拔是什么意思?
挺拔: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晋 木华 《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袁孙 已下,遂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 景纯 《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诗:“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明 方孝孺 《王温子栗字说》:“尔毋厉外而懦中也,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松栢,不挠不折以固其节乎!”
词目:挺拔 拼音:tǐng bá 造句:松树挺拔的伫立在山腰 近义词:挺立 基本解释 1. [tall and straight;upright]∶直立而高耸 挺拔的苍松 2. [forceful;vigorous]∶强劲有力的 笔力挺拔 详细解释 1. 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 晋 木华 《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
全部展开
词目:挺拔 拼音:tǐng bá 造句:松树挺拔的伫立在山腰 近义词:挺立 基本解释 1. [tall and straight;upright]∶直立而高耸 挺拔的苍松 2. [forceful;vigorous]∶强劲有力的 笔力挺拔 详细解释 1. 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 晋 木华 《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袁孙 已下,遂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 景纯 《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诗:“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明 方孝孺 《王温子栗字说》:“尔毋厉外而懦中也,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松栢,不挠不折以固其节乎!” 2. 刚健有力。 《文物天地》1982年第1期:“《神策军碑》严峻挺拔略逊于《玄秘塔碑》,而笔法精练遒劲却胜《玄秘塔碑》一筹。”
收起
【词目】挺拔 【拼音】tǐng bá 【英译】[tall and straight;upright;forceful;vigorous] 【近义词】挺立 【基本解释】 1. 直立而高耸 2. 强劲有力的
出处
1. 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 晋 木华 《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袁孙 已下,遂各有雕采...
全部展开
【词目】挺拔 【拼音】tǐng bá 【英译】[tall and straight;upright;forceful;vigorous] 【近义词】挺立 【基本解释】 1. 直立而高耸 2. 强劲有力的
出处
1. 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 晋 木华 《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袁孙 已下,遂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 景纯 《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唐 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诗:“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明 方孝孺 《王温子栗字说》:“尔毋厉外而懦中也,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松栢,不挠不折以固其节乎!” 2. 刚健有力。 《文物天地》1982年第1期:“《神策军碑》严峻挺拔略逊于《玄秘塔碑》,而笔法精练遒劲却胜《玄秘塔碑》一筹。”
示例
1.松树挺拔的伫立在山腰 2.挺拔的苍松 3.笔力挺拔
收起
1. 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 晋 木华 《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袁孙 已下,遂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 景纯 《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唐 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诗:“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明 方孝孺 《王温子栗字说》:“尔毋厉外而懦中也,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松栢,不挠不折以固其节乎!” 2. 刚健有力。 《文...
全部展开
1. 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 晋 木华 《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袁孙 已下,遂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 景纯 《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唐 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诗:“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明 方孝孺 《王温子栗字说》:“尔毋厉外而懦中也,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松栢,不挠不折以固其节乎!” 2. 刚健有力。 《文物天地》1982年第1期:“《神策军碑》严峻挺拔略逊于《玄秘塔碑》,而笔法精练遒劲却胜《玄秘塔碑》一筹。”
示例
1.松树挺拔的伫立在山腰 2.挺拔的苍松 3.笔力挺拔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