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系列:秦川八大怪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20:22:30
八大系列:秦川八大怪是什么?八大系列:秦川八大怪是什么?八大系列:秦川八大怪是什么?八百里秦川,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淳厚.古都西安的大街上,每一块石头都有一段故事;村庄田野里,随便一镢头挖下去就可见到秦

八大系列:秦川八大怪是什么?
八大系列:秦川八大怪是什么?

八大系列:秦川八大怪是什么?
八百里秦川,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淳厚.古都西安的大街上,每一块石头都有一段故事;村庄田野里,随便一镢头挖下去就可见到秦砖汉瓦.但是当地最出名的还属那奇异的民俗风情——“秦川八大怪”,哪八怪?且听在下一一道来.
一、面条宽得像裤带
当地有种面条叫做“扁扁(音biang,字典里查不到)面”,宽约一两寸,厚同一元硬币,有一膀子长,一根面条足足盛满一大海碗.再浇上香喷喷的臊子,淋上红亮亮的油泼辣子,吃起来光滑、筋柔、有嚼劲.呼呼噜噜三两碗进肚,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长足了力气,拉车挑担抬石头,五六个小时你不觉得饿.
这种吃法恐怕与当地人劳作的辛苦分不开,也显示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
二、锅盔大得赛锅盖
“锅盔”,是一种大饼,形如锅盖,大小也如锅盖,一巴掌立起来那么厚.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用一根粗木杠,一头插在墙眼里,一头骑上人来压揉.揉好后放在直径一米多的大平底锅中慢慢烤制,这种锅也叫鏊(ao)子,上下都有柴火.烙成的锅盔外脆内酥,清香可口,吃的时候象面包一样切成薄片.即使在盛夏,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质.
相传在古代修长城时,役工军士很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受到酷刑惩罚.情急中,有一士兵把面团放进头盔,伸到火中去烤,面在盔中烙熟成饼,后人叫做锅盔.
另有一个说法,当年女娲在骊山“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死后被尊为“骊山老母”.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女娲生日这天,人们都要烙饼纪念这位女神.饼烙熟后,先向房上扔一张,叫作“补天”,再往地上扔一张,叫做“补地”.既是“补天补地”之饼,当然得有锅盖那么大!
三、油泼辣子一道菜
中国人喜吃辣子的地方很多,湘、川、云、贵,都能吃辣椒.但那里的人只是把辣子当作调料,而在秦地,"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当地有“无辣不下饭,无辣不成席”之说.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拌面,又能夹馍.“油泼辣子扁扁面吃着燎(好)乍咧!”
由于常年仅够温饱,人们舍不得用良田沃土来种蔬菜,一碟油泼辣子足矣.八百里秦川,家家户户门前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四、老碗似盆分不开
秦川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近一尺的青花白瓷大碗,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乡里人干活苦,出力多,饭量也大.到了吃饭的时候,村头庄前,墙角树下,男人们端着大“老碗”,蹲在一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饭,一边兴致勃勃地谝着闲传(扯闲话),这叫“老碗会”.大碗好啊,盛一碗就行了.谝够了,吃完了,也吃饱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五、姑娘嫁人不对外
秦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有十几个王朝在此建都.很少有人为谋生计而流落异地他乡,故当地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由于相同的民俗,加之村庄寨堡间的相互往来,婚姻关系就在这些村庄中延续和联结.也不排除是留恋家乡的锅盔、辣子、裤带面,姑娘们才不愿远嫁他乡.
六、家家房子半边盖
典型的中式传统房屋都是“介”字型的双坡建筑,但秦地却与众不同,都是单坡建筑.“介”字缺了一捺,变成了单立人“亻”.房屋的背阴面从屋脊到地面直愣愣的一堵高墙,朝阳面才是斜坡的屋顶.当你从中原乘火车入潼关,眼前忽然冒出一片“半边盖”的房屋建筑,你会觉得是不是泥瓦匠偷工减料少建了一半,有点怪怪的.
秦川大地干早少雨,据说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稀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外,北方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以向阳采光采暖为要.这种单坡斜面的屋顶可以尽多的采集阳光,在寒冷的冬季里屋内不至于阴冷森人.所以当地有句俗话:“有钱住北房,避风又向阳”.“半边盖”的屋子都向阳,甭管有钱没钱,屋主都开心!
老陕真精明!无论是雨水还是阳光,都算计到家了.
七、板凳不坐蹲起来
板凳是坐的,但是在秦地,人们端一碗饭,有凳不坐,蹲在上面吃,是为一景.
男人们吃饭“谝闲传”蹲在一起;老人们冬天“晒暖暖”,夏天歇阴凉,蹲在一起;娃儿们“丢方”下棋玩扑克蹲在一起;就连大姑娘小媳妇做针线、聊家常也在一块儿蹲着.
家中来客,你敬他一把凳子或椅子,他鞋子一脱或干脆不脱,先蹲上去再和你说话.村里面议事,村长要是不住口,村民们就能蹲在凳子上大半天不起身.可见那里的人们“蹲功”了得.
八、秦腔大戏吼起来
秦地唱大戏当然是唱“秦腔”,其特点是高亢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人称“挣破头”.直吼得脸红脖子粗,吼得声嘶力竭,每当这时,观众都要喝声“好!”这才听得“过瘾”,听得“解馋,“燎得太(好极了)!”
黄土高坡,地广山梁多,细声细语地讲话,对面听不清.所以当地人习惯说话嗓门大,唱戏喉咙粗.
有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怕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怕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怕吓坏了”.
看罢张艺谋那出“秋菊打官司”,秋菊有没有“讨到说法”不记得了,但那一声撕心裂肺的戏词“走—咧—”倒常在耳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