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14:50:52
我想找我想找我想找原文]《喜雨亭记》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

我想找
我想找

我想找
原文]
《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与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背景]
喜雨亭宋代大学士苏轼所建,位于陕西凤翔东湖之中.苏轼26岁时,他受朝廷诏命,到凤翔来做“签判”,即文书类小官.他精力充沛,才干独卓,性喜创造.府衙后面有一块荒废多年的空地,他规划,掘沟引水,垒墙修圃,不久,便造成了一个小花园.园中心土丘上又修了一座可观赏园景色的亭子.这时,因为当地旱性严重,禾苗枯焦,苏轼被派了一项紧急差事:赴太白山求雨.当时人们救灾只靠求神.苏轼极认真地做这件事,求神祝祷,甚至向皇帝写疏奏,请求把太白峰龙神的爵位由“侯”改为“公”,因为唐代就封“公”,如今降了级恐怕龙神闹情绪,不下雨.皇帝也真的降旨,改封为“公”.过了些日子,阴云密布,雷声轰轰,下了一场透雨.百姓欢呼踊跃,恰在这时节,苏轼主持修建的园亭完工.他喜好交游,请了上司和同僚朋友到亭里宴饮祝贺.苏轼借势随缘,给自己的小亭取了个嘉名“喜雨亭”.双喜临头,苏轼文思泉涌,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喜雨亭记》.
[译文]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岐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
 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以名我亭.
[赏析]
  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全文紧扣“雨”字,先从亭的命名缘由写起,接着记叙建亭经过,然后点出主题(雨与国计民生的关系),最后以歌咏作结,不仅显示出逻辑推理的力量,而且避免了行文的枯燥无味.
  ②详略得当,疏密有致.文章第二段写降雨经过,先以“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寥寥数语,描绘人们急盼下雨的心情,然后不厌其烦地描写下雨的经过.雨量由小而大,人们的心情由“未足”到大喜;三个排比句,表现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忧者以乐,病者以愈”两句,欢快之情达到高潮.
  ③句法灵活,笔调活泼.文章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文章体现了作者“民以食为天”的民本思想,反映了作者与百姓同忧同乐的感情,充分展现出苏轼年轻时的个人思想及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