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张澜为“川北圣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0:55:29
为何称张澜为“川北圣人”?
为何称张澜为“川北圣人”?
为何称张澜为“川北圣人”?
张澜(1872~1955),男,字表方,汉族,1872年生,四川南充人(今西充县莲池乡人).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10月继黄炎培之后担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至1955年2月9日逝世,享年83岁.张澜之所以被誉为“川北圣人”是与他为人为官的品格分不开的.
张澜一生为官,廉洁自律.他写有座右铭“四勉一戒”: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它是如此说得,也是如此做的.
1917年11月,张澜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四川省省长.而就在他任四川省长之时,他的妻子仍留在乡村种田养猪,这在民国官场被视为奇事.从1911年至1918年,张澜在四川从政8年.这期间,他运用民主的理念,改革旧官场种种弊端,自己带头清廉;大力兴办教育,人民安居乐业,他还有很多的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不受诱惑,不畏强权的事迹.在百姓中赢得了“川北圣人”的美誉.比如:
民国初年,张澜任川北宣慰使,应酬从不开支公费,因而欠了一身债,离职时还是其母亲卖掉了仅有的八亩薄田才偿清债务.张澜任四川省省长时,夫人刘慧征仍在南充乡下割草、放牛、养猪、种田.
抗战时期,张澜担任过建华中学的校长.有一次,学校训育主任在纪念周会上给学生讲话提到“蒋委员长”四字时,学生马上变稍息为立正,张澜怒斥道:“你们在做什么?提到中华民国不立正,提到中华民族不立正,真是岂有此理!”师生闻之,均为校长的大义凛然而肃然起敬.
新中国成立前夕,张澜被蒋介石监禁于上海虹桥疗养院.当时,他的生活十分清苦,虽然他手上有一笔只有刘文辉等少数几人知道的1700万元巨款.这笔钱是民盟的活动经费,作为民盟主席的张澜有权动用,但张澜没有挪用分厘.
张澜同志言行一致,生活艰苦朴素.他在旧社会曾官至四川省长,但他的夫人仍照旧在乡间住茅屋、务农.他在居住过的成都、重庆等地都无房产,他的薪俸大都捐助公益事业或资助困难的朋友.他的布衣长衫,从古老的成都穿到繁华的上海,再一直穿到到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正因他志行高洁,所以他始终为人民所敬重.
张澜同志生平极为注意自我修养.他不但能批判继承并身体力行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面,而且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从不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毛主席在重庆首次到“特园”访他时,曾跟“特园”的勤杂工人诚挚地握手交谈,这事使他很受感动.事后他感叹地向身边的人说:“我也是乡下贫寒出身,可是在城市里久了,差不多把乡下人忘了,大家都应当向他学习.”l951年民盟召开全国组织宣传会议,他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号召在全盟“广泛开展恩想改造运动,有系统地组织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运动.”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为他举行八旬祝寿会,他在谢词中说,今天中国在毛主席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之下,国家的进步确是很快,不过国家进步愈快,年老人愈感到赶不上,需要好好学习.“l8岁的青年应该说学到老,我这个80岁的老人今天是老要学”.事后毛主席当众称赞他是“与日俱进”.张澜同志是一位热诚的民主主义者、爱国主义者.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他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而成为坚强的民主战士.他的一生是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平而奋斗的一生.他的“与日俱进”的学习精神体现着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本色.
所以说,张澜被誉为“川北圣人”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