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怎么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07:24:14
家风是怎么来
家风是怎么来
家风是怎么来
家风,一个说出口便已觉陌生的词汇.春节期间,央视对此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一番调查,与之前那句“你幸福吗”不同,这次的“家风是什么?”多少问到了人的心坎上.咱银川人是如何看待“家风”的?本报记者日前也进行了走访.
成人有话
家风是 上梁正下梁才不歪
“怎么一说起家风,我就想起来古装剧里,家里的老爷子坐在厅堂上,对下跪的儿子说:来人,家法伺候……”面对家风是什么的提问,26岁去年年底刚结婚的陈梦薇笑着说.
重提家风,这词儿确实透着股子“古老”劲儿,也鉴于此,记者的采访大致遵循了一个由长及幼的顺序.
“家风这种东西,我们那会儿是的确有的.”在银川出生长大的孙世平说,他今年65岁,他甚至在事后以短信的形式,给记者晒出了他的“先祖家训”:“辛勤劳动,孝念长存,男工女织,勤俭持家;光明磊落,公私分明,与邻和善,宽厚待人……”
“电视里的采访我看了,我觉得他们回答得都不够实在.”73岁的老银川张金也有好多话想说,“我们小时候的家风有严格的规定,比如见人要有礼节,放学回家先给长辈鞠躬;吃饭要注意规矩,一定要让客人或长辈先动筷……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家风要言传身教,就像那句‘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老话,家风首先要以身作则.”
“好吧,我承认这事儿我以前没怎么想过.”在记者的追问下,陈梦薇说,“那我现在临时制订一个吧——老婆负责貌美如花,老公负责挣钱养家.”与老一辈人的“凝重”不同,对于家风,年轻人的回答显然更加俏皮新意.
童言无忌
家风是 像爷爷一样爱奶奶
相比大人们的“想想再说”,孩子们的回答单纯可爱.
70后妈妈于女士带着她10岁和7岁的两个宝宝在宁夏图书馆闲坐,问她对家风的理解,她笑了笑:“这个,我一下子还真说不好.”旁边10岁的孩子倒是按捺不住:“就是家里的规矩呗!”,再问,孩子回答:“我们家的规矩就是不写完作业不让看电视……这就是我们的家风.”
“我家的家风就是‘民主’.”正在自治区图书馆二楼大厅座椅上写作业的佩佩说,她今年15岁,正上初三.“我和姐姐在家里都属于很听话的孩子,但爸爸妈妈并不是那种很严厉的类型,而是如果有什么事情,都要先问问我们是什么意见,然后商量着来,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家风很和气、很民主.”
“我觉得,我们家里没有家风.”与前面两位小朋友有些不同,13岁的佟小雨的回答显得更“直接”.“但是,我觉得我爷爷家有.”小雨又补充道,“爷爷每天起床都很早,早早地去早市上买回菜,奶奶身体不太好,想走过来帮忙,爷爷就一下都不让她动,说‘你坐着就好,这些事我来……’所以,我觉得他们很相爱、很和谐,觉得这就是一种家风,非常好.”
小编插嘴
家风是 一种积极的支撑力
家风是什么?这里有个定义可供参考: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又称门风.在定义之下,回过头来再看这些形形色色的回答,他们中间或许有些显得“天马行空”,或者干脆“不在调儿上”.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没人觉得这事儿不再需要.
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这样的观点:“现在,哪有什么家风啊?”在中学当教师的银川市民任先生说,在他看来家风当然是个好东西,但现在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城市里,过去那种大家族的形式已经瓦解,家风生长的土壤相当贫乏.“一个个小家,住在各自的小小单元楼里,四邻都互不关心,哪来过去那种家风的约束力度?”
然而,就像前面那些五花八门的家风解释,新的时代,家风也自然会有它新的面貌.但只要它积极向上,只要对它的需要仍是共识,一切就都好办.作为社会组成的最基本单位,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家风意识,那些令人心寒的社会道德滑坡,也许就能得到非常重要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