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辞和长恨歌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19:37:07
长恨辞和长恨歌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长恨辞和长恨歌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长恨辞和长恨歌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不少唐人以杨玉环之死写过诗,白居易的《长恨歌》最为著名,白乐天写这首诗时并不乐天,题目中的“恨”字足可说明一切.李商隐的《马嵬》也很有名,批判的矛头直指李隆基,“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讽刺挖苦的味道相当明显.郑畋《马嵬坡》中“景阳宫井又何人”,以陈后主和张丽华比李隆基和杨玉环,隐含讥刺.还有杜甫的“中自诛褒妲”,刘禹锡的“天子舍妖姬”等,含有女人是祸水的错误观念.李靓的这首绝句立意不但新,而且高,可以说超过了前人. 诗的前两句是对《长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抽取其中的一个片断: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艰难行程中,“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李隆基“夜雨闻铃断肠声”,写成《雨霖铃曲》以寄恨.这就为后面的议论定下了基调——在“渔阳鼙鼓动地来”时,唐军节节败退,安禄山“径截辎重,横攻士卒”,官军则“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这一切李隆基想过了吗? 后两句议论警策,有春秋笔法.诗人同情的不是“宛转娥眉马前死”,一妃之死,何足道哉,何必为之鸣不平呢?那“尸骸遍野”,“骨暴沙砾”的阵亡将士们,“精魂何依”?那个昏君李隆基却根本没有想到,即使想到,也是一点都不会动心,因为他唯一感到痛心并为之“倍沾襟”的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妃.连六军生死,国家兴亡都不过问,只念念不忘“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亡妃,如此帝王,何许人也,还用诗人多说吗?全诗到此嘎然而止,“含有余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的主题说历来众说风云,有政治主题说的,有爱情主题说的,也有爱情主题说的.
当然笔者认为是双重主题说,但是爱情占8分,政治占2.
首先,从第一层“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作者用了隐喻的笔法,这也是唐朝诗人惯用的习作笔法,应为唐皇帝与汉皇帝在中色这方面有一样的癖好.这一段写的就是玄宗皇帝中色,而且整日沉迷于美色中,连早朝也不上,误国误民,还将贵妃的亲戚也分侯赐爵的.
第一段是揭露了玄宗的荒淫无度,但是没有写的直接,只是一般的叙述.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是因为重色而导致的安史之乱,玄宗皇帝出逃,贵妃被赐死.
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到“魂魄不曾来入梦”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在描绘贵妃死后,玄宗皇帝朝朝暮暮情,生死两重天,但是思念却不能截断,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叫人如何不泪垂,描写的就是君王对贵妃的思念,把爱情歌颂的那样的淋漓尽致.
第四段是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的是贵妃在思念君王,在得知皇帝派使者到来时,花冠不整下堂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体现出贵妃的思念之情之切.
所以从整体来分析是爱情占8.
其次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第一对仗手法突出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原作比连理枝.等都是对仗,起作用是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能够把生离死别的痛哭和生死两从天的思念以及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第二、采用重复手法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生.这是为了强调玄宗对贵妃的专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迟迟和耿耿是为了强调渲染气氛,突出玄宗对贵妃的无限思念之情,悠悠生死别经年,中的悠悠是为了突出玄宗和贵妃生离死别有一年后,那种缠绵饿爱情还未能被割断,反而更加强烈.
第三、顶针手法
如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是采用了顶针手法,顶针的作用是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节奏紧蹙,
最后是写作手法
作者采用了避实就轻,虚实结合的的写作手法,淡化历史,美化爱情.
作者在描写玄宗和贵妃这段为世人不齿的公公和儿媳妇之间的恋情时,采用的就是避实就轻的写作笔法,只是写道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一笔带过.而更多的去发掘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情,他抛弃了帝王的外衣,单纯的男女之爱.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颜参差是.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这是虚写,目的是在创造一个神秘的仙界,让俩人的爱情可以延续,也更能突出两人的忠贞爱情,不管是生还是死,都一样的执着,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