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把辩证理解为中庸之道?看了部分辩证之后,觉得凡事都有矛盾,都有两面性.中庸之道也不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值吗?中庸之道的思想就是辩证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3:51:05
可不可以把辩证理解为中庸之道?看了部分辩证之后,觉得凡事都有矛盾,都有两面性.中庸之道也不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值吗?中庸之道的思想就是辩证吗?可不可以把辩证理解为中庸之道?看了部分辩证之后,觉得凡

可不可以把辩证理解为中庸之道?看了部分辩证之后,觉得凡事都有矛盾,都有两面性.中庸之道也不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值吗?中庸之道的思想就是辩证吗?
可不可以把辩证理解为中庸之道?
看了部分辩证之后,觉得凡事都有矛盾,都有两面性.
中庸之道也不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值吗?
中庸之道的思想就是辩证吗?

可不可以把辩证理解为中庸之道?看了部分辩证之后,觉得凡事都有矛盾,都有两面性.中庸之道也不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值吗?中庸之道的思想就是辩证吗?
不可以,中庸之道是从主观思想出发的形而上学,辩证是从客观思想出发的对立统一,本质不同

……
辩证不是中庸
辩证是说事物是发展的联系的,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认知。

仔细比较一下辩证法和中庸思想,两者还是有差别的。辩证法确实含有物极必反的意思,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主张摈弃极端而取其中,但是,这仅仅是辩证法的一部分内容,辩证法的全部内容不止这些。
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所以,辩证法并不主张人们在主观能动倾向上不走极端,而是视事物本身的发展趋势和矛盾的性质及与人类改造它的目...

全部展开

仔细比较一下辩证法和中庸思想,两者还是有差别的。辩证法确实含有物极必反的意思,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主张摈弃极端而取其中,但是,这仅仅是辩证法的一部分内容,辩证法的全部内容不止这些。
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所以,辩证法并不主张人们在主观能动倾向上不走极端,而是视事物本身的发展趋势和矛盾的性质及与人类改造它的目标之间的关系而定。
让我们首先对客观事物进行一下分类。如果按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所能控制、利用、改造的程度分,大致分为人类控的和不可控的。如果按对人类的利弊分,可分为有利的和有害的。并依次编号为1、2、A 、B。我们可以看到1类的事物与人的关系特点是:人们利用主观能动作用改变事物来适应人类自己。1A类即人类可控的又是对人类有益的事物,人们改造它使之更有益于人类。而1B类即可控但有害的事物。人类对它则改造它使之变有害为无害甚至有利。对于人类不能控制的2类事物,人们除了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知识准备有一天可以征服它外,只能改变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以适应强大的客观事物。对于2A类即不可控的但对人有益的事物,人类享受着它的益处同时改变自己以享受的更多。对于2B类即不可控而又对人类有害的事物,人们适应它避免它的伤害。然而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都是复杂的。既有可改造的一面,也有尚无力改造的一面,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因此,人们在具体对待每一个事物时,都是既改造利用也改变自己来适应它。所以,笼统看来好像是在改造和适应之间寻找一个不走极端的平衡点,然而将上面的四种情况分别具体对待时,就不一样了。人类已经能够征服的事物或方面,人们就一定要征服到极致;人们不能征服的就一定要极端服从;对人有利的就一定要设法利用到极致;对人不利的就一定要设法将其设法彻底改造(如果人有这能力的话)。一点都不中庸。因此中庸之道只是一种没做具体分析的雾里看花般的浅薄的哲理。

收起

辩证法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的核心是斗争论(矛盾论)。或者说,辩证法就是矛盾论。现在用于包括思维、自然和历史三个领域中的一种哲学进化的概念,也用来指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上只有两种世界观,一种是辩证法,一种是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从根本上对立...

全部展开

辩证法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的核心是斗争论(矛盾论)。或者说,辩证法就是矛盾论。现在用于包括思维、自然和历史三个领域中的一种哲学进化的概念,也用来指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上只有两种世界观,一种是辩证法,一种是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从根本上对立的两种世界观。辩证法的基本特点是认为:斗争与联合相联结。这个思想也是辩证法作为方法论的基本思想.
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辩证法有不同的认识,古希腊哲学认为它是论证和分析命题中的矛盾、揭露谈话的矛盾及克服矛盾的方法。德国哲学家G.黑格尔认为,辩证法研究对象本质的自身矛盾,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宇宙观。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认为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规律,思维中的辩证法是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辩证法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式: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古代朴素辩证法
在古希腊思想家那里,辩证法的含义范围很广,从辩论中的一种反驳技巧,到对定义做系统评价的方法,直到研究和划分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之间的联系。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奠基人之一,他以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哲学观点而闻名于世,他有两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也是古代辩证法的代表人物,他们多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包含着许多合理的辩证内核,例如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
中国古代的很多学派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例如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老子曾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柔能克刚,齿以刚折,舌以柔存”等名言。又如阴阳、五行学说,《易经》中也有以柔克刚、阴阳相互转化、万物生生不息等理念。再如,儒家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等。这些都阐述了事物相对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事物,不变的只是变化本身。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中国的军事经典《孙子兵法》也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进退、胜败、奇正、虚实、勇怯、劳逸、动静、迂直、利患、死生等等。书中所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和“因敌而制胜”,代表了朴素的“主观要符合客观”的唯物思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思想。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对立面转化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孙子认为战争胜负不仅取决于客观的形势,还取决于战争的主观指导是否正确:一方面,他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认为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另一方面他又说“胜可为也”,原因是只要研究敌我双方具体的情况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扬长避短,就可以为胜利创造条件。可以说,《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战争中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
唯心辩证法
从斯多葛派哲学家时代起到中世纪末,辩证法一直同形式逻辑保持相当密切的联系,更晚一些,康德用术语“先验辩证法”表示揭示假相的努力,这种假相出现在试图在现象和可能的经验范围之外应用知性的范畴和原则时。黑格尔把辩证法看作是:一个概念由于它自己固有的矛盾双方冲突的结果。
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采纳了黑格尔的定义,并应用于他们对社会和经济过程所作的解释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中,辩证法被定义为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和理论——它把世界理解和描绘为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把发展理解为“事物自身固有的各种矛盾,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变化的结果”,即内因决定、外因影响(促进或延缓)。
马克思的辩证法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辩证法三大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尽管辩证法的规律都是从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来的,但是这些规律完全与客观现实的本质运动相一致,因此它们都是具有极限真理的客观规律。
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中庸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此《中庸》之性不等同于《孟子》之性。“天命之谓性”是指天命也属于人性;“率性之谓道”是说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纵本性;“修道之谓教”是说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聂文涛谈《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中庸具体内容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2)三达德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庸主要原则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亦泽“中道”,古希腊哲学范畴,毕达歌拉斯学派把现存事物看作是对方之间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图开始把这种均衡概念移植到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则把中庸和节制相联系,并制定了系统的理论。认为万物皆有其中庸之道,如“10”这个数“5”居其中;人的心理状态、情感中欲望过度是荒淫,不及则是禁欲.节制则是适度。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伦理中观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美德是一种适中,是以居间者为目的。他还把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治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个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关于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 《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 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收起

中庸之道是唯心的,它在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值是从个人的主观角度去取的
而辩证法是唯物的,它认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是相互转化的,是客观的
这便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也可能两种思想讲的都是一回事,但是表达的不同,能大致理解了便行了,不必咬文嚼字。
我老师讲在美国,自然科学非常讲究论证的严密,而人文科学则并不要求要有很严密的逻辑,而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恰恰相反,人文科学往往咬文...

全部展开

中庸之道是唯心的,它在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值是从个人的主观角度去取的
而辩证法是唯物的,它认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是相互转化的,是客观的
这便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也可能两种思想讲的都是一回事,但是表达的不同,能大致理解了便行了,不必咬文嚼字。
我老师讲在美国,自然科学非常讲究论证的严密,而人文科学则并不要求要有很严密的逻辑,而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恰恰相反,人文科学往往咬文嚼字,自然科学抄袭之风不绝。

收起

我觉得可以这样认为,所谓的辩证的思想,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而已,当这个政权不好的时候那么用辩证的观点来说统治阶级就会给你看好的一面,这个社会上所有的思想只不过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