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怎么有南宋.北宋.怎么回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1 07:08:27
宋朝怎么有南宋.北宋.怎么回事?
宋朝怎么有南宋.北宋.怎么回事?
宋朝怎么有南宋.北宋.怎么回事?
宋代简介 两宋包括北宋和南宋.从广义的中华民族观念来看这个时代还包括辽、夏、金,是四个政权四个国家交互并存的时期.在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成就.中华文化在继唐之后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鼎盛期.在教育、经学、史学、科技、词等方面都超越了唐代,享誉千古.商品经济水平更是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货币流通扩大,诞生最早的纸币.而在技术改进与租佃制的推动下,农业生产获得显著发展;手工业分工细密,工艺先进,产品闻名于史.在科学技术领域更是硕果累累,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宋代在对外武功上显得积弱不振,在与辽、夏、金上一直处于下风,某种程度上,宋代疆域并不如前代,及后世元、明、清.宋疆域东、南临海,北境以今津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辽接壤,西北至今陕西白于山、甘肃东部、青海东北部与西夏、吐蕃毗邻,西南与越南接界.据《宋史》:"全国共计四个京府,三十府,二百五十四州,一千二百三四个县".南宋的疆域则是北至淮水,经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东)二州至秦岭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一线与金为界,东南、西南同北宋同.宋代自公元960年宋太祖 赵匡胤 代周,到公元1279年前后达三百二十年,共有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恭帝、端宗、帝昺共十八代君主.北宋定都开封,南宋定都临安. 北宋的建立 后周末年,后 周世宗 去世,只有七岁的恭帝柴宗训 即位,由于年少,大权操纵在一些老臣手中,正当此时,镇州、定州传出契丹入侵的消息, 朝廷便紧急派出赵匡胤出兵,公元960年兵发至陈桥,赵匡胤在他麾下的几位部下拥立下,黄袍加身,率军入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夺取了皇位称帝,是为宋太祖.史称"陈桥兵变".宋太祖当了皇帝后, 首先将内部巩固,镇压不服管束的后周将领,之后, 再来便是开始平定南方各国,进行全国统一.经过十余年的南征北伐,赵匡胤消灭了后周藩镇势力的反抗,攻灭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宋太宗即位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平定北汉.于是自安史之乱以来,二百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基本上结束.中国遂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纷扰局面.宋太祖即位后开始有意识的加强中央集权,吸取唐代藩镇的权力太大,致使君弱臣强的教训.建隆二年二月, 宋太祖利用酒宴邀请五代残余籓镇,以软硬兼施的方式使五人自动解除兵权.史称" 杯酒释兵权 ".自此中央控制了地方的军政,虽然使内乱减少,但却走入另一个极端,使军队束缚了手脚,从而便有了不断地外患侵扰,使得军事上无法与契丹、金、蒙古抗衡,此举可谓是有利有弊.文治为主流的宋朝重文轻武也就成为宋代重要特征. 前期(公元960年-公元997年)即宋太祖、宋太宗统治时期,北宋统治者除了致力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之外,着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以确保宋朝统治长治久安.其主要的改革措施有:一是军制改革,使军队指挥权相互制约,并直接对皇帝负责.二是行政改革.宰相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军、政、财三权,使宰相无法独揽大权.规定地方财政每年赋税收入,除支度给用外,凡属钱币之类,「悉辇送京师」.经过改革,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强化.这对政治稳定,结束分裂局面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高度中央集权也带来「强干弱枝」,地方权宪太小,军队战斗力削弱等消极后果. 北宋的发展及灭亡: 中期(公元998年-公元1099年)即 宋真宗 至宋哲宗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是北宋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由于实施两税法、代役制和租佃制等新的经济制度,从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增加,垦田面积的扩大,铁制工具制作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倍增等等.据统计,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北宋户籍上有523万多户,而到宋仁宗嘉八年(公元1063年),北宋户数已逾1246万多户.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耕地有3亿多亩,而至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增至5.2亿多亩.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北宋的造船、矿冶、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在生产规模和技术上都超过了前代.商业市场打破了旧的格局,大小城镇贸易盛况空前,纸币的出现及广泛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时期也是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期.尤其是闻名于世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大发明,开发和应用主要是在这个阶段.然而,这一时期也是社会矛盾日益严重的时期.军队数量猛增,官僚机构庞大,土地兼并加剧,使国家财政连年亏空,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对此,宋朝政府也试图进行改革,以扭转危机四伏的局面.北宋改革影响最大的是宋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和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但两次改革收效甚微,北宋逐步走向衰落,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后期(公元1100年-公元1127年)即宋徽宗、宋钦宗统治时期.这一时期北宋王朝统治极度腐朽.由于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众多的农民倾家荡产无以为生,纷纷起事反抗暴政.其间以方腊、宋江先后领导的起义影响最大.内忧不已,外患又起.北宋长期与辽、夏、金争战不休.与西夏战事刚止,金军又大举南下终酿成"靖康之难".即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占开封.次年二月六日,废宋帝,北宋亡. 南宋的建立、发展及灭亡(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开封(今属河南).次年二月,废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同年五月,原任河北兵马大元帅的皇族康王赵构,在金军退走之后,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仍沿用大宋国号,史称南宋,年号建炎,是为宋高宗.南宋在江南的统治稳固之后,实施了几项较为成功战略举措.一是加强川陕防御,阻挡金军入川之举;二是建立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连结淮东的江淮防御体系,以阻止金军进攻;三是实施以荆襄为基地,联络河朔,乘隙而进,直捣中原的战略方针.同时,南宋还重视发展军事技术,改革军事制度,加强军队建设,从而使国防力量有所增强,从屡战屡败到胜多败少,战略形势逐渐向有利于南宋方面转化,曾一度出现北进的较好形势.然而,宋高宗昏聩无能,任用佞人,排斥贤相李纲,改积极抗战方针为消极防御.结果导致李纲建国十策难以完全落实,宗泽经营的开封基地前功尽弃,中原抗金义军的活动遭受打击.随后,宋廷采用弃淮守江的战略,放弃两淮,南逃临安.结果造成临安卫军政变,金军亦乘机南下,宋高宗航海走避,南宋险些亡国.金军穷追宋高宗不获,由江南北撤,被南宋韩世忠部拦截在黄天荡,北撤金军险遭灭顶之灾.此后,金军不敢轻易渡江,南宋朝廷得以立足江南.但南宋以妥协求和,偏安自保为基本方针,贯彻以文制武的军事指挥原则,极大地抑制了领兵将帅才能的发挥,妨碍了军事的发展.尤其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14年)采取的解除三大将兵权、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缩编军队等错误措施,无疑是自毁长城.结果,南宋在偏安中逐步走向衰弱. 南宋政权趋于稳定后,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尽管南宋国土比北宋减少五分之二,但农业生产发达地区都在南宋境内.因此,南宋农业生产的总体水平并不亚于北宋.由于军事的需要,南宋重视军器制造、采矿冶炼、造船等手工业的发展,因此南宋手工业生产的技术、规模方面都超过北宋.在文化方面影响最大的是理学逐步取得了官学地位.南宋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沿袭北宋,但行政机构较北宋精简集中.南宋对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三省六部进行了调整.而地方府、州、军、监级和县级机构,也基本沿袭北宋制度.南宋中央防御体制前后有所变化.由宰相和执政兼任御营使和御营副使,御营司实际成为统领全军的最高军事机构.后又恢复北宋枢密院管军旧制,枢密院又成为最高军事机构.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先后设置招讨司、宣抚使司、镇抚使司、制置使司等军事统御机构,对维护地方治安和抗击金军起到一定的作用. 公元?年蒙古兴起,在北方,蒙古、西夏、金三国形成激战对峙局面.但是,南宋统治者在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对北方三国杀作壁上观,没有任何积极的行动.待西夏和金相继灭亡后,战略发生转移,南宋失去向外发展的最佳时机.当蒙古军队南攻宋地,南宋才被迫应战.南宋德二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宋廷投降.部分大臣南下福建、广东重建小朝廷,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新朝败亡,南宋最终走向灭亡.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