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容易理解的唐诗和宋词~有题目、作者、朝代、诗词、词解和全诗的解释,谢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9:27:43
求容易理解的唐诗和宋词~有题目、作者、朝代、诗词、词解和全诗的解释,谢谢~
求容易理解的唐诗和宋词~
有题目、作者、朝代、诗词、词解和全诗的解释,谢谢~
求容易理解的唐诗和宋词~有题目、作者、朝代、诗词、词解和全诗的解释,谢谢~
望庐山瀑布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望庐山瀑布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望庐山瀑布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
编辑本段诗词注释
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状像香炉且山上笼罩烟云而得名.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的云雾水气. 遥看:从远处看. 川:河流,在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此处指极高的天空. 遥看:从远处看.
编辑本段诗词体裁
绝句来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大唐.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联句”.《文心雕龙·明诗》所谓“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唐宋两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风靡于世,创作之繁荣,名章佳什犹如群芳争艳,美不胜收,可谓空前绝后也.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截和断都含有短截的意思.按照《诗法源流》的解释,绝句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另外一种说法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就有“古绝句”的名称.但这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zè)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的约束.在律绝盛行以后,古绝句仍然被沿用发展下来.古绝句五言特多,而七言特少. 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编辑本段诗词译文
在这两首诗中,第二首流传较广,其诗意是: 被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苏轼才华出众,又有志为了国家而建功立业,但却遭人陷害,被贬黄州.幸而他为人心胸豁达,所以没有消沉下去,在畅游长江时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这首词,描写壮丽的景物,追叙英雄的人物,抒发激昂的感情,这是豪放派词风的典型写法,所以本次堪称为豪放派词的典范作品. 苏轼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