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怎么回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5:27:05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怎么回事?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怎么回事?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怎么回事?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概括起来是以下几点因素:
其一,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其二,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其三,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其五,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