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0:53:02
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十七范宣受绢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
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

范宣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十七范宣受绢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范宣字宣子,陈留人,十岁的时候就能朗读《诗经》和《尚书》.家中特别贫穷,就是自己耕田做饭.父母死的时候,都没钱雇人埋葬,就自己把父母埋掉,并在墓边盖一间草屋就居住其中.他生活这么艰苦,但依然勤奋好学,博览各种书籍,尤其在《三礼》上面特别精通,于是名声大显.
于是当时任太尉的郗鉴就征召他为自己的主薄,范宣却没有去.都穷成这样的,范宣依然把自己看作一个纯粹的圣人门徒,一个纯粹的儒学后进.当年儒家大贤颜回既然能居陋巷而自得其乐,这显然是范宣的偶像,是范宣追求的目标.
范宣后来居住在豫章郡,当时的太守看范宣的草屋连茅草都不全,就要为他重新盖一座新屋,范宣再次拒绝.而庾翼的儿子(庾亮的弟弟),名士庾爰之早就听说范宣就穷到家了.而恰逢灾年,疾病流传,就送给范宣很多财物,可范宣就一根筋,死活也不要.庾爰之就说了:"君博学多才,纵览众经,为何偏偏独尊儒学呢?"
范宣答道:"当年汉朝大兴,却偏重经学.至于石渠论经,看似是儒家盛事,其实对儒学来讲,是一个大害.正始以来,世人偏好老庄之学.到晋朝之初,竟然发展到以裸裎为美.我确实是有些太偏重儒学而漠视其他的学说,但圣人说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范宣的这段话无论从见识还是从知识蕴含量来讲,都是非常之高的.先说石渠论经吧.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丞相萧何负责建造了藏书之所,命名为石渠阁.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大盛.汉家历代帝王都对儒学非常重视,而且有些皇家宗室都成为了儒学宗师.这时皇室学儒学和科举考试以后皇家学儒学可是根本不同.一个纯粹是想明道治国,一个仅仅是拿儒学当作最好的工具来控制国民.汉朝儒学发展至汉宣帝时,儒家各派争论日趋激烈.汉宣帝自己作为一个在儒学上有深刻认识的皇帝就亲自在石渠阁召集全国各大儒学宗师来石渠阁论道.这就是有名的石渠论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难得的一次学术盛会.
这次石渠论经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被天下儒生视为绝对的盛事,无不心向往之.可范宣却说,这看似是儒家的盛事,可对于儒学的发展绝对有害.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这改变了儒学从诞生以来的根本!儒学,甚至任何学说都应该是由民间自由地发展,如此才能保证一个学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正是因为独立和多样才能在辩论中自然地发展.这才是儒学乃至任何学说的根本!汉宣帝本人是没有将儒学从此就由政府主导的想法,仅仅是因为他本人就是孔圣人的忠实门徒,仅仅想让天下宗师齐聚一堂,来辩论出圣人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已.可往往就是这无意之举,其结果却让人扼腕叹息.后来科举考试正是如此,上面统一标准答案,儒学从此已经死亡.哪怕后来出现了几乎是圣人级别的朱子.
范宣对庾爰之说"丘不与易也",就是说,本来我也没打算把自己就完全塑造成为一个纯粹的儒学子弟,仅仅因为"天下无道",我才不得不秉承圣人之意,来保证圣人的学说至少在这个世上大家还能看到至少还有一个人坚持独守圣人之学.
范宣的另一次隐含的意思就是说,西汉的所谓经学儒派,其实不是真正的儒学.在他心里东汉和魏晋之交时才是真正的儒学应该呈现给世人的面貌.后世宋儒因为出现了儒家大贤程子和相当于圣人的朱子,宋明儒生也批判过汉时经学派儒家,说自家才是孔圣人的本意.可这些普通儒生只知道一,哪里明白二?哪里明白朱子所讲的那些微言大义?发展至今,儒学更是纷纷绕绕,早已面目全非了.
范宣有资格说这话,因为当时还有个人看他天天宣传儒家之学,而当时流行的显然不是这个,就故意跑到他面前问问题,因为范宣是当时公认的儒学宗师.那人就故意装成好学者苦思很长而还不解地态度问:"范公,我听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人一生下来,忧虑也随之而生.却不知这句话出处是哪里?"
这句话出处是《庄子》中的《至乐篇》,这家伙就是故意的.看你丫天天只知道埋头于儒家经典中.可人家学问到了范宣这种层次,这些问题又怎么还能算得上是问题,自然随口就说出了正确答案.大家才知道人家仅仅是不谈老庄,而不是说人家就不懂老庄.其实人家在老庄方面的见识深不可测.
范宣小时手指受伤所说"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因为这个才哭.这个有些问题.要么是范宣长大后为了更好的宣传儒学自己编的,要么就是范宣在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心怀振兴儒学的念头.范宣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三番五次拒绝就是想更大程度的吸引大家的注意,来更好的将儒学发扬光大,自己受些苦并不要紧.如范宣这种人,精神上面的追求才是他们在意的,物质上的追求他们早已视之如粪土.
可那么多人送范宣东西范宣都不要,为何偏偏这个韩康伯就成功地让范宣接受了他送的物品呢?下面就来看看韩康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韩康伯名叫韩伯,康伯是他的字,是颖川长社人,是殷浩的外甥.没错,他和钟会他们一样,老家都是颖川长社的.可发展到他现在的这个时候,中原早已面目全非,那里早已经是胡人放马饮河的地盘了.韩伯小时候非常非常得穷,穷到家里直到大寒这个节气的时候,他妈妈才给他做衣服穿.可韩伯这个人从小就非常明白事理,特好学习.看他妈妈给他做完上衣后,还准备给他做裤子.就拉着他妈妈不让她做.因为他妈妈做衣服的时候,让他在一边拿着熨斗.他这时就说:"火在熨斗中,熨斗的手柄也热.你给我做袄就够了,我穿上袄,上面热了,下面自然也就热了."袄是北方那边的叫法,就是上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