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01:37:44
“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
“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
“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
教师频道 学生频道 中学语文教师论坛 中学语文学生论坛 资源下载区
您的位置:首页>>教材与教学>>初中>>初中语文>>教师频道>>教材·教学资源>>教材·配套资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制教师教学用书>>第七册>>本页
22.龚遂治渤海郡
课文说明
龚遂是西汉中期一位著名的循吏.在封建社会里,人们把那些忠于职守、循理办事的地方官称为循吏.循吏们对皇帝也忠心耿耿,但他们又能为人民着想,公正廉洁,执法宽厚,又很重视教化和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有奉祀”(班固语).本文记龚遂治理渤海郡的事迹,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循吏的形象,肯定了循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文中所叙史实大约发生在地节二年至四年(前68—前66),正是宣帝亲政之初.
作者非常重视治民的思想策略,所以先以一半篇幅记言,后以另一半篇幅记行.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通过陛前答对揭示龚遂治民的思想策略.文章开头指出龚遂曾以“明经”为官,表明他的政治思想来自儒家经典,有统率全篇的作用.接着交代他被任命为渤海郡太守的背景:“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这是说盗贼势力猖獗,形势严峻,但起因是“岁饥”,又可见这所谓“盗贼”其实都是良民,只是由于饥饿不得已铤而走险.了解这个背景,才能看出龚遂答对宣帝那些话的高明之处.
宣帝是武帝曾孙,遭巫蛊事,祖父母、父母皆遇害,他侥幸活了下来,在祖母娘家长大,因而深知民间疾苦;亲政后他极其重视郡太守的人选,常说:“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良二千石”就是好的郡守.因此,每任命一位新郡守他都要亲自召见.龚遂自然了解这一点, 他早有成竹在胸,所以答对得极为从容.他的答对内容可以概括成两条:第一、从“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这话来看,吏治不善是造成废乱的主要原因,“岁饥”是天灾,非人力所为,有了天灾而能改善吏治,就不至于造成废乱.由此看来,则所谓“盗贼”其实仍是皇帝的“赤子”,只不过一时“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罢了.这番话高屋建瓴,举重若轻,自然投合来自民间的宣帝的心意.第二、在宣帝肯定了实行安抚政策之后,龚遂又以“治乱绳”为喻提出了缓进的策略,并希望得到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的权力.宣帝懂得这样做的必要,当即表示同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乱象已成的情况下,龚遂仍主张实行教化,主张改善吏治以安民,这完全符合儒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而教化非短时间内所能奏效,因而在策略上他主张缓进,唯缓可图.
第二部分(第3、4段)写龚遂治理渤海郡的方式和结果.可分两层:前一层(第3段)写龚遂整顿吏治和教化人民的方式.龚遂治理渤海郡与众不同的是:他在赴任途中就着手整治了的.其一是把郡里出于安全考虑派来保护他的部队打发了回去,自己“单车独行”赴府,这无异于向全郡吏民表示,他是为安民而来,不是与民为敌,从而消除了“乱民”的恐惧心理.其二是下令所属县邑全部撤销捕“盗贼”的官吏,这是他的“便宜从事”之一,目的是整顿吏治以安民.其三是以“持锄钩田器”和“持兵”作为区分良民和盗贼的标准,这是他的“便宜从事”之二,目的是教化人民.这些措施立即收到了效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到达郡署以后,龚遂又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开仓廪假贫民”,解决人民的实际困难;二是“选用良吏,慰安牧养”,即整顿吏治,实行教化.
第二层(第4段)写龚遂“劝农桑”,使民致富.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龚遂关于农村副业生产的措施,他给每户每人都制定了具体的产品数量标准.关于田作,文中先用一个生动的细节写他劝说那些持刀带剑的人卖掉刀剑去买牛,然后总写一笔:“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既亲自劝说又进行检查督促,这反映了他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而且工作做得很细致.这跟孟子讲的“制民之产”虽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文章最后以“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总括了龚遂的政绩,这也是渤海郡由乱入治的景象.
作为一篇史传,本文在记言记行上颇有一些特色.
先说记言.本文记龚遂陛前应答仅八十余字,真乃字字珠玑,抵得上一篇施政纲领.龚遂的话既得体,且有深意.在宣帝提出“何以息其盗贼”一问后,他不直接作答,却先说渤海郡废乱的原因.一开头就说“海濒遐远,不沾圣化”,这并非向皇帝表敬的虚文,而是强调解决问题要立足于教化的暗示;接着就抓住要害,把地方官吏不体察、同情百姓的困难说成是废乱的根源,而将“乱民”称作“陛下之赤子”,以引动宣帝对百姓的同情;经过这样一番铺垫之后,却转而请示皇帝在“胜之”和“安之”之间作出选择.待到宣帝说了“固欲安之”后,他才简要地说出治理的策略.这番应对表现了龚遂忠厚而又对事有见地的个性特点.文中写龚遂跟百姓说话,只有“何为带牛佩犊”一句,却不难看出他的亲切和蔼.
再说记行.文章全用直录方式,如单车独行至府、开仓放粮、选用良吏等,没有作细致描写.这对一位年事已高的地方长官来说,是很相宜的.
此外,作者也注意到从侧面烘托龚遂的形象,写宣帝的心态和举动即是一例.宣帝十八岁登基,前五年由大将军霍光辅政,他只是个傀儡皇帝;到地节二年(前68)春霍光死去,他才亲政,成了少年天子.文中写他召见龚遂, 因其“形貌短小”而“内心轻焉”;听龚遂的前一段话,因为甚合己意,立即变得高兴起来;最后竟破格加以赏赐.从宣帝心情的变化就可看出龚遂怎样以卓越的政见和忠诚的态度在天子心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关于练习
一、背诵第二段,并给下面三句话画出停顿的节奏.
君欲何以息其盗贼
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
设计本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确切地把握句意.
君欲/何以/息其盗贼
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
二、回答下列问题,体会本文的主旨.
1.龚遂上任前对渤海郡的形势作了怎样的估计?他治理渤海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龚遂到任后为稳定社会秩序和发展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旧时代循吏的可贵品质.“课文说明”里关于龚遂的思想观点跟儒学的关系作了一些分析,主要是供教师参考,不必讲给学生听;学生只要能就事论事,作一点分析说明就够了,要求不宜过高.
答案参见“课文说明”.应注意的是,其中有些名词术语可用浅近的现代词语替代,例如“教化”可以“教育”替代.
三、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1.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
2.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
3.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设题目的是结合学生翻译的实践讲点道理.这道题要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念过译文后,讨论一下译文的优劣,不要为翻译而翻译.
1.先生打算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使我称心如意呢?(这话是宣帝说的.“君”,指龚遂,是第二人称,皇帝对臣子说话不用“您”;此时龚年七十有余,宣帝才二十四五岁,用“你”也不合适,对长者不应如此;这次是君臣首次见面,用“卿”“老爱卿”也不好;只能用“先生”来译,既不失君臣之礼,又有一定距离.“以”是连词,表示行为的目的,本可译作“来”,但此句如译为“来满足我的心意”,则不够典雅,朝廷之上,说话不当如此,故译文采用了意译方式.)
2.下达文件命令所属各县,全部撤销捕捉盗贼的官吏.(此句全用直译,无须说明.)
3.于是亲自带头实行勤俭节约,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种桑养蚕.(前句“躬率”是“躬率士民”之省,意即自身做士民的表率,照此来翻译,译文就长了,不如用“带头”来译“率”,可以保持原句的简练风格;至于给谁“带头”呢?那当然是全郡士民,这叫做“文省而意不省”.“以”,原义是“用”“拿”,译文作“实行”,也是意译.)
四、明代思想家李贽读这篇传记,曾在以下各句后面批上“妙”“尤妙”等字眼.据你的理解,说说它们究竟妙在哪里.
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妙)
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妙)
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尤妙)
持兵者乃为盗贼.(妙甚)
设题目的有二:(1)使学生充分认识龚遂这些措施的深刻意义,进而看出他的治民策略的本质——整顿吏治以安民.(2)从李贽的批语中领悟读史的方法.此题可在课上略作讨论,最后联系龚遂在对策时说的“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唯缓之 ,然后可治”这两句话来认识他的策略的本质.
①郡“发兵以迎”,有保护意,也有讲究排场、耀武扬威意,但耗资巨大.遂遣返军队,既表示他深信当地百姓不会加害于他,又表示他不讲究繁文缛节,不随意耗费民脂民膏.此举说明他为政尚宽和、简易,自能获得人民信任.
②逐捕盗贼是一种高压手段,使猾吏得以借机剥削、压迫人民,结果是“为丛驱雀,为渊驱鱼”,愈逼愈反.撤销逐捕盗贼吏,才能整顿吏治,从长远看有利于人民.
③李贽认为这一条“尤妙”,大概出于这种看法:“持锄钩田器者”本来就是良民,这是不言而喻的,而龚遂却特地予以强调,是因为当时许多这样的良民为饥寒所迫,放弃了耕作而去从事抢劫;此令一出,再加上“吏不得问”,有既往不咎之意,这些人自然乐于放弃抢劫,重新回到田间,有利于化解矛盾.
④兵器乃国家武库所有,除了极个别怙恶不悛的人而外,谁敢去抢劫武库呢!因此,龚遂给“盗贼”下的这个定义,实际上把乱民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排除在“盗贼”之外了,也有利于化解矛盾.但对极个别的坏人也有警示的作用.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拟用两课时教读.
一、课前预习要求至少诵读课文两遍,看注释或查字典,熟悉下列词语的意思:
明经 以为(渤海郡太守) 不副(所闻) 圣化 困于饥寒 赤子 无拘臣以文法 便宜从事 加赐 传 移书 悉罢 无得问 末技 躬率 劳来循行
也可提出一些思考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
宣帝初见龚遂颇有轻视之意,后来却又“加赐”黄金,为什么?
龚遂上任后采取了哪些出人意外的措施?
龚遂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第一课时以诵读第一部分(第1、2段)为主,着重读第2段,要求当堂成诵.教读这一部分,应注意的有:
(1)第2段共209字,读10遍约需18分钟(粗计:读4遍达到口熟;再读4遍,能初步读出语气并领会内容大意;最后检查背诵2遍),再留出两分钟作机动用.
(2)疏通文意及诵读指导约需20分钟.
疏通文意的要求是:①考察学生是否已经了解预习中所列出那些词语的意义;②补充介绍一点史实(内容见“课文说明”及“有关资料”中的“史实补充”).
诵读指导以读好宣帝和龚遂的对话为目标,要讲究语气,而语气是适应着内容产生的,所以也要提示内容.例如:“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当用转折语气读,重在“吏不恤”一语上,其意是民困于饥寒,如吏能体恤则不致作乱;“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当读得缓慢,用限制语气读,以示“不过如此”之意,犹言盗不足忧.
以上两项任务可以穿插在诵读过程中完成.
(3)讨论练习一第1小题,说明见上文.
余5分钟作机动用,例如由教师或个别学生作示范朗读.
三、第二课时以教读第二部分(第3、4段)为主.
(1)读课文5—6遍,约需12分钟.
(2)讨论练习一第2小题及练习四,约需15分钟.也可以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进行.
(3)讨论本文记言记行的特点,约需8分钟.
(4)完成练习三.约需5分钟.说明见“关于练习”.
(5)介绍作者及《汉书》,约需5分钟.按:中学语文教材里《汉书》选篇极少,不必作详细介绍.
有关资料
一、译文
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做到昌邑王国的郎中令,为昌邑王刘贺效力.
汉宣帝刘询即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渤海及其邻郡年成不好,盗贼纷纷出现,当地郡守无法捉拿制服.皇上想选拔善于治理的人,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可以胜任,皇上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当时龚遂已经70多岁了,被召见时,由于他个子矮小,宣帝远远望见,觉得跟传闻中的龚遂不相合,心里有点轻视他,对他说:“渤海郡政事荒废,秩序紊乱,我很担忧.先生准备怎样平息那里的盗贼,使我称心满意呢?”龚遂回答说:“渤海郡地处海滨,距京城很远,没有受到陛下圣明的教化,那里的百姓被饥寒所困,而官吏们不体贴,所以使您的本来纯洁善良的臣民偷来您的兵器,在您的土地上玩玩罢了.您现在是想要我用武力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呢?”宣帝听了龚遂的应对,很高兴,就回答说:“既然选用贤良的人,本来就是想要安抚百姓.”龚遂说:“我听说治理秩序混乱的百姓就如同解紊乱的绳子,不能急躁;只能慢慢地来,然后才能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暂时不要用法令条文来约束我,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呈报上级而按照最有效的办法处理事情.”宣帝答应了他的要求,格外赏赐他黄金物品派遣他上任.
龚遂乘坐驿车来到渤海郡边界.郡中官员听说新太守来了,派出军队迎接.龚遂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然后下达文件命令所属各县:全部撤销捕捉盗贼的官吏;那些拿着锄头、镰刀等种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吏们不得查问;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龚遂独自乘车来到郡府,郡中一片和顺的气氛,盗贼们也都收敛了.渤海郡又有许多合伙抢劫的,听到龚遂的训诫和命令,当即散伙了,丢掉他们手中的兵器弓箭,而拿起了锄头镰刀,盗贼这时都平息了,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于是就打开地方的粮仓,赈济贫苦百姓,选用贤良的地方官吏,安抚养育百姓.
龚遂看见渤海一带风俗很奢侈,喜欢从事那些不切于民用的行业,而不爱从事农业生产,就亲自带头实行勤俭节约的作风,鼓励百姓从事耕作和养蚕种桑.他下令:郡中每个人种一株榆树、100棵薤菜、50丛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5只鸡.百姓有佩带刀剑的,让他们卖掉刀剑买牛犊,他说:“为什么把牛和犊佩带在身上!”春夏季节不允许不到田里劳动生产,秋冬时督促人们收获庄稼,又种植和储藏瓜果、菱角、鸡头米等多种经济作物,劝勉人们照规定办事,遵守法令,郡中人们都有了积蓄,官吏和百姓都很富足殷实,犯罪和打官司的都没有了.
附:《汉书·龚遂传》全文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国中皆畏惮焉.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王许之.遂乃选郎中张安等十人侍王.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久之,宫中数有妖怪,王以问遂,遂以为有大忧,宫室将空,语在《昌邑王传》.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听,今哀痛未尽,日与近臣饮食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所为悖道.古制宽,大臣有隐退,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 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数年,上遣使者征遂,议曹王生愿从.功曹以为王生素耆酒,亡节度,不可使.遂不忍逆,从至京师.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会遂引入宫,王生醉,从后呼,曰:“明府且止,愿有所白.”遂还问其故,王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陈对,宜曰‘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遂受其言.既至前,上果问以治状,遂对如王生言.天子说其有让,笑曰:“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之?”遂因前曰:“臣非知此,乃臣议曹教戒臣也.”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议曹王生为水衡丞,以褒显遂云.水衡典上林禁苑,共张宫馆,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二、《汉书·循吏传》序
《循吏传》是一篇合传,共记六人:文翁、王成、黄霸、朱邑、龚遂、召信臣.传后无“赞”,但传前有序.认真读读这篇序文,对我们了解作者写此传的意图大为有益.序文如下: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
孝昭幼冲,霍光秉政,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
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后始躬万机,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三、班固与《汉书》
班固(公元32—92),是东汉初年重要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现在陕西咸阳东北)人.他自幼读书很多,九流百家无不穷究.其父班彪是有名的史学家,曾撰写《史记后传》65篇.班彪死后,班固鉴于《史记后传》尚未完成,而且叙事不够详备,于是潜心研思,想承续父业.后来有人上书皇上,告发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赖其弟班超上书力辩,获释,并受明帝任命为兰台令史,继续著作.班固受诏后,经历20余年,基本写成《汉书》.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作窦宪的幕僚.窦宪谋反被杀,班固也受牵连, 死于狱中.《汉书》有部分“表”“志”尚未完工,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奉和帝之命续修完成.班固还擅长辞赋,代表作有《两都赋》,并有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汉书》是继《史记》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全书有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100篇.书中把《史记》中的“书”改称“志”,记述典章制度;废弃“世家”,并入“列传”.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29年的历史.
班固崇奉的是儒家思想,他写《汉书》又是受诏而作,因此他基本上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强调帝王正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儒家思想为依据,缺乏《史记》那样的批判精神.但他撰修史书时,能博采群书所长,比较重视客观史实,而且也有同情人民的一面,所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暴露统治者的凶暴残酷.《汉书》史料丰富,保存了许多重要文献,在史学上有相当高的地位.
《汉书》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它在描写手法上继承了《史记》的传统又有些不同,它没有《史记》那样的奇谲和富有变化,但文章组织严密,注意细心描绘,语言受汉代辞赋和散文的影响,严谨、整齐而带有骈偶的繁富缛丽.书中不少人物传记能摹声绘影,真实生动,叙事激动人心.
《汉书》继《史记》之后被列为正史第二部,所不同的是,《史记》是记述上古至汉朝的通史,而《汉书》只是记述西汉王朝的断代史.《汉书》以后的正史,几乎都是断代史,而《汉书》可说是它们的先驱.
四、补充史实
1.〔事王贺〕昌邑王刘贺是武帝之孙(其父刘乃武帝宠姬李夫人所生),立为帝仅27天,以行淫乱被废.大将军、大司马霍光将随王前来长安的昌邑群臣二百余人尽行诛戮,只饶了龚遂和王阳.龚遂谏昌邑王贺事,又见《汉书·武五子传》,节抄如下:
贺到霸上(长安东郊),大鸿胪(掌诸侯之官)郊迎,驺(掌车马之宦)奉乘舆车.王使仆寿成(人名)御,郎中令遂参乘(陪坐车).且至东都门,遂曰:“礼,奔丧望见国都哭,此长安东郭门也.”贺曰:“我嗌(yì,咽喉)痛,不能哭.”至城门,遂复言,贺曰:“城门与郭门等耳.”且至未央宫东阙,遂曰:“……大王宜下车,乡(向)阙西面伏,哭尽哀止.”王曰:“诺.”到,哭如仪.
2.〔宣帝即位,久之〕元平元年(前74)四月.昭帝崩.七月,宣帝即位.其时,帝年十八,仍由大将军、大司马霍光辅政.地节二年(前68)春三月,霍光病死,宣帝始亲政.“久之”,指此前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