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如:增减 降低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如:增加 降低]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如:喜欢 忘记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如:跳 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06:28:34
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如:增减 降低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如:增加 降低]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如:喜欢 忘记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如:跳 跑
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如:增减 降低
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如:增加 降低]
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如:喜欢 忘记
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如:跳 跑
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如:增减 降低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如:增加 降低]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如:喜欢 忘记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如:跳 跑
这里除了你问得还有别的
语法
一、词的分类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
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
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
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
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表形状:如大、高、胖、瘪、细、壮;
表性质: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表状态: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
概数词: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序数词: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
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幢、座.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
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7.副词: 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
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
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8.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9.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同、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等.
10.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
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
时态助词:如着、了、过等;
11.语气词: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
询问语气:吗、呢
陈述语气:的、了
祈使或感叹语气:啊、吧、呀
12.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哦、噢、哼、呸、唏、呀等.
注:1-6为实词、7-12为虚词.
二、短语的结构
1.并列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如: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培养和提高、万紫千红、理直气壮、丰功伟绩、是非黑白等.
2.偏正式:词和词按修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如:我的老师、一个顾客、伟大的人民、世外桃源;小心观察、更加坚决、突然发现、非常壮观、相当迅速.
3.主谓式:词和词按照陈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如:心情舒畅、人声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4.动宾式:词和词按照支配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如: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顾全大局、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等.
5.补充式: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词,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是补语.如: 走一趟、看清楚、搬走、高兴极了、(雨)大起来了、紧张得很.
三、单句的成分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3.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4.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如: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5.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如: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如: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
如: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参考资料:我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