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农村,除了豆选法之外,还有什么投票方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18:43:18
以前的农村,除了豆选法之外,还有什么投票方式?
以前的农村,除了豆选法之外,还有什么投票方式?
以前的农村,除了豆选法之外,还有什么投票方式?
(1)票选法,是根据当地农村村民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的选票进行选举的一种方式,其中红绿票法较为常见.所谓红绿票法,就是在进行选举时,由选举的组织者向每位选民发给一定数额的红绿票,红票表示赞同,绿票表示反对.在进行投票时,候选人坐在选举会场的前面,背对着选民,其身后放置一个票箱.选民对候选人只能投一种颜色的票,或是红票,或是绿票.等投票完毕后,当场开箱验票.红票多于绿票者便当选;如果红票绿票相当,则表明此人不好不坏;如果绿票多于红票则表明此人人缘和能力均有问题,就会落选.当时有些村民怕别人知道自己投的是什么票,因此在投票时将红绿票揉成小小的一团,投的时候让人看不出颜色,或者红票大张着,而将绿票搓小或干脆丢掉.
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烧洞法也属于票选,即事先将写有候选人的选票印制好,等选举投票时,让选民在选票上对其所同意的候选人名字下画圈、画杠、画点,甚至在没有笔的农村用点着的香头向选票上烧洞.在有些农村选举时,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用数字编号、图案(如鸡、狗、鱼、树、山等)、大名或小名甚至外号(比如傻子、小三等)来代替,在村民进行投票前,将这些符号告之村民,即使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也能明白这是怎样一回事儿,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投票.
投纸团法是票选法的一种变形.投纸团的每张纸即为一张选票,已经由选举机关加盖印章,在选举投票时,选民将纸揉成一团,投进候选人谁的名下,即做为谁的一票.如果对候选人均不满意,可在小纸团的纸上写上名字,投入另选他人处,即可做为一张有效选票.
(延安时期农民参加“豆选”时使用的粗瓷海碗)
(2)除了“票选法”外,当时农村更多的是采用了“豆选法”,即用豆子(什么豆都行,如蚕豆、黄豆、绿豆)作选票进行选举.具体做法是,选举时候选人背对着选民在选举会场的前面坐成一排,在每一个候选人背后放一个碗,每个碗上贴上候选人的名字.凡是18岁以上的村民领到应选干部职数的豆子,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豆子放在“中意”的候选人的碗里,最后根据碗中的豆数确定村政府的人选.这种选举方式简章易行,既可以减少选举成本,也可以避免候选人对选民意志的影响的操纵,更充分地体现民意.有些村民怕别人知道自己将豆子投给了谁,故意穿长袖子衣服,从每个碗边都划过去,让旁边的人看不清他到底投了谁的票.当时农村还编出歌谣来传唱“豆选”――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有的农村还将豆子染上颜色,使之更加醒目,或者干脆将红芦苇数根作选票.当然豆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候选人不能干预选民的意志,但由于共同生活在一个熟人社区,村民选了谁大家还是彼此清楚的,出于人情和面子,村民可能做些违心的选择.此为其一.第二,一些村民可能出于心懒,而按顺序将豆子投入到候选人的碗里.第三,功于心计的部分村民将全部的豆子投入到一个候选人的碗里,从而导致选举的公平、公正性受到伤害.第四,豆子人人可以自带,易于舞弊,坏人可以多投几颗豆子破坏选举.另外,投豆对候选人有一定限制,如欲选举候选人名单以外的人,则豆子无处可投.
(3)背箱子.就是在选举前将印好候选人的选票(或者白票)加盖印章后照名册散发给各选民,然后再准备些贴封条上锁的箱子作票箱.等选举日到后,由司票员分途收票.待票收完,择日开箱计票.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当前农村进行村委会选举时所采用的流动票箱投票办法.这种投票方法的好处是,能够使更多的选民投到票;另外,票先发,可以使选民有考虑的时间和余地.但也有流弊,如选票发下后,有人活动拉票,或负责票箱的人将选民票抽出,投入自己的伪票.背箱子比较适合于地广人稀的农村.
还有一些农村采用乍胳膊、“喊选”、“举手表决”的办法进行村选.乍胳膊就是唱一个候选人乍一次胳膊,每选民有几票,只乍几次为止,最后哪人票多,哪人当选.“喊选”,即每念到一个候选人,就让选民喊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如果喊“同意”的声音超过喊“不同意”的声音,则当选;反之则落选.“举手表决”则更加简单,即同意的选民就举手,不同意的就不举手,最后计算有多少人举手,多者为胜.
这些形形色色的投票方式都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农民在民主政治制度上的可贵探索和进步,它适应了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低成本高效率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所以,后来才会有歌曲唱到:“她坚持抗战八年多,她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她开辟了敌后根据地,她实现了民主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