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君山的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22:49:27
题君山的是什么意思题君山的是什么意思题君山的是什么意思作品概况作品名称:题君山创作年代:唐代作者:方干作品体裁:七言绝句作品原文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题君山雍

题君山的是什么意思
题君山的是什么意思

题君山的是什么意思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题君山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方干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题君山
雍 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 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洞庭山美丽的湖光山色与动人的神话传说,吸引历代诗人写就了一首首颇具审美价值的妙诗。
雍 陶
与方干的《题君山》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两首...

全部展开

题君山
雍 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 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洞庭山美丽的湖光山色与动人的神话传说,吸引历代诗人写就了一首首颇具审美价值的妙诗。
雍 陶
与方干的《题君山》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两首同题诗,吟咏的对象都是洞庭湖的君山,却描刻出不一样的美。
  诗贵在构思上要不落俗套,选择新的表现角度。惟其如此,诗才有诗味,也才能耐人寻味。雍陶的《题君山》,描绘洞庭君山之美景,起笔便不同凡响:诗人不是先正面写君山,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烟波不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这两句以波平如镜的湖水,以浅碧与深翠色彩的对比,映衬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这是一幅静谧的湖山倒影图。这种富有神秘色彩的宁静,很容易引发出诗人的遐想。后两句笔锋一转,由实写湖中君山倒影,转为虚写神话传说,并与湖山的描写融合起来。“疑是水仙梳洗处”想落天外,却情生目前。倘若无前两句对湖光山色的实写,这句就会显得突兀。“一螺青黛镜中心”,巧比妙喻:平静的湖面是镜子,而湖中倒影的君山则是镜中水仙青黛色的螺髻。诗的想象新颖,完全是以实比实,而雍诗则融化古代的神话传说,虚实相对,想象奇特空灵,意象似幻实真。
方干的《题君山》描绘、赞美君山的奇异,选择了探究其来历的表现角度,且通过诗人游仙境而完成,在构思上与雍诗截然不同。首句写诗人游仙境,“曾于方外见麻姑”,就象诉说一个神话。诗人告诉我们,他曾神游八极之表,奇遇仙女麻姑。这个突兀的开头似乎有些离题,令人不知它与君山有什么关系。其实它已包含有一种匠心。方外神仙正多,单单遇上麻姑,就有意思了。也正是这样诗人才获悉君山的来历,这也是诗的后三句所表达的内容。巧妙的是,诗中将诗人请教的问题及过程省略不写,而以“闻说”二字直接引出其答案:自古本无君山,而后来有君山,“元是”(原来是)昆仑山顶上的灵石被巨大的海风吹落至洞庭湖的。昆仑山,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神仙遨游的多美玉之地。君山系昆仑灵玉被海风吹落至洞庭湖的,其奇美自不必说。
总而言之,雍陶的《题君山》以镜花水月般互相映衬的笔法,构成这首小诗新巧清丽的格调,从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而方干的《题君山》全诗运用奇特想象,从题外落笔,神化君山来历,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由此可见,尽管吟咏对象相同,但不同的诗人完全可以构思出不同

雍 陶《题君山》

原文翻译:
  八百里洞庭风平浪静,君山的侧影深深地映在水中, 彷佛看不见那碧绿的湖水,只有青翠的山色显得更加鲜明, 我忽然想起住在君山的湘君姐妹,这里莫非是这些仙女梳洗的地方?你看那一螺画眉的青黛,正放在明亮的镜中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