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1 19:32:32
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要学佛首先不能没有师父.别说学佛,就连我们从武汉到四川,也得要知道坐什么车,到哪里去买票,开车的时间,这些都要向明白人打听清楚.我们学佛呢,没

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
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

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要学佛首先不能没有师父.别说学佛,就连我们从武汉到四川,也得要知道坐什么车,到哪里去买票,开车的时间,这些都要向明白人打听清楚.我们学佛呢,没有从这里到四川这么简单,而是要从六道轮回的苦海达到涅槃圣果的彼岸.从根本利益上来讲,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生生世世彻底了脱生死的问题,这条通往圣果的道路在这个世间极少有人能够得到的,除释迦牟尼佛和极少数大成就者外,没有人达到过目的地.因此,在这样的路途上更需要引导者. 下面先讲一讲什么样的师父是合格的师父,或者说善知识的条件是什么.到汉地来的藏传佛教的活佛不少.但有些人居心不良、心术不正,把本来没有那么多烦恼的、善良、天真的居士弄得一塌糊涂.你首先必须有观察师父的标准或条件,如果不能如法观察师父的话,就不能确认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尽管依止善知识的功德极大,但依止恶知识好比是接近毒蛇一样会丧失你的三善道的命.因此你要确认善知识,观察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别认为这个活佛是黄教的,在黄教当中信这个,在红教、白教不信这个,就不要观察了等等,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这里讲的法不是黄教的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法,也是弥勒佛的法,是包括藏传佛教的六大教派,也包括汉地净土宗、天台宗等在内的都要听的佛法.为什么呢?这不是藏传佛教,而是佛法.我们分别佛法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的遗产,也就是经、律、论三藏一切经典.如果不把这个做为凭证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任何一个其他的凭证. 因此,在这里要讲一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所写的,弥勒佛开示的亲近善知识(师父)的方法和善知识的条件.然后,再加上华智仁波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所讲的善知识的标准.这两个标准跟大家讲一下之后,让大家对如何亲近善知识的问题有所了解.首先,我们要亲近什么样的善知识.弥勒佛在《大乘庄严经》中非常明确地讲了,总共有十个德相.这十个德相就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善知识的标准或条件. 即:‘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这就是善知识的十个条件.其中第一句话,‘知识调伏静近静’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师父、善知识,他必须要具备三学的功德.一个是以戒学能够调伏自己的行为,一个是以定学而使自己非常清净,一个是以论学或慧学让自己的心非常精进.什么叫以戒学调伏自己的行为呢?比如说,一个医生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么能治好别人的病呢?因此一个善知识要调伏一切弟子和众生,首先要能调伏好自己,才能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怎么调伏呢?消除一切缺点,能够摄受一个清净的戒律,这叫调伏. 第一个条件:调伏 在《别解脱戒经》中,释迦牟尼佛比喻说:‘心马常驰奔,恒励修难制.’野马是非常难调伏的.要调伏它,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口夹是调伏马的最好方法.同样,我们的心好比是一匹野马.用什么方法调伏它呢?就是用别解脱戒的口夹,用这个使心调伏.因此你要观察师父是不是戒律清净之人.戒律有三种:一个叫别解脱戒,一个叫菩萨戒,再一个叫密宗戒.别解脱戒为一切戒之根本.在《俱舍论》中讲,戒律如大地,是生长出一切功德苗的基地.没有大地的话,不可能生长出任何苗.没有田的话,不可能生长出粮食.同样,如果没有戒律,就不能生出任何一个功德.因此,要看这师父是否具备一切戒律: (1)居士戒、沙弥戒或比丘戒等是不是非常清净. (2)菩萨的十八根本戒和四十五戒是否非常清净. (3)密宗十四根本戒等密宗的一切戒律是否非常清净. 如果自己胡作非为,连居士都不如,那就可以肯定地说,他根本不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 说到这里必须和大家说明,在佛教中也未必非是比丘,也有一些上师从来没受过比丘戒,从来没有当过和尚,以居士身份授灌顶的也不是没有的.因此,哪怕他是在家人也可以谅解他,但他是不是一个像样的在家人,要看他:一、是不是不杀生,二、是不是不偷盗,三、是不是不邪淫,四、是不是不妄语,五、是不是不饮酒和不吸毒.连以上这些都做不好的话,那就可以确定他根本就不能调伏任何众生. 第二个条件:静 清净就是定学,内心非常清净.修禅定修得非常好,修定的经验非常丰富.修定时把自己内心中存在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等拿定来压住了.在修禅定的过程中,能知道如何对治掉举和昏沉,而且知道的窍诀也非常多,包括显宗的禅定和密宗的生起次第等修法. 第三个条件:近静 三个是近静.近静是什么呢?就是慧学,尤其是性空正见,诸法自性虚空.龙树菩萨说一切诸法‘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在这个一切诸法自性空方面,至少在比量上能有所体悟叫近静. 第四个条件:德增 ‘德增’是指善知识要比弟子的功德大,比弟子的佛学水准高.如果你不亲近一个‘德增’的善知识,学修佛法就不会有长进.龙树菩萨在《亲友集》中这么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第一句话‘诸人依劣当退失’,是说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功德更低的人,那你就会退步.‘依平等者平然住’.如果你亲近与自己佛学水准差不多的人,就会停滞不前.‘依尊胜者获尊胜’.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修行功德更高的善知识,就会得到更大的进步.我们拜师父,一定要拜一个比自己智慧更高、修证功德更大、三藏经典学问理论水准更高、完全有能力把你引导到具有无上正等正觉、至高无上的智慧、慈悲,即最殊胜的善知识,才能使自己真正有长进. 第五个条件:具勤 于利他之行,能精进勇猛地行持. 第六个条件:教富饶 什么叫‘教富饶’?教法非常丰富.一个师父不能只会说单独某一个法或知道某一个传承,而必须通达一切教法,通达释迦牟尼佛所传的经、律、论等一切教法,以及显宗和密宗的一切教法.因此,一定亲近一个‘教富饶’者.这样他才能够使你的佛法修持得以健康地进行.比如一个医生的职责是维护人们的健康.假如他只懂得治一些头疼感冒等小病,那就没有必要要这个医生.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医术比较高明的医生.不管什么病,他一摸脉就能判断出是什么病,用什么药能治好.有了这样的医生,我们就能够健康地成长.同样,我们学佛的医生就是师父.这个师父要会调伏好我们内心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自私、傲慢等一切病症.第一,他会判断,第二,用各种配药的方式能够把我们的一切病症治好.不但治好,而且要用最佳、最快的办法治好. 第七个条件:善达实性 ‘善达实性具巧说’.‘善达实性’跟刚才所说的近静差不多.不过有一点,刚才所讲的近静包容了所有的五明智慧:声明、因明、内明、工巧明、医明.不过在这里就不包括了.这里是指通达万物诸法虚空的本性,也就是说通达实性.实性是缘起性空,诸法的本性.因为一旦发现了诸法的实相和本性,不管是只用比量所证,还是现量所证,都算是证悟.因此,师父要有很高的比量的水准,至少能够以比量的方式通达诸法的本性,或者实相. 第八个条件:具巧说 什么叫具巧说?其实师父尽管是非常好的师父,具有刚才所说的三学智慧和德增,也具备非常丰富的教法,并通达实性.但若不能具备善巧说法的话,就不一定能让人听懂.比如说,今天我用藏语讲了一个小时或半天,做了半天的灌顶,拿著宝瓶然后念经,将宝瓶在一个一个头上放著.居士们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对宝瓶该观想什么,这个宝瓶是什么意义,也不知道授这个灌顶的时候自己观想某一个佛或菩萨,更不知道每次授身口意等加持时的宝瓶灌顶、庄严灌顶、金刚杵灌顶、天衣灌顶、金刚上师灌顶、智慧灌顶、秘密灌顶或言辞灌顶等.每次灌顶该以何种方法去接受这个灌顶,他都不懂.他想:可能是灌顶了吧.灌顶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去修,念什么咒.这不是善知识不具备其他功德,而是不具备善巧说.因为不具备善巧说的话,你就听不懂他说什么.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不具备善巧说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本身表达能力有限而不具备善巧说法.有些上师通达一切三藏经典,一上讲台,三句话也讲不出来,这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说,善巧说非常重要. 第九个条件:悲体 ‘悲体离厌’.‘悲体’是什么呢?就是内心非常慈悲,把众生或自己的弟子当成儿女一样,内心根本没有一点隔阂,或执著心,传佛法完全是为了救度弟子或众生.不为钱财、名利,只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具备慈悲心的悲体.要是没有这种慈悲心,讲的法究竟如法不如法,就有很大的疑问了. 第十个条件:离厌 ‘离厌’是什么呢?就是脱离厌烦.例如一个弟子成天总是问问题,吃饭时问,做事时也问.如果师父心里感到非常烦,不想回答,这就是没有脱离厌烦.‘离厌’就要求师父不能有厌烦,弟子什么时候请教问题,师父就应该非常欢喜地回答.只要是真心学佛的弟子,师父就应该欢喜地回答任何一个问题,这就叫离厌.这十个标准就是师父所具备的条件. 以上所说十点,乃完美的大乘明师之特征.所以,我们不仅在求法前必须以此十点来审查欲依止的师长,若以后当为人师表者,亦应以这些准则勉励自己. 在末法年代,具足十项明德的师长不能说没有,但到底是难求了,以我们的这少许功德恐怕并不易遇上.所以,我们若能寻得次一等的好师长,亦可作依止了.什么是‘次一等的好师长’呢?首先他必须具有历代辗转传下的清净不断传承;即使他并未能完全做到心中只有众生而没有自己,起码要是关心众生比关心自己为多;即使他未能完全超越世俗心态,但起码要视修行比世俗琐事为重;即使他未能完全不顾现世福乐,但他起码要是一个把未来生之福乐看得更重要的人.如果能有这样的师长,暂时来说也已算足够了. 我们虽应热衷于学法,但观察师长绝不能草率贪快.现今的人,常常读到宣传的文字,便一窝蜂地跑去拜名师,这是不安全的做法.我们应当在未成立师徒关系之前,长期观察这位师长的德行等,在观察几年后,认定其为合格师长,方决定拜其为师.平时我们参加听法等活动,只要心中没有生起‘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师徒关系便未成立,可以继续慢慢观察,暂时只把说法者视为一位佛法上的长辈或朋友.如果你向他求法了,例如是你主动求了口传或灌顶,或参加了灌顶传法、口传仪式等,又或者你在心中默默生起了‘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师徒关系便告成立,观察过程亦告结束,从此便必须视师为佛了. 观察师长合格与否,必须在师徒关系成立以前进行,而非依止了以后才做的,但现在的人常常把这次序倒反了,此为佛教的不幸.没有人逼我们去拜师长,这完全出于自己的决定.如果自己疏于审查便草草拜师,错的是自己,并不能怪别人. 总之,一旦师徒关系成立了,便必须视师为佛,虽可另拜其他师长学佛法,但绝不可把其中任何一位不视为佛,乃至批评、毁谤等.师徒关系之成立,不一定经过拜师的仪式,一旦你在心中默默生起‘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即使对方并不知道,关系也便已确立,又或你向该师父求法或受其传法,师徒关系亦成立了.一旦成立了师徒关系,如果后来发现师长所说、所作与佛法的确背道而驰,亦只许默然另拜其他师父,心里仍必须视这位为诸师中的一位师长.其他无关系的人或许尚可批评此人的过失,但作为徒弟的你,绝对不宜参与批评.(出自《居士学佛100问》) 学佛须常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应具备何种条件,方可堪称善知识?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是理智的宗教,是令人踏上觉悟的另一端,不仅是信仰它,在求知上,义理的开导,或是修持的启发,都应通过理性的,一一导归正法,通达涅槃,这种种入门之道,须要有善知识的开示教导,众生何等根机,要依何等法药才能根治众生之病本,这生死大业相当之重要,抉择善知识就不得不谨慎而为了. 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怎样才算是善知识呢?善知识的条件,不是因为他徒众多、寺院大、相貌庄严、或者知名度大、福报大、学问好就以为是善知识了,如实之善知识,应具足五点尊德,今引录成佛之道,何等为五?叙述如下: 一、证德:指三学修证,戒清净成就,定成就,观慧成就. 二、教德:深入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成就多闻,能开示导引学众,进修大乘正道. 三、达实性:实性是正法的别名,由现证慧通达,或从闻思教理得通达. 四、悲愍: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说法. 五、巧为说: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为众说法,所以容易了解,容易得益.如果成就这些功德,那就是一位了不得的大善知识了.(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问:“什么样的人是善知识?怎样亲近善知识?” 答: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很广,要解答你这两句,两个小时也不够用.我过去在香港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文殊菩萨这一章经文最后有一段,文殊菩萨教导善财去参访善知识.这经文里面有告诉善财童子,善知识具备哪些条件,你应该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参访、向善知识学习.那一段经文正好是答复你这个问题,在《吉祥云比丘章》最后的一段.我说的是《四十华严》,清凉大师的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