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就一定能“其义自现”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07:03:43
“书读百遍"就一定能“其义自现”吗?
“书读百遍"就一定能“其义自现”吗?
“书读百遍"就一定能“其义自现”吗?
读中学时,老师反复对我们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的意思很明显,是告诉我们学生:只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朗读以至能背诵,那么书中的意思就自然理解了.我大学毕业后走上讲台,也不知道多少次跟学生强调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后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有时候会出现“书读虽百遍,其义不自现”的怪现象,且不说其义不自现,有时甚至连其字也不自现呢.先说其字不能自现的情形:以我的一次高考复习的月考试题来说,我的题目要求学生写出“形影相吊”的上一句:“茕茕孑立”,竟有不少人前三个字都写不出!明明他们在“书读百遍”之后能流利地背诵呀,然而又何至于写不出呢?究其原因就是在“书读百遍”的时候只注意了音节,而没有注意字形和字的意思,因此就造成了能背诵却不能默写的现象.再以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中的名句默写来说,就有考生在填写“飘飘何所似”的下句时,把“天地一沙鸥”的“鸥”写成“欧”或“殴”;还有把“先必利其器”的“器”字写成“嚣”或“气”的.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看就是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而是靠死记硬背的功夫把音节背下来了而已,因此就写下了不合文意的别字.以上说了“书读百遍”其字不现或其字错现的现象,下面说说“书读百遍”其义不现或其字错现的情形:譬如说,有些学生能背诵和默写白居易的,但有的学生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却不能解释出来,有的学生错误地理解为“乱七八糟的花朵让人着迷,只有矮草的地方才能没有马在上面走.”上述例子就说明:书读虽百遍,其义不自现!而造成“书读虽百遍,其义不自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读书人是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错误观点的指导下去读书的.既然只要书读百遍之后,其义就会自然显现出来,哪又何必去作思考和分析呢?而实际上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只注意读(朗读),而不去理解思考和分析,不就是名副其实的“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吗?这种和尚念经式的读书,又怎能使其所读之书“其义自现”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孔子的话语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只有把“读”和“思”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避免“书读虽百遍,其义不自现”甚至其字也不能自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