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20:14:01
如何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
如何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
如何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
中国是如何走上具有中国特色道路的?
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七大的主题和精神的最为集中的概括.深入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刻而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三个视角.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论”是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特点.旗帜就是指导思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信仰,旗帜就是力量.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首先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伟大旗帜”,我们必须高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第一次把改革开放近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把党经历的新考验,总结的新经验,产生的新觉悟集中起来,科学地展示出党在旗帜问题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新成就.同时,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深层次矛盾和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新问题也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与此相联系,在党内外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思想认识问题和这样或那样的噪音.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的方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有的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为名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党的领导地位.所有这一切问题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到底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而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举什么旗”这一事关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愈发突显.
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苏联一国的范围,并在欧、亚、非的15个国家获得胜利.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在现实中取得的极其辉煌的成就.然而,就在获得这些伟大成就的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崭新的国际背景之下自然地就产生了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模式问题.由于某种历史的原因,人们长期认为苏联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就是唯一正确的标准社会主义模式.在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日益暴露的过程中,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是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而不能多样化的问题.从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到波兰哥穆尔卡的改革,再到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探索,1968年杜布切克在捷克斯洛伐克领导的“布拉格之春”.这些都是各国共产党人的确艰辛探索.从1976年到本世纪末的1985年,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者在察夫塔特组织了10次国际性的社会主义圆桌会议.在1983年召开的第8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作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报告,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却遭到了苏联的抨击,声称这是在搞社会主义多元化.在1985年第10次圆桌会议上,有专家指出:“每个国家都有权以自己的特定方式去发展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不能按照或底或高的利率进行借贷和租用,但也不能把它封闭起来,排斥其它概念和思想.假若不实现这些前提,那么社会主义就会受到自身的危害”;“由于存在多种民族和多种文化,所以也将存在多元的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历史的进程仍然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它显然正在脱离这个单一性和一元性的模式”.20世纪80、90年代苏联、东欧国家在改革中失败.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被残酷的事实充分证明是不能持久的.探索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就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
二是社会主义的建设、巩固和发展的问题.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先获得胜利的.这也就是马克思预言的“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他在《历史学笔记》中提出:在像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里,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下,通过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可以实现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克思没有回答“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这里其实包含着两个问题:一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一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时怎样保持正确的方向”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涉及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方向,都是原则性和根本性的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荣传统,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江泽民,一直到胡锦涛,以他们为核心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了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借鉴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对以上两大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终于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全局.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和改革,选择什么道路,坚持什么道路,从来都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力量.在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走什么路”的问题自然就成了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笔者看来,其核心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它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它把“改变世界”、使“世界革命化”视为根本任务,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不断发展的哲学.马克思把生产力视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 ①.这样以来,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有着要摒弃一切脱离实际的主观和唯心的任何成分的要求.任何脱离实际的成分都不会在这样的社会主义中找到生存的空间.第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绝非贫穷、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第三,科学社会主义以人民为物质实现的力量源泉,以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者.第四,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形成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第五,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断完善的社会,而绝非一成不变的.第六,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追求民主与法制.
那么,又如何理解“鲜明的中国特色”呢?笔者认为,从理论层面来看,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从实践层面上来看,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从制度层面来看,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已经形成并且不断完善着的一系列制度、体制和机制.从发展经验上来说,至少包括以下这些方面:(一)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四)坚持以人为本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五)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九)追求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以高超的民族智慧坚决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十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这条道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独立自由和国家繁荣富强为己任,在几个世纪的探索中,历尽曲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三、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鲜明的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应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起源要追溯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此作出的艰辛探寻,其中比较突出的理论篇章当是《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这些光辉的著作在即使今天看来仍然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论人民民主专政》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阶级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性质、任务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奠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是我国人民革命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创立,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贡献.它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它也是指引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纲领.《论十大关系》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尝试.它“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篇著作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走自己的路”的伟大探索,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些重要原则,这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开辟了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邓小平理论即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主要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需要不但探索和回答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陷入困境的历史背景下,适应历史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初步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概括为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九大基本问题),是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提出,主要是在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从“中国的发展路线”、“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大跃进”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两个大局”,再到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探索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战略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一系列战略,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进一步阐明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又达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并且要求发展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来看,其历史起点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二十世纪早期起,我们党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以后,我们党一直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和总结.尽管党的十三大报告就宣告我们党已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完整表述,则是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相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由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来的.由此可知,我们党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崭新水平.
相对于毛泽东思想而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从理论上来看,从国际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人民,在方向上高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理论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实践上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体系和这面旗帜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的;二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使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旗帜举得更高,使我们走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宽广;三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地把握住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了我国的发展阶段,深刻认识和全面贯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反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它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对于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具有的伟大意义,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无论们党的历史,还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并且永无止境的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实践和创新均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能背离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必须践行“三个有利于”;必须同人类文明的发展相融相合,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