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1 21:02:47
殿堂是什么意思?殿堂是什么意思?殿堂是什么意思?殿堂diàntáng(1)[palace]∶高大建筑物(2)[palacehall]∶也指建筑物的厅堂殿堂的意思是宫殿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

殿堂是什么意思?
殿堂是什么意思?

殿堂是什么意思?
殿堂
diàntáng
(1)[palace]∶高大建筑物
(2)[palace hall]∶也指建筑物的厅堂

殿堂的意思是宫殿

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者,有舍利殿、藏经楼(阁)、转轮藏殿等。安置祖师像者,有开山堂、祖师堂、影堂、罗汉堂等。供讲经集会...

全部展开

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者,有舍利殿、藏经楼(阁)、转轮藏殿等。安置祖师像者,有开山堂、祖师堂、影堂、罗汉堂等。供讲经集会及修道等之用者,有法堂、禅堂、板堂、学戒堂、忏堂、念佛堂、云水堂等。其他供日常生活、接待用者,有斋堂(食堂)、客堂、寝堂(方丈)、茶堂(方丈应接室)、延寿堂(养老堂)等。
中国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毗卢殿、天王殿、方丈等,一般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其余斋堂、禅堂、伽兰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则作为配屋而建于正殿前后的两侧。如宋慧洪《潭州白鹿山灵应禅寺大佛殿记》说:
“世尊遗教,弟子因法相逢,则当依法而住。……营建室宇,必先造大殿,以奉安佛菩萨像。使诸来者知归向故,昼夜行道,令法久住,报佛恩故。”又《信州天宁寺记》说:“入门,层阁相望而起。登普光明殿(佛殿),顾其西则有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之来者。为法宝藏(轮藏殿)以大轮载而旋转之,以广摄异根也。顾其东则有香积厨(厨房),以办伊蒲塞馔。为职事堂(库房)以料理出纳。特建善法堂(法堂)于中央以演法,开毗耶丈室(方丈)以授道。”(《石门文字禅》卷二十一)从宋代以来殿堂的配置,大抵准此。
古代佛殿中像设如何布置,记载缺乏,难以详考。只可从现存古刹遗物中见其一斑。如唐大中11年(857),五台山佛光寺佛殿存有佛像一堂。主像凡五尊,各有胁侍五、六尊。中尊为释迦,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左次主像是弥勒佛,垂双脚,各踏莲花一朵。右次主像是阿弥陀佛,趺坐在六角须弥座上。释迦的左右有迦叶、阿难两尊者和两菩萨侍立。更前则有两供养人跪在莲花上,手捧果品,作奉献状。弥勒和弥陀的胁侍,除以两菩萨代两尊者外,其余均同。极左的主像是普贤,乘象,两菩萨胁侍,普贤像前有一韦驮及童子像。极右的主像是观音,乘狮,两菩萨胁侍(后世配置,都以普贤与文殊对称。文殊乘狮居左,普贤乘象居右。佛光寺却以普贤居左,而以观音居右,此或因五台为文殊道场,故尔)。佛坛两极端前角,各有甲胄护法天王,两像遥立对峙,各持长剑,瞋目怒视(梁思成《记五台佛光寺的建筑》见《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五、六期)。此种配置,为唐代留存的格式。
入宋,佛教像设始有具体记载。如慧洪《潭州白鹿山灵应禅寺大佛殿记》说:
“像设释迦如来百福千光之相,文殊师利、普贤大菩萨,大迦叶波、庆喜(阿难)
尊者,散华天人、护法力士,又环一十八应真大士,序列以次,庄严毕备。”至南宋时,更有明确的记载。如宗鉴《释门正统》卷三《塔庙志》说:“今殿中设释迦、文殊、普贤、阿难、迦叶、梵王、金刚者,此土之像也。……盖若以声闻人辅,则迦叶居左,阿难居右;若以菩萨人辅,则文殊居左,普贤居右。今四大弟子俱列者,乃见大小乘各有二焉耳。梵王执炉,请转法轮;金刚挥杵,护卫教法也。”这种一佛四弟子的形式,一直为后世部分佛殿像设所采用。
但自宋代以来,较大佛殿常供三尊,所谓三佛同殿。此或以弥勒为中尊,以释迦、弥陀位于左右,又以无着、天亲二菩萨为弥勒胁侍,如宋杭州金刚宝乘寺及开封殷圣禅院等处皆是。或以释迦佛为中尊,以弥陀、弥勒位于左右,又以迦叶、阿难二尊者为释迦胁侍,如天台山国清寺、大慈寺(唐修禅寺)、泗州乾明禅院、开封太平兴国寺、五台山真容院等处皆是(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一、三、四、五)。又有释迦、药师、弥勒为三尊者,则以药师代替弥陀坐于左位(东方),如宋契嵩《漳州崇福禅院千佛阁记》说:“阁成,巍然九间。释迦、弥勒、药师,则位乎其中,千如来则列于前后左右。”(《镡津文集》卷十二)
但以弥勒与释迦、弥陀并列,后来渐有异议,遂以药师代之。如《释门正统》
卷三说:“或设三佛同殿,右弥勒、天亲、无着(胁侍)者,当来补处之像也;
左弥陀、观音、势至(胁侍)者,净土之像也。窃尝论之:若据娑婆化主,止立释迦之像,辅以文殊、普贤可也。当来下生既在补处,未有辅佐,岂得与释迦、弥陀并列而为三耶?兹岂一佛独化之道乎?”宋以后,弥勒遂另居于弥勒阁、或弥勒殿(见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泐潭双阁铭并序》)。
宋、辽时代佛殿,也有供五佛乃至七佛的。如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及泉州开元寺等宋、辽遗构佛殿,都各供五佛,亦称五智如来或五方佛。义县奉国寺大殿则供过去七佛。山西玄中寺千佛阁倒坏后,近由人民政府拨款修葺,改奉七佛,名七佛阁。此外七佛之像,仅见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山西兴化寺壁画而已。元代巨刹,多有前后二佛殿,前佛殿塑三世佛,即燃灯佛(亦称定光佛)、释迦佛、弥勒佛;后佛殿则塑五智如来(见元姚燧《牧庵集》卷十《崇恩福元寺碑》)。
明代佛殿,犹多塑三世佛。如徐一夔《灵谷寺碑》说:“其为制:以佛之当独尊也,故于正殿,则奉去、现、未来之像,其他侍卫天神不与焉”(《金陵梵刹志》卷三)。明末嘉靖十九年(1540),日僧周良奉使访问中国,于淮阴兴国寺、沧州集善禅寺、北京大慈恩寺、苏州虎丘寺、吴江华严讲寺、余姚龙泉寺等佛殿,犹见三世如来之像(牧田谛亮《策彦入明记之研究》上《策彦和尚初渡集》)。
明代以后,伽蓝规制已有定式,故像设亦大抵一致。一般丛林佛像设三尊,中为释迦,左为药师,右为弥陀。释迦之左为迦叶擎拳含笑之像,其右为阿难合掌随侍之像,二像或对立或略斜向。药师、弥陀二佛,已少见胁侍。较小佛殿,仅奉释迦与二尊者,而置药师、弥陀于别殿。另外,现今中国著名佛寺大殿,亦有唯供一佛、或一佛二胁侍,或专供一菩萨者。如杭州灵隐寺解放后重修大殿时,唯雕塑释迦一尊。
佛殿两侧,后世多塑十八罗汉之像(左右各九尊)。罗汉的尊数,多依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本为宾头卢跋啰惰阇等十六尊;其后画像塑像或加庆友(即说《法住记》之难提蜜多罗)与宾头卢(将宾头卢跋啰惰阇第一分为二人),或加迦叶与君屠钵叹,或加庆友与贯休(即最初画十六罗汉者)……藏式造像则加达摩多罗与布袋和尚二尊者,遂成为十八罗汉。佛坛背后的像设,常见的是观音手持杨枝水瓶,立于普陀洛伽山海之间(通称此处为“海岛”),其四围则塑《华严经》善财五十三参中的人物,或《法华经普门品》救八难的景象。
寺院佛殿以外,各殿堂的像设大概如次:
一、天王殿,正面本尊,多安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北京广济寺则奉天冠弥勒菩萨坐像),左右分塑四大天王。弥勒背后设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布袋和尚为五代僧,名契此(—916)。体躯肥满,言语无恒,常以杖负布袋入市行乞,而现喜悦之相,人呼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916),寂于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临终遗偈,自称为弥勒化身;后人遂多塑之于山门(《宋高僧传》卷二十一)。
四天王为印度十六善神之属,其名常见于大小乘经论。最知名者为毗沙门天,义为多闻,乃印度北方守护神,与持国、增长、广目共称四天王(《金光明经》
卷二《四天王品》,即以毗沙门居首)。毗沙门天王造像早已见于云岗、龙门等石窟。唐天宝元年(742)西域五国来侵安西,传说天王曾现身却敌,玄宗遂命于各州府城上西北隅均置此天王像。其后又命佛寺别院安置(《僧史略》下)。
如唐长安大兴善寺之天王阁、江苏昆山慧聚寺等处之天王堂,即是供毗沙门之别院。
四天王的形像,古今略有不同。据唐译《陀罗尼集经》卷一说:
一、《四天王像法》:四天王均着种种天衣,严饰精妙。东方天王提头赖吒,左手把刀,右手执矟(即长矛)拄地。西方天王毗噜博叉,左手执矟,右手把赤索。北方天王毗沙门,左手执矟拄地,右手擎塔。又依《长阿含经》第十二《大会经》及《法华文句》等说:四大天王各领二鬼神,持国天王领乾闼婆与富单那,增长天王领鸠盘茶与薛荔多,广目天王领龙与毗舍阇,多闻天王领夜叉与罗刹,故四天王像的脚下各踏二鬼神以示威武。到了元代塑像,东方天王持物换了琵琶;
明代北方天王持物换了雨伞;清代西方天王持物换了蛇类,遂成今日一般常见的四大天王的形相。元沙罗巴译《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供养法》,以四偈说明四大天王的身色持物及守护国土:“东方持国大天王,其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大天王,其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大天王,其身红色执羂索”,“北方多闻大天王,其身绿色执宝叉”。现在四天王的塑像,大体据此记载为之。
韦驮天为南天王部下八将之一,在四天三十二将中以武勇著称。唐道宣在《感通录》里写了他常于东、西、南三洲巡游,守护佛法,故称“三洲感应”;
又现天将军身,守护伽蓝等故事传出后,遂渐渐形成,凡建寺必奉之为守护神,世称韦驮菩萨。其像形式有二:一合十指掌,横宝杵于两腕,两足平立。一以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足略向前立。面向佛殿,注视出入行人。
二、金刚殿。明代佛寺在山门之内有金刚殿,塑二密迹金刚力士像,称为二王(后来即塑于山门内,不另设殿)。此二力士执金刚杵分立左右,守护佛刹。
其缘起见于《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士会》,经谓勇郡王二太子各言所志,法意太子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善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法念太子誓言,诸仁成佛道,身常劝助,使转法轮。法意太子,即今金刚力士名密迹者是。法念太子者,即今为梵天者是。《金光明经文句》知礼记谓,据经金刚力士唯一人,今状于伽蓝之门而为二像者,乃应变无方,多亦无咎。古代云岗、龙门、麦积山石窟,都有金刚力士雕像,只是一尊。唯隋代河北安阳宝山大住圣窟入口两壁,刻有那罗衍神王(有大力神)与迦毗罗神王二像,左像执槊,右像持杵,与佛所说于门两颊画执杖药叉相符(《大日经疏》卷一,夜叉亦译为密迹,为毗沙门天属下)。此二像为中国现存最古的门像(常盘大定《宝山之石窟》,见《支那佛教史迹踏查记》)。现今寺门左右的金刚力士像,都是面貌雄伟,作忿怒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扼腕,两脚张开,故身体四肢均呈紧张之状。其不同者,只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物之势;右像忿颜闭口,平托金刚杵,怒目睁视而已。
三、法堂,亦称讲堂,乃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在佛寺中为仅次于佛殿的主要建筑,一般位于佛殿之后。法堂之建,始于晋道安、昙翼于上明东寺所造(《六学僧传·隋罗云传》)。唐百丈创制《清规》,不立佛殿,唯树法堂,则尤加重视。法堂之内应有佛像、法座、罘罳法被或板屏及钟鼓等。《释氏要览》
下“佛堂置佛像”项下引《大法炬陀罗尼经》云:“法师说法时,有罗刹女常来惑乱。是故说法处常须置如来像,香花供养,勿令断绝。”法座亦称狮子座,于堂中设立高台,中置坐椅,名曲盝床(略称曲盝)。法座之后设罘罳法被(今多设板屏),或挂狮子图以象征佛之说法。曲盝之前置讲台,供小佛坐像,下设香案,供置香花。两侧列置听席等。左钟右鼓,上堂说法时鸣之。
四、禅堂,古称僧堂或云堂,与佛殿、法堂同为禅宗丛林的主要堂宇,禅僧昼夜于此行道。百丈立制,裒所学众,无论多少高下,尽入僧堂之中,依夏次(受戒前后)安排。设长连床(今称广单),施椸架以挂道具。堂中设一圆龛,正中安奉圣僧像。圣僧之像不定,或以憍陈如、宾头卢为圣僧,或以文殊师利及大迦叶为圣僧。《梵网经》法藏疏云:“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为上座”,即其出处。古时僧堂本兼食堂(今禅林“放参”晚饭即就堂而食,犹其遗风),多安宾头卢尊者于其中,此事亦始于晋时道安。道安常注经论,疑不合理,梦梵僧宾头卢劝其设食,愿为相助弘通。于是立座饭之,处处成则。但先此只施空座,前置碗盏,不安圣像。至刘宋泰始末(471),正胜寺僧法愿、正喜寺僧法镜等,始图其形(《寂照堂谷响集》第三)。唐大历四年(769)不空三藏奏请令天下寺院食堂中,于宾头卢之上,特置文殊师利形像以为上座(不空《表制集》卷二)。故唐时食堂即僧堂是安文殊师利和宾头卢为圣僧的。后世于禅堂外另设斋堂(食堂),而圣僧仍留于禅堂,或禅堂改设毗卢佛像,将宾头卢设于斋堂,并设香灯以奉香火。明徐一夔《灵谷寺碑》:
“以禅与食,不可混于一也,故食堂附于库院”(《金陵梵刹志》卷三)。于是食堂在东,禅堂在西,遂为丛林定式。
五、毗卢阁,这是明代佛寺常建的殿堂。其上下层像设略有不同。明姚广孝《天界寺毗卢阁碑》:“阁成,上供法、报、化三佛及设万佛之像。左右庋以大藏,诸经法匦。后建观音大士,示十普门。下奉毗卢遮那如来,中坐千叶摩尼宝莲花座,一一叶上有一如来,周匝围华。旁列十八应真罗汉,二十威德诸天。珠缨宝幢,幡盖帷帐,香灯瓜花之供,靡不毕备”(《金陵梵刹志》卷十六)。由于阁上设有万佛之像及庋置大藏,亦被称为万佛楼及藏经阁。
六、转轮藏殿(略称轮藏殿),创始于梁代傅翕(善慧大士)。《释门正统》
卷三《塔庙志》说:“诸方梵刹立藏殿者,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愍诸世人,虽于佛道颇知信向,然于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为他缘逼迫不暇披阅者。大士为是之故,特设方便,创成转轮之藏,令信心者推之一匝,则与看读同功。……诸处俱奉大士宝像于藏殿前,首顶道冠,肩披释服,足蹑儒履,谓之和会三家。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唐时轮藏的构造,于轮藏上又安佛龛彩画悬镜,并环藏敷座,形制更为精美。白居易《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经藏石记》:“堂之中,上盖下藏。盖之间:轮九层,佛千龛,彩画金碧以为饰。环盖悬镜六十有二。藏八面,面二门,丹漆铜锴以为固。环藏敷座六十有四。藏之内转以轮,止以柅。经函二百五十有六,经卷五千五十有八”(《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六)。
七、伽蓝殿,八、祖师堂。常分建于佛殿或法堂两侧。伽蓝殿供守护伽蓝土地之神像,古时又称土地堂,位于佛殿之东。据《七佛经》卷四云:护伽蓝神有美音、梵音、天鼓等十八神。今一般多供最初施造只园精舍的给孤独长者、只陀太子及其父波斯匿王三像。祖师堂位于佛殿之西,多奉达摩或当寺开山祖师。宋白云守端说:“天下丛林之兴,大智禅师(百丈怀海)力也。祖堂当设达摩初祖之像于其中,大智禅师像西向,开山尊宿像东向,得其宜也。不当止设开山尊宿,而略其祖宗耳”(《林间录》卷二)。但今一般佛寺祖堂,以达摩、慧能为禅道之祖,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多塑达摩(中)、慧能或马祖(左)、百丈(右)三像并坐。
九、浴室,安置跋陀婆罗(善守)之像,盖本《楞严经》水因圆通之说。
《首楞严经》卷五:“跋陀婆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
乃至今时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今佛寺浴室,又名“宣明”,即依此说。又据《罗汉图赞集》所引清乾隆考证,此跋陀婆即《法住记》十六罗汉中之第六跋陀罗云。
十、香积厨,安置菩萨像,传为洪山大圣,乃为佛寺监护僧食者。自元代以后,则多奉大乘紧那罗王菩萨之像。相传元末,红巾首领率众至少林寺,众僧惶惧欲散。忽一火头老僧自庖中出曰:汝等勿忧,老僧一棒驱之。众笑其妄。老僧运三尺棍,径入红巾队中,遭者辟易,遂散去。世传乃紧那罗王显化。后天下佛寺斋厨多塑画其像,祈其监护;今少林寺之紧那罗王殿即其遗迹(《少林寺志》)。
寺院殿堂布置除佛像之外,还有比较固定的各种庄严和供具。主要的庄严为宝盖、幢、幡、欢门等。《洛阳伽蓝记》记建中寺的佛殿讲堂,有“金华宝盖,遍满其中”的记载,可知中国佛殿之庄严,由来已久。
宝盖,又称天盖。本尊佛像有宝盖,经称华盖。佛行即行,佛住即住。今有以木材、金属或丝织之类,制成华盖之形,垂于佛像之上;也有不用此盖的。
幢,又称宝幢,为佛、菩萨的庄严标帜。一般以绢、布等制成。幢身周围,置八个或十个间隔,下附四个垂帛,或绣佛像,或加彩画。《观无量寿经》有:
于其台上,自然有四柱宝幢,故今每一佛前多置四幢,或绕宝盖而悬。
幡,又称胜幡,也是象征佛的庄严。凡结坛场,必以幡严饰,布列四周,所谓“幡坛不相离”。幡有多种颜色和制法,以平绢制者曰平幡,束丝制者为丝幡,以金属玉石联结制者曰玉幡。凡造幡之法,不得安佛、菩萨像,但得书写经文。
今多书佛号或经偈,悬于佛前。
欢门,是悬于佛前的大缦帐,其上以彩丝绣成飞天、莲花、瑞兽、珍禽之属。
两侧垂幡,称为幡门。门前悬供佛琉璃灯一盏。
殿堂供具多少,视堂构的大小及法事所需而定。《陀罗尼集经》云:当设二十一种供奉之具,若不能供二十一种,五种亦得。一者香水,二者杂花,三者烧香,四者饮食,五者燃灯。今佛前所设香炉、花瓶、烛台,所谓“三具足”,即由此简化而来。小烛台之外,又有长檠,高五尺至八尺,上安木盏,以燃蜡烛。
檠身多施雕刻彩画,今禅林佛殿、法堂佛前多用之。
又佛像前设有香几供台(大桌),其形或长或方不一。长的香几,以安置三具足之属,而供台则以奉五供(即涂香、花鬘、烧香、饮食、灯明)之用,以丝绣桌围围其四面。供台之前,置香几,几上放小香盘。香盘以紫檀木为之,上置一香炉二香鬘盒,分盛檀香、末香。盘前挂一红幛,绣莲花瑞禽之属。凡住持尊宿入殿诵经及上堂说法,多由侍者端香盘先导,至佛前置于香几,尊宿即就其前礼佛拈香。
【殿堂】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处建筑。“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自汉代以后,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筑,但宫殿、寺观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称堂,如南北朝宫殿中的“东西堂”、佛寺中的讲堂、斋堂等。殿和堂都可分为台阶、屋身、屋顶三个基本部分。其中台阶和屋顶形成了中国建筑最明显的外观特征。因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殿和堂在形式、构造上都有区别。殿和堂在台阶做法上的区别出现较早:堂只有阶;殿不仅有阶,还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面还有一个高大的台子作为底座,由长长的陛级联系上下。殿一般位于宫室、庙宇、皇家园林等建筑群的中心或主要轴线上,其平面多为矩形,也有方形、圆形、工字形等。殿的空间和构件的尺度往往较大,装修做法比较讲究。堂一般作为府邸、衙署、宅院、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其平面形式多样,体量比较适中,结构做法和装饰材料等也比较简洁,且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地方特征。

收起

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者,有舍利殿、藏经楼(阁)、转轮藏殿等。安置祖师像者,有开山堂、祖师堂、影堂、罗汉堂等。供讲经集会...

全部展开

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殿等。安置遗骨及法宝者,有舍利殿、藏经楼(阁)、转轮藏殿等。安置祖师像者,有开山堂、祖师堂、影堂、罗汉堂等。供讲经集会及修道等之用者,有法堂、禅堂、板堂、学戒堂、忏堂、念佛堂、云水堂等。其他供日常生活、接待用者,有斋堂(食堂)、客堂、寝堂(方丈)、茶堂(方丈应接室)、延寿堂(养老堂)等。
中国主要殿堂,如佛殿、法堂、毗卢殿、天王殿、方丈等,一般建于寺院的南北中心线上,其余斋堂、禅堂、伽兰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则作为配屋而建于正殿前后的两侧。如宋慧洪《潭州白鹿山灵应禅寺大佛殿记》说:
“世尊遗教,弟子因法相逢,则当依法而住。……营建室宇,必先造大殿,以奉安佛菩萨像。使诸来者知归向故,昼夜行道,令法久住,报佛恩故。”又《信州天宁寺记》说:“入门,层阁相望而起。登普光明殿(佛殿),顾其西则有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之来者。为法宝藏(轮藏殿)以大轮载而旋转之,以广摄异根也。顾其东则有香积厨(厨房),以办伊蒲塞馔。为职事堂(库房)以料理出纳。特建善法堂(法堂)于中央以演法,开毗耶丈室(方丈)以授道。”(《石门文字禅》卷二十一)从宋代以来殿堂的配置,大抵准此。
古代佛殿中像设如何布置,记载缺乏,难以详考。只可从现存古刹遗物中见其一斑。如唐大中11年(857),五台山佛光寺佛殿存有佛像一堂。主像凡五尊,各有胁侍五、六尊。中尊为释迦,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左次主像是弥勒佛,垂双脚,各踏莲花一朵。右次主像是阿弥陀佛,趺坐在六角须弥座上。释迦的左右有迦叶、阿难两尊者和两菩萨侍立。更前则有两供养人跪在莲花上,手捧果品,作奉献状。弥勒和弥陀的胁侍,除以两菩萨代两尊者外,其余均同。极左的主像是普贤,乘象,两菩萨胁侍,普贤像前有一韦驮及童子像。极右的主像是观音,乘狮,两菩萨胁侍(后世配置,都以普贤与文殊对称。文殊乘狮居左,普贤乘象居右。佛光寺却以普贤居左,而以观音居右,此或因五台为文殊道场,故尔)。佛坛两极端前角,各有甲胄护法天王,两像遥立对峙,各持长剑,瞋目怒视(梁思成《记五台佛光寺的建筑》见《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五、六期)。此种配置,为唐代留存的格式。
入宋,佛教像设始有具体记载。如慧洪《潭州白鹿山灵应禅寺大佛殿记》说:
“像设释迦如来百福千光之相,文殊师利、普贤大菩萨,大迦叶波、庆喜(阿难)
尊者,散华天人、护法力士,又环一十八应真大士,序列以次,庄严毕备。”至南宋时,更有明确的记载。如宗鉴《释门正统》卷三《塔庙志》说:“今殿中设释迦、文殊、普贤、阿难、迦叶、梵王、金刚者,此土之像也。……盖若以声闻人辅,则迦叶居左,阿难居右;若以菩萨人辅,则文殊居左,普贤居右。今四大弟子俱列者,乃见大小乘各有二焉耳。梵王执炉,请转法轮;金刚挥杵,护卫教法也。”这种一佛四弟子的形式,一直为后世部分佛殿像设所采用。
但自宋代以来,较大佛殿常供三尊,所谓三佛同殿。此或以弥勒为中尊,以释迦、弥陀位于左右,又以无着、天亲二菩萨为弥勒胁侍,如宋杭州金刚宝乘寺及开封殷圣禅院等处皆是。或以释迦佛为中尊,以弥陀、弥勒位于左右,又以迦叶、阿难二尊者为释迦胁侍,如天台山国清寺、大慈寺(唐修禅寺)、泗州乾明禅院、开封太平兴国寺、五台山真容院等处皆是(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一、三、四、五)。又有释迦、药师、弥勒为三尊者,则以药师代替弥陀坐于左位(东方),如宋契嵩《漳州崇福禅院千佛阁记》说:“阁成,巍然九间。释迦、弥勒、药师,则位乎其中,千如来则列于前后左右。”(《镡津文集》卷十二)
但以弥勒与释迦、弥陀并列,后来渐有异议,遂以药师代之。如《释门正统》
卷三说:“或设三佛同殿,右弥勒、天亲、无着(胁侍)者,当来补处之像也;
左弥陀、观音、势至(胁侍)者,净土之像也。窃尝论之:若据娑婆化主,止立释迦之像,辅以文殊、普贤可也。当来下生既在补处,未有辅佐,岂得与释迦、弥陀并列而为三耶?兹岂一佛独化之道乎?”宋以后,弥勒遂另居于弥勒阁、或弥勒殿(见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二《泐潭双阁铭并序》)。
宋、辽时代佛殿,也有供五佛乃至七佛的。如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及泉州开元寺等宋、辽遗构佛殿,都各供五佛,亦称五智如来或五方佛。义县奉国寺大殿则供过去七佛。山西玄中寺千佛阁倒坏后,近由人民政府拨款修葺,改奉七佛,名七佛阁。此外七佛之像,仅见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山西兴化寺壁画而已。元代巨刹,多有前后二佛殿,前佛殿塑三世佛,即燃灯佛(亦称定光佛)、释迦佛、弥勒佛;后佛殿则塑五智如来(见元姚燧《牧庵集》卷十《崇恩福元寺碑》)。
明代佛殿,犹多塑三世佛。如徐一夔《灵谷寺碑》说:“其为制:以佛之当独尊也,故于正殿,则奉去、现、未来之像,其他侍卫天神不与焉”(《金陵梵刹志》卷三)。明末嘉靖十九年(1540),日僧周良奉使访问中国,于淮阴兴国寺、沧州集善禅寺、北京大慈恩寺、苏州虎丘寺、吴江华严讲寺、余姚龙泉寺等佛殿,犹见三世如来之像(牧田谛亮《策彦入明记之研究》上《策彦和尚初渡集》)。
明代以后,伽蓝规制已有定式,故像设亦大抵一致。一般丛林佛像设三尊,中为释迦,左为药师,右为弥陀。释迦之左为迦叶擎拳含笑之像,其右为阿难合掌随侍之像,二像或对立或略斜向。药师、弥陀二佛,已少见胁侍。较小佛殿,仅奉释迦与二尊者,而置药师、弥陀于别殿。另外,现今中国著名佛寺大殿,亦有唯供一佛、或一佛二胁侍,或专供一菩萨者。如杭州灵隐寺解放后重修大殿时,唯雕塑释迦一尊。
佛殿两侧,后世多塑十八罗汉之像(左右各九尊)。罗汉的尊数,多依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本为宾头卢跋啰惰阇等十六尊;其后画像塑像或加庆友(即说《法住记》之难提蜜多罗)与宾头卢(将宾头卢跋啰惰阇第一分为二人),或加迦叶与君屠钵叹,或加庆友与贯休(即最初画十六罗汉者)……藏式造像则加达摩多罗与布袋和尚二尊者,遂成为十八罗汉。佛坛背后的像设,常见的是观音手持杨枝水瓶,立于普陀洛伽山海之间(通称此处为“海岛”),其四围则塑《华严经》善财五十三参中的人物,或《法华经普门品》救八难的景象。
寺院佛殿以外,各殿堂的像设大概如次:
一、天王殿,正面本尊,多安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北京广济寺则奉天冠弥勒菩萨坐像),左右分塑四大天王。弥勒背后设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布袋和尚为五代僧,名契此(—916)。体躯肥满,言语无恒,常以杖负布袋入市行乞,而现喜悦之相,人呼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916),寂于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临终遗偈,自称为弥勒化身;后人遂多塑之于山门(《宋高僧传》卷二十一)。
四天王为印度十六善神之属,其名常见于大小乘经论。最知名者为毗沙门天,义为多闻,乃印度北方守护神,与持国、增长、广目共称四天王(《金光明经》
卷二《四天王品》,即以毗沙门居首)。毗沙门天王造像早已见于云岗、龙门等石窟。唐天宝元年(742)西域五国来侵安西,传说天王曾现身却敌,玄宗遂命于各州府城上西北隅均置此天王像。其后又命佛寺别院安置(《僧史略》下)。
如唐长安大兴善寺之天王阁、江苏昆山慧聚寺等处之天王堂,即是供毗沙门之别院。
四天王的形像,古今略有不同。据唐译《陀罗尼集经》卷一说:
一、《四天王像法》:四天王均着种种天衣,严饰精妙。东方天王提头赖吒,左手把刀,右手执矟(即长矛)拄地。西方天王毗噜博叉,左手执矟,右手把赤索。北方天王毗沙门,左手执矟拄地,右手擎塔。又依《长阿含经》第十二《大会经》及《法华文句》等说:四大天王各领二鬼神,持国天王领乾闼婆与富单那,增长天王领鸠盘茶与薛荔多,广目天王领龙与毗舍阇,多闻天王领夜叉与罗刹,故四天王像的脚下各踏二鬼神以示威武。到了元代塑像,东方天王持物换了琵琶;
明代北方天王持物换了雨伞;清代西方天王持物换了蛇类,遂成今日一般常见的四大天王的形相。元沙罗巴译《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供养法》,以四偈说明四大天王的身色持物及守护国土:“东方持国大天王,其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大天王,其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大天王,其身红色执羂索”,“北方多闻大天王,其身绿色执宝叉”。现在四天王的塑像,大体据此记载为之。
韦驮天为南天王部下八将之一,在四天三十二将中以武勇著称。唐道宣在《感通录》里写了他常于东、西、南三洲巡游,守护佛法,故称“三洲感应”;
又现天将军身,守护伽蓝等故事传出后,遂渐渐形成,凡建寺必奉之为守护神,世称韦驮菩萨。其像形式有二:一合十指掌,横宝杵于两腕,两足平立。一以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足略向前立。面向佛殿,注视出入行人。
二、金刚殿。明代佛寺在山门之内有金刚殿,塑二密迹金刚力士像,称为二王(后来即塑于山门内,不另设殿)。此二力士执金刚杵分立左右,守护佛刹。
其缘起见于《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士会》,经谓勇郡王二太子各言所志,法意太子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善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法念太子誓言,诸仁成佛道,身常劝助,使转法轮。法意太子,即今金刚力士名密迹者是。法念太子者,即今为梵天者是。《金光明经文句》知礼记谓,据经金刚力士唯一人,今状于伽蓝之门而为二像者,乃应变无方,多亦无咎。古代云岗、龙门、麦积山石窟,都有金刚力士雕像,只是一尊。唯隋代河北安阳宝山大住圣窟入口两壁,刻有那罗衍神王(有大力神)与迦毗罗神王二像,左像执槊,右像持杵,与佛所说于门两颊画执杖药叉相符(《大日经疏》卷一,夜叉亦译为密迹,为毗沙门天属下)。此二像为中国现存最古的门像(常盘大定《宝山之石窟》,见《支那佛教史迹踏查记》)。现今寺门左右的金刚力士像,都是面貌雄伟,作忿怒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扼腕,两脚张开,故身体四肢均呈紧张之状。其不同者,只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物之势;右像忿颜闭口,平托金刚杵,怒目睁视而已。
三、法堂,亦称讲堂,乃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在佛寺中为仅次于佛殿的主要建筑,一般位于佛殿之后。法堂之建,始于晋道安、昙翼于上明东寺所造(《六学僧传·隋罗云传》)。唐百丈创制《清规》,不立佛殿,唯树法堂,则尤加重视。法堂之内应有佛像、法座、罘罳法被或板屏及钟鼓等。《释氏要览》
下“佛堂置佛像”项下引《大法炬陀罗尼经》云:“法师说法时,有罗刹女常来惑乱。是故说法处常须置如来像,香花供养,勿令断绝。”法座亦称狮子座,于堂中设立高台,中置坐椅,名曲盝床(略称曲盝)。法座之后设罘罳法被(今多设板屏),或挂狮子图以象征佛之说法。曲盝之前置讲台,供小佛坐像,下设香案,供置香花。两侧列置听席等。左钟右鼓,上堂说法时鸣之。
四、禅堂,古称僧堂或云堂,与佛殿、法堂同为禅宗丛林的主要堂宇,禅僧昼夜于此行道。百丈立制,裒所学众,无论多少高下,尽入僧堂之中,依夏次(受戒前后)安排。设长连床(今称广单),施椸架以挂道具。堂中设一圆龛,正中安奉圣僧像。圣僧之像不定,或以憍陈如、宾头卢为圣僧,或以文殊师利及大迦叶为圣僧。《梵网经》法藏疏云:“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为上座”,即其出处。古时僧堂本兼食堂(今禅林“放参”晚饭即就堂而食,犹其遗风),多安宾头卢尊者于其中,此事亦始于晋时道安。道安常注经论,疑不合理,梦梵僧宾头卢劝其设食,愿为相助弘通。于是立座饭之,处处成则。但先此只施空座,前置碗盏,不安圣像。至刘宋泰始末(471),正胜寺僧法愿、正喜寺僧法镜等,始图其形(《寂照堂谷响集》第三)。唐大历四年(769)不空三藏奏请令天下寺院食堂中,于宾头卢之上,特置文殊师利形像以为上座(不空《表制集》卷二)。故唐时食堂即僧堂是安文殊师利和宾头卢为圣僧的。后世于禅堂外另设斋堂(食堂),而圣僧仍留于禅堂,或禅堂改设毗卢佛像,将宾头卢设于斋堂,并设香灯以奉香火。明徐一夔《灵谷寺碑》:
“以禅与食,不可混于一也,故食堂附于库院”(《金陵梵刹志》卷三)。于是食堂在东,禅堂在西,遂为丛林定式。
五、毗卢阁,这是明代佛寺常建的殿堂。其上下层像设略有不同。明姚广孝《天界寺毗卢阁碑》:“阁成,上供法、报、化三佛及设万佛之像。左右庋以大藏,诸经法匦。后建观音大士,示十普门。下奉毗卢遮那如来,中坐千叶摩尼宝莲花座,一一叶上有一如来,周匝围华。旁列十八应真罗汉,二十威德诸天。珠缨宝幢,幡盖帷帐,香灯瓜花之供,靡不毕备”(《金陵梵刹志》卷十六)。由于阁上设有万佛之像及庋置大藏,亦被称为万佛楼及藏经阁。
六、转轮藏殿(略称轮藏殿),创始于梁代傅翕(善慧大士)。《释门正统》
卷三《塔庙志》说:“诸方梵刹立藏殿者,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愍诸世人,虽于佛道颇知信向,然于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为他缘逼迫不暇披阅者。大士为是之故,特设方便,创成转轮之藏,令信心者推之一匝,则与看读同功。……诸处俱奉大士宝像于藏殿前,首顶道冠,肩披释服,足蹑儒履,谓之和会三家。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唐时轮藏的构造,于轮藏上又安佛龛彩画悬镜,并环藏敷座,形制更为精美。白居易《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经藏石记》:“堂之中,上盖下藏。盖之间:轮九层,佛千龛,彩画金碧以为饰。环盖悬镜六十有二。藏八面,面二门,丹漆铜锴以为固。环藏敷座六十有四。藏之内转以轮,止以柅。经函二百五十有六,经卷五千五十有八”(《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六)。
七、伽蓝殿,八、祖师堂。常分建于佛殿或法堂两侧。伽蓝殿供守护伽蓝土地之神像,古时又称土地堂,位于佛殿之东。据《七佛经》卷四云:护伽蓝神有美音、梵音、天鼓等十八神。今一般多供最初施造只园精舍的给孤独长者、只陀太子及其父波斯匿王三像。祖师堂位于佛殿之西,多奉达摩或当寺开山祖师。宋白云守端说:“天下丛林之兴,大智禅师(百丈怀海)力也。祖堂当设达摩初祖之像于其中,大智禅师像西向,开山尊宿像东向,得其宜也。不当止设开山尊宿,而略其祖宗耳”(《林间录》卷二)。但今一般佛寺祖堂,以达摩、慧能为禅道之祖,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多塑达摩(中)、慧能或马祖(左)、百丈(右)三像并坐。
九、浴室,安置跋陀婆罗(善守)之像,盖本《楞严经》水因圆通之说。
《首楞严经》卷五:“跋陀婆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
乃至今时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今佛寺浴室,又名“宣明”,即依此说。又据《罗汉图赞集》所引清乾隆考证,此跋陀婆即《法住记》十六罗汉中之第六跋陀罗云。
十、香积厨,安置菩萨像,传为洪山大圣,乃为佛寺监护僧食者。自元代以后,则多奉大乘紧那罗王菩萨之像。相传元末,红巾首领率众至少林寺,众僧惶惧欲散。忽一火头老僧自庖中出曰:汝等勿忧,老僧一棒驱之。众笑其妄。老僧运三尺棍,径入红巾队中,遭者辟易,遂散去。世传乃紧那罗王显化。后天下佛寺斋厨多塑画其像,祈其监护;今少林寺之紧那罗王殿即其遗迹(《少林寺志》)。
寺院殿堂布置除佛像之外,还有比较固定的各种庄严和供具。主要的庄严为宝盖、幢、幡、欢门等。《洛阳伽蓝记》记建中寺的佛殿讲堂,有“金华宝盖,遍满其中”的记载,可知中国佛殿之庄严,由来已久。
宝盖,又称天盖。本尊佛像有宝盖,经称华盖。佛行即行,佛住即住。今有以木材、金属或丝织之类,制成华盖之形,垂于佛像之上;也有不用此盖的。
幢,又称宝幢,为佛、菩萨的庄严标帜。一般以绢、布等制成。幢身周围,置八个或十个间隔,下附四个垂帛,或绣佛像,或加彩画。《观无量寿经》有:
于其台上,自然有四柱宝幢,故今每一佛前多置四幢,或绕宝盖而悬。
幡,又称胜幡,也是象征佛的庄严。凡结坛场,必以幡严饰,布列四周,所谓“幡坛不相离”。幡有多种颜色和制法,以平绢制者曰平幡,束丝制者为丝幡,以金属玉石联结制者曰玉幡。凡造幡之法,不得安佛、菩萨像,但得书写经文。
今多书佛号或经偈,悬于佛前。
欢门,是悬于佛前的大缦帐,其上以彩丝绣成飞天、莲花、瑞兽、珍禽之属。
两侧垂幡,称为幡门。门前悬供佛琉璃灯一盏。
殿堂供具多少,视堂构的大小及法事所需而定。《陀罗尼集经》云:当设二十一种供奉之具,若不能供二十一种,五种亦得。一者香水,二者杂花,三者烧香,四者饮食,五者燃灯。今佛前所设香炉、花瓶、烛台,所谓“三具足”,即由此简化而来。小烛台之外,又有长檠,高五尺至八尺,上安木盏,以燃蜡烛。
檠身多施雕刻彩画,今禅林佛殿、法堂佛前多用之。
又佛像前设有香几供台(大桌),其形或长或方不一。长的香几,以安置三具足之属,而供台则以奉五供(即涂香、花鬘、烧香、饮食、灯明)之用,以丝绣桌围围其四面。供台之前,置香几,几上放小香盘。香盘以紫檀木为之,上置一香炉二香鬘盒,分盛檀香、末香。盘前挂一红幛,绣莲花瑞禽之属。凡住持尊宿入殿诵经及上堂说法,多由侍者端香盘先导,至佛前置于香几,尊宿即就其前礼佛拈香。
【殿堂】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处建筑。“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体高大,地位显著。自汉代以后,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筑,但宫殿、寺观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称堂,如南北朝宫殿中的“东西堂”、佛寺中的讲堂、斋堂等。殿和堂都可分为台阶、屋身、屋顶三个基本部分。其中台阶和屋顶形成了中国建筑最明显的外观特征。因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殿和堂在形式、构造上都有区别。殿和堂在台阶做法上的区别出现较早:堂只有阶;殿不仅有阶,还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面还有一个高大的台子作为底座,由长长的陛级联系上下。殿一般位于宫室、庙宇、皇家园林等建筑群的中心或主要轴线上,其平面多为矩形,也有方形、圆形、工字形等。殿的空间和构件的尺度往往较大,装修做法比较讲究。堂一般作为府邸、衙署、宅院、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其平面形式多样,体量比较适中,结构做法和装饰材料等也比较简洁,且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地方特征。

我看了也好晕呐..........@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