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向上向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800字,急.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以此为话题,展开向上向下的讨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3:55:36
以向上向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800字,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以此为话题,展开向上向下的讨论以向上向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800字,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以此为话题,展开向上向下的讨论以向上向下为话题写一篇文

以向上向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800字,急.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以此为话题,展开向上向下的讨论
以向上向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800字,急.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以此为话题,展开向上向下的讨论

以向上向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800字,急.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以此为话题,展开向上向下的讨论
适当的位置即是生活的前排
小学时,老师爱把个子矮的同学安排在前排;中学时,老师把近视的同学安排在前排;开会时,座位自由了,便总有人招呼“来来来,大家往前坐”.似乎前排座位总也得不到人们的偏爱.
听说有位教授经过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热爱”前排座位的学生多年后成功的比例远高出坐后排的学生.暂且不论这个调查的样本大小,结论是否科学,单就对“成功”的概念的认识,似乎就有些单一了.况且,教室总归还是方的,若人人争抢前排,倒不如将桌椅摆成圈,教授站中间,人人都在第一排.
其实,社会也像方形教室,有前排就有后排,有人将其比喻为金字塔.那么,有塔尖就有塔基,有领导者便也有实践者,让具备不同特点的人进入不同的角色,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让个人价值在社会和历史中实现最大化.鲁迅弃医从文,拾起文笔做匕首,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位置;陶渊明看清官场黑暗,辞官归隐,恋着采菊东篱、躬耕农田,实现了他的价值,找到了他的位置;史铁生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一篇《我与地坛》使千万人声泪俱下,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找到了位置;华彦钧流落街头,双目失明,以卖艺为生,但他为自己赢得了位置,于是,便赢得了生命.
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伟人,也不是都注定碌碌无为.如果你够聪明,就去当科学家吧,因为当前仍有许多难题等待你去破解;如果你天生愚钝,那就不妨依靠自己的勤劳和善良,开创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也同样需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自己想要的生活.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忧愁困苦中驻足,在愉悦亢奋中栖息,面对生活展开的五彩斑斓的画面,苦苦搜寻那最抢眼的位置.
其实,真的大可不必.处在什么位置上,就在什么位置上寻找意义;位置的意义要靠有意义的人去挖掘,去深化.找到自己的位置,一颗螺丝钉也会久久地属守美好的品质,一棵无名小树也会撑起一片迷人的风景.找到自己的位置,于风中亮出自己的旗帜,在追求中求证人生,在进取中享受生命.可以是铺路的砂石,也可以是绽放的玫瑰,也可以是角落寂寞的小草;可以匍匐着,也可以挺立着……尽可以万千姿态,舒展生命的自然、真诚和美丽.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无愧于自己,就是坐到了生活的前排.

很想回答但是但是不懂不好意思

向上总是被人赋予一种肯定的心理,向下则相反。因此,勇攀高峰被视为一种值得效仿的行动。 蒙克夫·基德在不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多次跨越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成了一位创吉尼斯世界纪录者。蒙克夫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因为他发现了无氧登山的奥秘。他说:我认为无氧登山运动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感觉到需要更多的氧气。因此,要想使四肢获得更多的氧而登上峰巅,就必须学会排除一...

全部展开

向上总是被人赋予一种肯定的心理,向下则相反。因此,勇攀高峰被视为一种值得效仿的行动。 蒙克夫·基德在不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多次跨越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成了一位创吉尼斯世界纪录者。蒙克夫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因为他发现了无氧登山的奥秘。他说:我认为无氧登山运动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感觉到需要更多的氧气。因此,要想使四肢获得更多的氧而登上峰巅,就必须学会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蒙克夫的经验成为一些写励志文章作者的至宝。他们用此来开导生活在海拔远远低于6500米的人们。理由嘛,当然由于蒙克夫是在一种“向上”的运动中获此真谛,所以可以迁移至一切有利于人类的追求上:假如你能排除一切杂念和欲望,你就能重复蒙克夫的成功。 也许会这样。但这种迁移的逻辑并不令人信服。因为从根本上说,向上与向下只有方向上的差别,没有价值上的高下之分,不能说哪个方向占优。由于我们总是肯定向上,所以我们总是要备一把起子把酒瓶的木塞向上拔。喝酒便是对这样一种“向上”努力的奖赏。为什么不说每卖出一瓶酒,就是对酿酒人的“向下”盖木塞的奖赏?有一天,喝酒的人找不到起子,大家对着一瓶佳酿一愁莫展,直到有个人挣脱了向上的迷信,用筷子把木塞往下摁,他们同样喝到了酒。 在6500米以上排除欲望是重要的,因为那儿氧气稀薄。在平常的海拔高度上,氧气充足,为什么不可以让欲望张开嘴来呼吸?人类的一切成就,既得益于人的欲望,也毁于人的欲望。的确要想办法驯服我们心底的欲望,但不是要把它们统统排除。这会让人觉得环境污染已使地球上每一个地方的含氧量与65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相当。我们反对无节制地排放废气,就是表达我们并不希望地球的含氧量下降的愿望,因为我们已习惯欲望的恰当负重,以使我们能“沉降”在平原上,几百万年来,我们都是生活在氧气充足的平原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