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老子》文章,6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01:55:27
《我心目中的老子》文章,600字
《我心目中的老子》文章,600字
《我心目中的老子》文章,600字
老子人生观是消极的吗?——谈谈老子天人哲学中的弃智方法论
一
自西方哲学在近现代被引进中国以来,不少中国学者就从此陷入了一种十分荒唐的思想套子中,他们使用西方哲学的标准和方法去作为“哲学”的评判准则,这样一来,中国的许多传统哲学从形式到内容就都有了问题,有的人甚至按照这样荒唐的西套,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哲学.一些中国学者则按照西方的唯物斗争哲学形式和技术分析哲学形式对中国哲学批评甚多,其中,对中国许多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头上都戴了些莫名其妙的帽子,比如,老子是消极人生观和倡导愚民政治的代表;庄子是相对主义的代表;孔子是维护帝王统治和复辟奴隶制度的代表;公孙龙是诡辩的代表…………
现在,那极左时代造成的政治冤假错案都已经平反昭雪了,而中国哲学在百年来所蒙受的冤屈,却是一直没有平反昭雪.当然,要让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重新昭雪天下,并不能够去搞一些简单的否定之否定形式,我们更不能够去痛骂那些按照西方哲学标准给中国哲学乱戴帽子乱打棍子的中国学者是什么文化汉奸,我们到是应该恢复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学术为业”和“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原则,主要还是需要一大批人踏踏实实的发掘和重新注解中国传统哲学形式,以赋予它们青春的活力.
这里,笔者谈谈长期使老子遭受不白之冤的一个问题,这就是老子哲学中的“弃智”方法论问题.
二
老子、庄子和易,被中国称之为三玄之学,什么是“玄”?这当然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但是,按照古词义来看,其无非是指三个意思:
1,玄,是指人类认识之中的对待之学问.玄,又含有“黑红”的意思,现在,许多人把这当成为一种合一的颜色,说起来,这并没有什么错,而且,古代楚国就崇尚这样的黑红二色,现在四川彝族的祭祀物和西部一些少数民族的“摩柱”,也就是他们的神信物,也是大多涂抹的黑红二色,如果再往上溯源,距今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也是这样的“玄”色.但是,经过笔者深入到彝族民俗中去考证的结果看,这样的“黑红”二色,应该是上古遗留下来的崇尚天的传统习俗,红色代表太阳,黑色代表星空和土地.这就是说,中国上古所说的玄学,实际上是指的崇尚和研究天文中的阴阳之道的学问;
2,玄,是指的研究云雨变化和水力水利的一门学问.中国早在夏代就进入了比较成熟的主要以农耕为主的时代,夏禹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对江河湖泊进行统筹修建和管理的大一统历史局面,所以,研究云雨水利的相互关系,也就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学问了.无论是天象中的云雨现象,还是水力中的水流现象,最值得研究和最有能量的存在现象,就是旋涡流,所以,中国上古的“玄学”还是指的气象学和水力水利学.其实,龙卷风问题和水力学中的湍流问题,现在依然是气象及其水力科学研究中的前沿课题;
3,玄,是研究生物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一门学问.生物生态有自己循环的规律,这样的系统规律是什么样,一直是中国上古智慧者思考的问题.“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 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39章》).这就是说,人类所说的“规律”,其本质上就是某种事物的内在运作的循环本质反映,如果探索和摸清楚了这个循环规律,就是“得一”了,这样,就可以在这样的统一的原则和原理下去进行新的发展创造.所以,玄学又是研究人类认识对象的规律的一门学问,类似于现在人们说的基础科学研究;
4,玄学,是研究形上之道的学问.玄远,玄元,轩辕,这些词汇,在上古是可以通用的,人类在探索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的时候,必然要超越物质的具体形态形式,去思考其本质,所以,对于研究者的思想状态来讲,其就是透过现象求本质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就是“玄远”的过程,按照今天的哲学术语来讲,就是形上之道的哲学研究形式.
…………
中国的老、庄、易三玄,都是在研究以上所说的那些问题,所以,三玄,就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和哲学研究形式.但是,这三玄各自又有自己的研究特点和具体途径及其自己的表达方式,比如,易,是使用数理的符号去研究和表达天地人的总体规律;庄子,是使用人类所从事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各种事例,去说明“道”是反映在每一个现实存在之中的,所以,庄子实际上给人类举证了宇宙的全息性质和大小深浅等人类认识的统一的可能性;老子,则是从自然和历史的双重角度,去论证了天地人中的规律,及其提示了人类应该怎么样去“得到”这些规律,最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德”人生境界.
三
老子和庄子这两部典籍,不是一般的纯粹理论典籍,它们之中蕴涵着教练学习者怎么样去“得到”的技术操作知识,所以,《老子》这部典籍一直是修真者的必备范本,就象现在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人手一本的技术手册一样.而庄子则是中国文学者们必须学习的范本,就象现在的文科人员必须人手一册的辞海辞源一样.
在中国的所有重要通典中,《老子》是唯一一本既可以是理论文本,又可以是当事人直接修炼指导手册的典籍,所以,老子一直是中国道教的经典.《老子》这部典籍,是在教习人知道、得道和道德,而这样的教习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当事人的“弃智”.可以这样说,自古以来,捧着《老子》学习的修真者多如牛毛,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在这一关上被卡下来了.这就是说,无论当事人对老子的语句有多熟悉,哪怕你把五千言倒背如流,或者当事人经过了许多理论与实践,但是,如果你没有经过“弃智”这一实践过程,那就始终对“道德”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最后,你不仅仅本人不可能真正的道德,还有可能经常去误人.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老子》中有关教育人们要“弃智”的一些基本方法言论:比如:“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老子·十九章》);“绝学无忧”(20章);“少则得,多则惑”(22章);“虽智大迷”(27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47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57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65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81章)…………
可以这样说,老子的这些言论,由于缺失了中间的论证过程,自古以来耽误了不少修炼者,也给他自己的名声抹了许多的黑,比如,前面所说的那些按照 西方哲学模式去框套中国传统哲学的人,就是根据这些言论把老子说成为是推崇消极人生观和愚昧政治的元凶的.80年代后期,中国的一个专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著名学者,都还在公开场合说他很不喜欢道家,因为,中国儒家积极,而道家消极,这就是说,这位以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为生且以鸿扬中国传统哲学为人生宗旨的学者,在他的老年时期,都还因为种种原因被关在老子学问之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现实悲剧写照.
中国古典哲学是不是没有论证的传统呢?当然不是,中国的纬学,就是专门针对经学的论证说明的一门学问,其是与经学相对而存在的,几千年来,注释和解释《道德经》的各种纬学作品,是汗牛充栋的,比如,《老子指归》就是一部非常出色的解读老子思想的绝佳作品.但是,《老子》作为经学 ,它却一直就是那么简练,没有多余的话,这样的情况,就象数学中的一些公式、定理和概念一样,就是那么几条,“天不变,道亦不变”.
当事人如果要“得道”,为什么一定要经过一个“弃智”的关隘呢?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也非常的简单,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个前沿哲学问题.
四
前面说了,人类知识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探索清楚天地人的内在运作和变化规律,人类认识这个规律的知识本身,可以被称之为“得一”,而人类认识的事物的规律本身,则可以被称之为“道”,人类掌握并自觉的运作这些“道”,就是“得(德)”,这样的人的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就是得到,也就是“道德”了.这就是说,只要探索到了那种反复循环重复表达的事物运作现象,就可以说这就是“道”,而老子对“道”是这样定义的,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25章)
既然“道”是循环的,那么,如果观“道”的当事人的位置是固定的话,这个时候,“道”就有正与反的合一的表达式.由此可见,老子观察探索出来的“道”,从一开始起,就有个“人”的参考系在里面,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之要点.这就是说,由于有了“人”这个参考系,所以,人类所感受到的“道”一直就有动和静的性质在其中,因此,“道”必然是一阴一阳的合一表达.这样,老子在他的所有的言论词汇中都有概念的二分性质,这一点,后来的许多学习者一直不明白.比如,老子一开始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章),这就是说,由于有人的主体参考系在其中,由于有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性质在其中,所以,道,就已经并非是事物自己的运作规律表达了,必然因为人的存在而有有常道与非常道的区分,名,也有常名和非常名的区分;而且,一切事物又都是在生灭流程中,也就是在“有、无”之间转化循环的;玄,也就是人类的探索研究的本身目的,就是要把这样的相反相成的事物统一起来,并利用这样的规律去实践和服务于社会生活.
由此可见,学习“老子”,最重要的是当事人本身要事先树立起一个相反相成的思维方式,对《老子》中的所有概念,都要一反一正的去推导,这样,才可能去接近“道”,这样的学习情况,就和人滚着在地下行走一样,同样的一个词汇,你应该使用一正一反的两种对待和对立理解去思考.比如,老子说的“道”,就有“天道”和“人道”的对待之分,而“天道”是什么样的呢?老子认为:“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禅而善谋.……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3章,77章).而“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77章).这就是说,在自然的情况下,道,也因为有人的主体参与因素而有二分性质,天道和人道是有矛盾冲突的.天道的本质是和谐的,这就象天象一样,如果它们之间不和谐,那宇宙就无序可言了,天道如同地球上的水一样,不争而善胜,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召而自来,禅而不谋,依照本性使然.而且,天道还有象那弓一样的性质,拉开前后,就有上下的缩进,所以,天道是公正平均的,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人道则含有动物的兽欲规则在其中,往往与天道的性质相反,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
老子所观察的自然情况下的天道和人道是否是真理呢?当然是的!但是,发现 问题,并不是老子的根本目的,解决问题,才是他的目的,最后,老子提出了一个天道和人道的合一理想,这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就是现在人们常常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圣人之道.但是,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为而不争”,并不是指的当事人想怎么“为”就怎么样“为”,这就是说,任何当事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历知道、得道和道德的过程.而怎么样才能够知道、得道和道德呢?这,就涉及到“弃智”方法了.
五
由于“道”是指的一种生态系统情况下的事物的内在规律,而不是指的那种机械性质的拆分技术分析图式,所以,这样认识“道”虽然是最准确的,但是,却也是最难的,这就涉及到一种特殊的修真道纪问题了,老子讲了:“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不下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 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4章).这就是说,我们认识道,往往已经很难使用平常的理性分析思维了,而只能够在“恍惚”中去把握这样的“道纪”.老子在表达这样的掌握“道”的具体形式中,使用了许多比喻,比如,他把这样的掌握“道”的情况,用和“恍惚、信、抟、烹调小鲜”等多种比喻去解释,其实,说白了,老子就是提示了人类的知识积累与提炼升华的过程,就是提示了人类的知识与与知识价值的判定关系问题.
大家可以去回忆一下自己个人的知识学习过程,当我们要攻克某个问题的时候,如果你还是抱的自由探索态度的话,那么,你一般都会发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受到许多确定和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如果这个时候你的研究指意越明确,往往最后的结果也就越不全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知识越多的人,往往在为人处事上越谦虚谨慎和对世界本性越产生敬畏的原因,以前,我们大多将谦虚谨慎解释成为纯粹的个人伦理修养,把高知识的人对世界的敬畏,说是是什么革命意志退化,这,当然是不对的,因为,只有那种真正了解了知识的性质的人,才可能知道人的每一个“成功和成果”,其实都是有缺陷的,都是片面的,就象那晚年的牛顿感叹说自己一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往上爬,二是自己终生只是才走到了知识海洋的海边,所以,一个人对世界的知识的自由探索的本身,就是一个人的道德逐步圆满的过程.这,就是《老子》的要点,我们可以去看看一本《老子》,老子从来都是讲当事人这样的求真知道和得道道德的过程和方法,他从来就没有告诉人们说在人的知识之外还有一个什么神仙仙景.所以,只有当事人自己在积累了相对丰富的人生和科学探索经验的时候,你才能够知道《老子》的所有言论,就是在讲人的求真探索知识和道德的相对转化过程!这就是说,要想去《老子》的书籍中找到什么人生功利的捷径,那他注定是要失望的,最后,他还会对老子一顿的臭骂和歪曲.
应该说,老子说的人对真理知识的求索与人的道德的升华的相辅相成过程,是有个基本前提条件的,这就当事人的“自然无为”,说白了,就是当事人对真理的自由探索原则,如果当事人一旦带有个人或者小利益集团的功利原则去求索真理,那么,他无论掌握了多少技术,甚至在客观上这些技术给人类眼前带来了一时的好处,但是,无论当事人自身,或者对于世界和平发展来讲,这又是不道德的,是最后有害于世界和人类的.
由于历史条件的缘故,或者说,人类如果坚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探索天道的本质,那只有一条路可走,这就是必须需要回到人的自己的内部身心上去进行体验.知天知人,知人知天.人类知识领域中有一条相反相成的规律,这就是,如果我要了解右.必须需要通过左去进行,如果我要了解上,必须通过下去进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相反相成规律呢?那是因为人类理性认识的相对性质所决定的,这就是古人说的“阴阳互根”现象.这就是说,人类真正要了解宇宙的运动性质,即要依靠哈勃望远镜和宇宙探索飞船这一类人类理性知识的产物,同时还需要对人类自己内部身心运作规律进行探索.因为,归根结底,人类是宇宙的产物,人类的生命的动能和觉受,都是宇宙所赋予,人类在严格的“自然无为”的情况下的自身身心的变化运作规律的本身,其实这就是宇宙的运作规律表达.所以,人类认识外部世界,首先需要对自己的认识进行认识,人类要思想外部世界,首先应该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思想,这就是说,探索人的自身身心之秘,没有任何其他捷径可走,也不可能主要依靠什么仪器测试,只能够“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6章).
由于老子已经摸索出了这样的一条“知人方知天”(汉代扬雄语)的求真得道知识路线,大家可以想想,这样知识程序能够容忍人的脑袋还有那么多的乱七八糟的念头吗?特别是不能够容忍人的私利功利思想念头的干扰!这正如扬雄所说:“神心惚恍,经纬万端,事系诸道、德、仁、义、礼,巽问神.”(《法言·孝至》).这就是说,要得知道的大智慧,就得尽量消除掉个人的许多小智.所以,老子这里说的“弃智、绝学、多惑、虽智大迷、博者不知、以智治国国之贼”都是相对于当事人的小智而言的.而老子说的“为道日损、善为道者将以愚之、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同样是针对去小智方得大智慧而言的.这,就是老子的“弃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根本目的.
道德与知识,是一组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之初,善恶混,随后,随着人的生命的增长,知识便与道德发生相辅相成的作用了,知识在先,“人必先作,然后名之,先求,然后人与之”(《法言·君子》).知识越丰富的人,往往道德越善,最后,自觉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许有人问,那么为什么许多在深山中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民往往非常的道德,而那些城市中的什么博士什么研究员什么大干部则往往非常不道德,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评判“知识”的标准上出现了误差所至,一个研究物理的博士,一个管理着一大方土地的高官,和一个以养种植为自己职业的农民,他们只存在着知识类型的差别,并不存在谁有知识和谁无知识的问题.而且,由于农民是在从事着生态系统条件的知识劳动,所以,他们对自然本质的了解往往更透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农民往往非常善良道德的原因.其实,中国古代贤哲早就发现了自然农业生产,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劳动,其中还蕴涵着天人之道的知识和道德问题,所以,扬雄就曾经感叹道:古人耕且养,三年不师自德.这意思就是说,耕读,也是一种培养人的技能和道德的途径,相比之下,城市中的人们往往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而是单纯的劳动了.所以,现在的人们应该高度警惕城市工业化,对人性的扭曲和损害,回归自然,实际上还不是一般的环境保护问题,其中,还涉及到恢复人的天性和人的大智慧的问题.
老子所说的“道”,其实一点都不深奥,它之所以常常迷惑人,不在于它的复杂,而是在于它太平常太简单.任何真理,都是常识.科学技术是人类知识往复杂表达方式上走的反映,哲学和真理知识的表达道途则刚好相反,是往简单和常识上走!这点,现在许多人常常搞明白.
老子说的“道”是与“德”相辅相成的,而“德”主要是一种人的行为表达,所以,修真求道,重在行动实践!那种试图通过一味的读书和将自己关在房中搞飞升体验的人,是肯定得不了道的.但是,如果排斥当事人的身心修真体验,试图通过外部理性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恐怕同样也难以知道和得道的.我们可以看看现实例子,现实生活中,许多在理性知识中折腾了一辈子的人,哪怕他已学富五车,但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判断,往往还不如一个小学生来的那样自然与合情合理.同理,一个人实践知识积累不够,无论他个人的身心修炼工夫有多深厚,他最终还是死定小智慧.所以,要想得到大智慧和道德,老子一再告戒人们要“大巧若拙,大智若纳”,不要耍小聪明,要做老实人,老子所说的愚已,就是指的愚自己的小聪明;弃智,就是指放弃小智慧;绝圣,就是要求当事人大胆去实践,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凡事去依赖别人,因为,知识和道德,是个人的自觉行为表达,是任何圣人都灌输不出来的.
总之,老子的“弃智”是一种人往高处走的经验知识法门,这样的知识法门,同样也反映在其他的科学和道德的训练中,道,归根结底是相通的,当然,老子的道德法门,也是其他理性知识法门所不可替代的.笔者相信,随着人们对老子的通俗解读,老子所期盼的道德之人,会越来越多的.
认识总是有过程的,还是辩证来看待的好。
自“五四”以来中国人把西方的认识和中国故有的认识作比较。双方有些是“全盘西化”有的是“国粹”也是我们常说的“体用”之比较但是对当时来说我们应该认为是一次民族文化的反思,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的洗礼。
然而“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是解决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
有一项原则是大家认可的即“取之其精华”、“弃之其糟粕”。
就经济的角...
全部展开
认识总是有过程的,还是辩证来看待的好。
自“五四”以来中国人把西方的认识和中国故有的认识作比较。双方有些是“全盘西化”有的是“国粹”也是我们常说的“体用”之比较但是对当时来说我们应该认为是一次民族文化的反思,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的洗礼。
然而“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是解决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
有一项原则是大家认可的即“取之其精华”、“弃之其糟粕”。
就经济的角度来讲,什么能让我们在资源稀缺与人的欲望控制上处于相对平衡,它就是精华。
我心目中的老子
我认为:“道是本体论和认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首先我们现代人的思维己经不是我们祖先的直觉、顿悟思维方式了,很大成度上是西方的形式思维。那么语言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然语言思维仍然保留一点而更多的是逻辑思维,那么“道”作为我们逻辑的对象来思考的而不是“悟”的,然而“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可道”(认识),非“常道”(本体);“有,无”辩证关系。故:“道是本体论和认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
老子有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物极必反”要求我们守弱,但是不是消极。又云:“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与弱之间的辩证关系。又云:“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涤除我们的一切主观的偏见,像“无疵”清静一样去“玄鉴”。一般的解释为心如镜但是又根据出土楚简“鉴”:“兰”,水面平静如镜来反思我们自己。
“道法自然”究人道“无为”而法大道“无为”要尊重自然规律,而不能违背。
收起
主要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另老子一词在口语中有多种用法。
李耳[1](约前575~?),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老子标准像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
全部展开
主要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另老子一词在口语中有多种用法。
李耳[1](约前575~?),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老子标准像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一说今安徽涡阳)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按:老子为苦县人,今当河南鹿邑。其地本属陈国。陈为楚灭,恰当孔子之卒年(公元前479年),故老子出生于苦县时,尚属陈国所有,故当为陈人。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著书《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长孔子20余岁。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伊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有人认为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莱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现在很多学者都采用第一种说法,认为老子就是李耳,春秋末年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