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插秧歌》的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0:24:06
杨万里的《插秧歌》的翻译
杨万里的《插秧歌》的翻译
杨万里的《插秧歌》的翻译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诗的首联,以极其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极为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
诗的颔联,诗人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用语新鲜活泼,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一场紧张的战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明白如话,写出来雨势之猛,上下两句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诗的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来用早餐并小憩片刻,可农夫却依然低头弯腰劳作不辍.这一“唤”与“不答”,新鲜生动活泼,给紧张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极富生活的情趣.
诗的尾联是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抢插还未结束,种下秧苗也尚未挺拔,管好家里的鹅与鸭,免得它们糟蹋庄稼.”这两句极富生活的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作品赏析:
这是一幅描绘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
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宰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
这首诗写得新、奇、快、恬,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