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语法常见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但这四种句式的具体分类是怎样的?比如说倒装句分为什么状语后置啊宾语后置什么的,请给我一个具体规范的分类(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7 21:01:52
高中文言文语法常见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但这四种句式的具体分类是怎样的?比如说倒装句分为什么状语后置啊宾语后置什么的,请给我一个具体规范的分类(按
高中文言文语法
常见句式:判断句、被动句
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
但这四种句式的具体分类是怎样的?比如说倒装句分为什么状语后置啊宾语后置什么的,请给我一个具体规范的分类(按照安徽省高考要求)
再麻烦举一些人教版必修1、2、3、4、5上的例子
高中文言文语法常见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但这四种句式的具体分类是怎样的?比如说倒装句分为什么状语后置啊宾语后置什么的,请给我一个具体规范的分类(按
一、判断句
古汉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其基本形式是“……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等判断词表示.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者,……也”.例:李将军广者者,陇西成纪人也.
(5)“……,……者也”.例: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6)“……,……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7)“……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8)无标志词语.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二、省略句
(1)省略主语: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此)忠之属也.(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动词: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便要(渔人)还家.
(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急湍甚(于)箭.
(5)省略量词: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辩斗
三、倒装句
1.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2.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吾谁与归?
3.定语后置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短语后置: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战于长勺
告之于帝
四、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字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管夷吾举于士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五、固定格式
(1)“不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
(3)“得无……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何以”:何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