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语录 读书笔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4:45:13
孔孟语录 读书笔记
孔孟语录 读书笔记
孔孟语录 读书笔记
论语——道德的教科书
孔子,是一个被千千万万的人奉为“圣人”的人.《论语》,这部关于孔子言行的书自然也被奉为儒家经典.2000年来,它一直是治国的宝典.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事实上,《论语》中有许多哲理是需要细细品味的.
《论语》强调,道德与刑政不同,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使百姓慑于刑罚而不敢做坏事,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只有施行“以德服人”的政策,才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今看来,千年之前孔圣人的话似乎很有前瞻性.和谐社会的精华不正在于此吗?
关于孝道,在《论语》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唯其疾之忧”……《论语》里强调,孝即是关心父母,爱护父母,要多陪在父母身边,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并不是“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而已.这种思想也与现在社会的思想是一致的.
《论语》中强调孝道,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我想可能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几乎是一种天性,尤其在中国,不怕父母对子女没有爱,只怕爱给予的太多.而且父母的爱是深沉的,就像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父亲一样.但作为子女应该孝顺父母,这是本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不错,这三句话把孔子对于治学与道德的主张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所提倡的“快乐学习”应该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方向靠拢.以快乐的心态来学习,收到的效果肯定不错.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等,感觉君子就像个木头人.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但我总是认为君子的一生是很累的,人应该会享受生活,而不要总是以君子自居.
《论语》中强调“中庸”“礼仁”,但是在现在这个竞争性的社会中似乎并不适用.如今倡导的是个性化,创意化.我们应该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论语》虽然简短,但是所讲述的道理却十分深刻.《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虽然它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毕竟是中华文化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它,了解它,并且学习它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中华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