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于 的用法及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15:28:03
文言文于的用法及意义文言文于的用法及意义文言文于的用法及意义释义一、介词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

文言文 于 的用法及意义
文言文 于 的用法及意义

文言文 于 的用法及意义
释义
一、介词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庆既,覃于流虹恩,宜颁于秉钺.”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   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从”“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窃符救赵》)   ⑶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至”“到”等.   例: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2.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可译为“在”.   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   ⑵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到……时”“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以”“把”等.   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向”.   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7.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对待关系.   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⑵“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沣州人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夷坚志·张居士》)   8.引进与甲方动作行为有关的乙方,表示动作行为是甲、乙双方共同完成或进行的,并表示在动作行为过程中甲方起主导作用,是主动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同”“与”等.   例: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   9.引进用来比较或比拟的对象.一般用以说明异同.“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与”等.   例: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10.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比”.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11.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被”.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12.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为”.   例: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按:群臣不为鲁君尽力.
二、连词
  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可译为“和”“与”等.   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尚书·康诰》)   按:告诉你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三、助词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   按:蕃,捍御;宣,教化.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四、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   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审应》)
五、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 又如:于何(如何)
六 名词
  (1)钟唇,即钟口两角之间.   (2)草名.
  《说文解字》:“于,於也.象气之舒.”本义为叹词,音xū.“于”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yú.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介词“于”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词“於”的出现,“于”的一些用法逐渐被“於”所代替,魏晋以后,除了在引用古籍或固定格式中以外,“于”就很少出现了.“于”的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只出现在先秦汉语中,汉代以后逐渐消失了.   【于】 神农氏纪实,象形字,画得是飘洒瑞雨的样子,既养气致舒展.
  【子集上】【二字部】 于   【唐韵】羽俱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俱切,𠀤音迂.【尔雅·释诂】于,曰也. 又往也.【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诗·小雅】王于出征. 又【仪礼·士冠礼】宜之于假.【注】于,犹为也.宜之见为大矣.又【聘礼】贿在聘于贿.【注】于读曰为.言当视宾之礼,而为之财也.又【司马相如·长门赋叙】因于解悲愁之辞. 又未定之辞.【公羊传·僖二十八年】归于者何.归于者,罪未定也. 又行貌.【韩愈·上宰相书】于于焉而来矣. 又于于,自足貌.【庄子·应帝王】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又钟两口之闲曰于.【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欒谓之铣,铣闲谓之于. 又【前汉·元后传】衣绛缘诸于.【注】大掖衣也. 又【唐书·元德秀传】明皇命三百里内刺史县令,以声乐集,德秀惟乐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又草名.【尔雅·释草】茜,蔓于.【注】生水中.一名轩于.【司马相如·子虚赋】菴闾轩于. 又木名.【尔雅·释木】栈木,于木.【注】僵木也.江东呼木觡. 又淳于,县名.今密州安丘县,古淳于国. 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国为氏,後因去邑为于.又淳于,宣于,鲜于,多于,𨷖于,皆复姓.又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见【魏书·官氏志】. 又助语辞.【诗·召南】于沼于沚.【朱传】于,於也.【周易】【毛诗】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又【集韵】邕俱切,音纡.广大貌.【礼·檀弓】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又【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与迂通. 又【正韵】休居切,与吁通.叹辞.【诗·周南】于嗟麟兮.   考证:〔【礼·聘礼】贿在聘于贿〕 谨按本书之例礼记谓之礼,此出仪礼不当称礼,谨省上礼字.〔【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欒谓之铣,两铣谓之于.〕 谨照原文两铣改铣闲.〔【尔雅·释木】栈木,于木.【注】僵木也.江东呼木船.〕 谨照原注木船改木觡. 〔【文王世子】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仲尼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与迂通.〕 谨按周公至其君乎皆仲尼之言,此误於闻之上增仲尼二字,谨照原文周公上增仲尼曰三字,闻之上省仲尼二字.法于益于两于字照原文改於字.
  于也是百家姓的大姓,新百家姓28位.   见于姓条.

ASasAS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