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是研究型报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11:42:3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是研究型报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
是研究型报告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是研究型报告
建国之初,我们是完全照搬苏联模式的;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毛泽东的确提出了“苏联那边暴露了一些问题”“他们走过的弯路,你们还想走”就有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后来的确因为中国不同意苏联的一些做法,使中苏关系走向了分裂;1982年当的12大上正式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表示了全党对邓小平探索的承认
面对历史,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认为毛泽东不关心生产力的发展、不关心人民生活疾苦,但是摆在我们面前
的却是这样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中国实际上从1958年开始到1978年二十年时间内,长期处于停滞
和徘徊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都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邓小平)究其根本原因,恐怕就在于
毛泽东囿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最终没能找到实现中国经济腾飞的正确道路.作为与毛泽东同时代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邓小平从来都与毛泽东有着共同的理想与愿望:即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中国人民早一点
过上好日子.这是将邓小平与毛泽东联系起来的真正桥梁和纽带,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之共同
奋斗的理想目标.正是在这种历史的联系中,邓小平继续着毛泽东未竟的事业,他一方面吸收着毛泽东成功的
经验,尤其是从丰富的毛泽东思想的宝库中汲取着营养,另一方面也努力纠正着毛泽东的失误.历史就在这种
继承中实现着它的发展与创新.
反观毛泽东、邓小平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贯穿其整个探索过程始终的重大
基本问题,其实就是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
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众所周知,
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便没有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正因为如此,所以,革命胜利以后,马克
思主义理论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这是十分自然而又必然的事情.然而问题却接踵
而至了.
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而言,革命的目标十分清楚明白而又直截了当,那就是争取革命胜利,建立社
会主义的新型国家政权,使人民翻身做主人.为此,他们绝不允许死背马克思主义的教条,而只能脚踏实地地
面对各自革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
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导致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途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服从于这一真理性认识,毛泽东就
能够走出与列宁几乎完全相反的革命道路,但同样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革命一旦胜利,社会主义制度
一旦确立,摆在人们面前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如何发挥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代领导者而言,要清楚明白地回答这个问题,就不
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目标就是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
,尽快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最后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在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们却
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当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发现,只有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预想的道路不同的途
径与方式,才能达成上述目标时,就会感到深刻的犹疑和困惑.我们完全可以想见,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取消
商品货币关系的论断曾经给斯大林和毛泽东造成过多么深刻的思想矛盾与痛苦!
理论(主要是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与现实的矛盾如此深刻地左右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代领
导者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以致于他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制定各种路线、方针、政策的时候,尽管也
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但事实上却非常矛盾地摇摆于教条主义与实事求是之间.在革
命过程中,无论是列宁,还是毛泽东,都能够坚定地抛弃马、恩学说中与各自国情不相适合的个别论断.但是
在建设过程中,他们却经常为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如果通过发展商品经济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符合马
克思主义本来的要求吗?如果我们也搞市场经济,那么我们还算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国家吗?正是这
样一些深刻的困惑,使得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时常偏离它的目标而误入歧途.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
义建设误入歧途时(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不但不能够发挥其正常的理论指导作用,反而会时常走向它
的对立面——为了维护某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教条而自动放弃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动牺牲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真正悲剧.
其实,正如邓小平所尖锐指出的那样,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同样也绝不允许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绝
不允许死搬硬套马列主义的公式,否则也同样只会是死路一条.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上,当教条主义的
危险袭来的时候,毛泽东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勇气和智慧多次挽救革命,并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正确发
展的必胜之路;而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当教条主义的错误几乎葬送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紧要历史关头
,邓小平同样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智慧和胆识,力挽狂澜,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引向了健康发展的改革
之路.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全力以赴提高人民的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这一目标不会同马克思主义的任何理论相矛盾,尽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完全有可能采取
与马、恩原来设想的方式不同的发展途径,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理论与现实的矛盾,而是现实同我们过去僵化的
头脑的矛盾.只要真正了解和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个矛盾便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