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的文明特征如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3:39:54
古代印度的文明特征如题
古代印度的文明特征
如题
古代印度的文明特征如题
印度河畔的黎明
一、神秘的“哈拉巴文化”
【古老的南亚次大陆】 通常所说的4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实际上是1个历史地理概念,它并不仅指今天的印度,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地处中国西南,中亚之南,西亚东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与古代各文明都有联系,古代印度文明就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诞生了.
【土著居民】 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是本地原有居民创造的,他们被通称为达罗毗荼人.但由于地域广阔,族系复杂,古代原有居民也包括其他人种,例如矮黑人和原始澳语人等等.
【举世皆惊的“哈拉巴文化”】 1922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突然发现了哈拉巴文化遗址,可称为古代世界面积最广的青铜文化.这一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达罗和北部的哈拉巴为中心,习惯上称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1750年,可以肯定,其文明昌盛期已进入奴隶制发展阶段,与同期的埃及、两河流域水平相当.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街道布局整齐,纵横相交.
【神秘的消逝】 印度河文明来得突然,去得更突然,以致日后印度文献对它只字不提.印度河文明衰落的原因,学者们提出许多假说.印度河文明的消逝之谜仍有待人们破解.
二、“吠陀”和雅利安人
【“吠陀”时代】 印度的历史从吠陀时代开始才有文献纪录. “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共有4部.“吠陀”是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虽然主要是宗教内容,但也包含一些雅利安的早期历史.4部吠陀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1部,其编纂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2-公元前9世纪,有些诗句可能更早,其上限可推至公元前14世纪初,即雅利安人开始进入印度之际;其余3部称《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因成书较晚,约在公元前9-公元前6世纪间,通称为后期吠陀.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期,又逐渐出现了解释吠陀的文献,即《梵书》和《森林书》、《奥义书》.
早期吠陀反映了雅利安人氏族部落组织解体,并向阶级社会迈进的历史.这时,私有制也已逐渐产生,并开始出现了等级划分的现象.
后期吠陀时代,社会发展复杂多变,铁器已推广使用,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劳动分工大大加强.分工的发展促进了交换的发展,商业开始兴起.奴隶制的发展最为突出.大量奴隶的出现,为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在释解吠陀的文献中,《奥义书》确立了1种怀疑主义和大胆思考的传统,内容驳杂,思想不拘一格.但其主要观念是唯心主义一元论和泛神论思想.它承认世界的灵魂梵天是最高存在;物质世界是虚幻的;灵魂可以轮回转世;与绝对存在物融为1体,才能解脱轮回,并得到安定----即梵我一致.1个人立身行事只有毫不计较得失,完全不考虑功过是否会有报应,才能摆脱迫使他转世的枷锁.尽管涅盘境界对大多数人来说遥遥无期,但虔信者在人世有生之年即可达到.
【雅利安人与城邦初建】 雅利安人的老家可能在中亚或高加索一带,他们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社会组织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当他们进入印度时,自然遇到本地居民顽强的抵抗,入侵经历了很长时间,先后延续几百年.雅利安人的入侵总的说来是成功的.
到了后期吠陀时代,随着阶级矛盾的发展,以前的军事民主制机构逐渐变成了国家.军事首领罗阇摇身一变而成为世袭君主.到公元前6世纪,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已有了20几个城邦国家,主要如犍陀罗、居楼、迦尸、居萨罗等,这样便开始了印度历史上的列国时代.
三、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在吠陀时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化,印度形成了两种日后成为其民族特色的体制,即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吠陀时代的瓦尔那,原指不同人种和社会集团,后来逐渐用来表示社会等级.印度瓦尔那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国家形成之后,划分更趋严格.婆罗门作为第一等级,在社会上有首脑之尊;其他各等级包括国王在内的刹帝利,对婆罗们都应敬重礼让.婆罗门由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组成,日后成为婆罗门教的祭司,也可以经管其他行业,但只动口不动手,即作为业主和管理领导人员.他们不仅垄断宗教文化大权,也参与执政,常作国王的顾问,以占卜、念咒等方术影响国王的行动,甚至随军出征.婆罗门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除这些剥削收入以外,婆罗门正式的补充收入是接受布施,来自国王贵族的布施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对战争虏获和国家税收的分配,往往表现为大量的馈赠.婆罗门也是最富有的阶层.
刹帝利作为第2等级是由王族和军事行政贵族集团组成,他们被视为社会之臂膀,即统治阶级执掌国家机器的人员.在理论上,婆罗门优于刹帝利,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国王属刹帝利等级,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个种姓之间的争雄,因此有些文献也出现过刹帝利优于婆罗门的说法,只是较少数而已.这种争夺有时也在思想文化上表现出来.刹帝利同婆罗门一样,是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的统治阶级,甚至更富于婆罗门,因为战争掠夺物和国家收入是由他们直接占有的.
第3等级吠舍是整个社会的支持者和供养者,意即养活整个社会的工农劳动群众.吠舍原由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日后用以包括从事农牧工商各行各业的平民大众.由于小生产者分化也产生贫富的两极,吠舍中有些少数发家致富之人,甚至从事高利贷活动.在婆罗门和刹帝利统治之下,吠舍已无政治权利可言,只有交税服役,供养统治者的义务.不过比起第四等级,他们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按婆罗门教的理论,吠舍与刹帝利、婆罗门都属高级种姓,死后投胎可再度为人,因而称再生族.第四等级首陀罗则属非再生族,因此吠舍可参加婆罗门主持的宗教祭祀和听讲教义,首陀罗则绝对不能.实际上,再生与非再生的界限就是过去雅利安人和被征服的异族人、雅利安公社成员与非公社成员判然有别的反映.
首陀罗为第4等级,指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最初是由被征服的非雅利安各族组成,后来也包括由于种种原因而被降到这个最卑贱等级的雅利安人.他们失去了政治、法律和宗教上的一切权利,处于不受保护,冤苦无告的低贱地位.他们从事农牧渔猎,以及种种当时被人视为低贱的职业,其中有少数自食其力的工匠,但多数沦为佣工和奴仆.作为最低贱的等级,首陀罗的地位和奴隶相差无几,其中也有一些人就是奴隶.种姓制度一旦固定下来,各个等级所从事的职业就不能任意改变.各个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种姓制度的本质是保护上层种姓的特权地位.它通过宗教、法律,社会习俗等种种手段为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统治阶层的瓦尔那披上神圣、高贵的光环,让吠舍、首陀罗供养伺奉他们.由于种姓制度在以后各时代有变本加厉之势,它一直是印度人民沉重的锁链.
【婆罗门教】 到后期吠陀时代出现有完整体系的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是梵天.梵天是世界精神、最高主宰、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皆属梵天所创,而且只有梵天是实,其他一切皆为虚幻.婆罗门开始以1种统辖万有的梵天神性说,包揽了一切原始崇拜,把婆罗门教义提高到垄断精神世界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把解释、宣传这一教义的婆罗门祭司僧侣,崇奉为人间的最高等级.此外,婆罗门教还利用原始的万物有灵和灵魂转移说,创造出一套灵魂投胎转世的“业力轮回”论,认为人在死后投胎,也就是所谓轮回,是由生前造业好坏决定的,为善者得报,来世富贵,为恶者得报,来生受罪,如此等等.因此婆罗门教强调尊法行善,要人民安于现状,忍受一切苦难.婆罗门教视《吠陀》为圣书,只有婆罗门祭司僧侣才能阅读了解,再加上琐烦的宗教仪式和五花八门的祭祀,婆罗门教就成为1种异常神秘的宗教,对后来印度历史有深刻的影响.
四、列国时代
【列国综览】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到公元前6世纪初,已初步形成16大国,史称列国时代,它一直延续到公元前4世纪未、孔雀王朝兴起之时.在政治体制上,列国中绝大多数是国王当政,也有个别国家实行贵族共和制.在列国时代后期,摩揭陀国在恒河流域中部称霸,逐渐兼并四邻,才开始走上统一北印度的道路.
【百家争鸣】 列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各阶层的新思想、新宗教如雨后春笋,勃兴而发.当时婆罗门教已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冲击和攻讦;宗教改革运动风起云涌;在思想领域中对婆罗门教的批判也导致各种新思潮新教派的产生,它们在佛教文献中被称为“外道”.
顺世论派梵语称“路伽耶陀”,意为流行于群众中的观点,故汉译佛经称其为“顺世外道”或“世间行”.传说其创始人为毗诃拔提,至列国时代则日渐活跃,终于成为人民群众中最受欢迎的哲学流派.列国时代,顺世论派主要代表是阿夷多翅舍钦婆罗,其说包括唯物主义观点.该派认为世界由地火水风四大物质元素构成,生命产生于物质,感性知识是认识的源泉.他们否认吠陀之类圣书的权威,坚决反对婆罗门教宣传的灵魂不死、轮回转世说以及杀生祭祀等烦琐礼仪,他们也反对其他宗教流行的禁欲苦修之说,认为这只能使受苦人益增其苦而永远与快乐绝缘.他们更激烈批评种姓制度,认为人生而平等,顺世论派的观点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受到残酷的迫害,也为婆罗门等宗教派别视为异端邪说,在统治阶级的文化中难以生存.顺世论派的作品全被毁灭,现在所知的片断也是从佛教文献的反对派作品中作为批斥对象而被援引的,当然不免受到歪曲窜改.
另外1个比较重要的学派是主张彻底宿命论的阿什斐迦派,或称为“邪命外道”,其代表人物是末伽黎•拘舍罗.该派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按既定程序安排好了的.人的意志和行为不论是善是恶,都影响不了整个既定过程,人生历程不由自已定,也不由他人定,而是由宿命决定.这种彻底的宿命论一方面否定了各种宗教善恶有报的说教,但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人安于无所作为.
在反对婆罗门教特权过程中,耆那教占有特殊地位.耆那教是列国时代在次大陆东北部兴起的新宗教.传说其创始人为筏驮摩那被称为耆那大雄,即战胜情欲的伟大英雄,教徒也称耆那.耆那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而不是神创造的.世界无始无终,只有形式的变化.组成世界的万物也都如此,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括两部分,即物质和精神两种因子.耆那教的最高理想是使灵魂脱离躯体,超越轮回,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极乐状态.为了超越轮回,必须奉持“3宝”,即正信、正知和正行.正信,就是要完全彻底地信仰大雄和其教义.正知,就是正确地学习和理解耆那教的教义.它要信徒们能够从具体的生灭和变化着的事物中认识到事物自身的永恒,从生物生生死死中认识到灵魂的永恒.正行,就是要求信徒实行5项誓戒,即一不伤害生物,二不说谎话,三不偷盗,四不奸淫,五不贪财.他们要在思想和行为上实行苦行,前者是指必须静坐、反省、忏悔,后者是指必须在行动上实行各种自我克制,经受各种使肉体受苦的磨炼;只有极端苦行,才能不造新“业”,消除前“业”,使灵魂彻底摆脱由情欲而导致的后果(“业”),超越生死,臻于极乐世界.耆那教反对用其他生物作祭神的牺牲,主张用战胜自已情欲的办法求得自我解脱;反对以神为主宰的思想,强调人可以决定自已的命运;否认人的种姓差别,强调宗教修养的差别.这些都具有明显的反婆罗门教的时代气息.耆那教的传播,得到一些国家君主和刹帝利的支持,因为他们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也怀有反感.耆那教最重要的戒条是禁止杀生,因而也禁止从事农业,因为耕地时不免伤害地下虫蚁,所以耆那教徒中有很多商人.
五、早期佛教及其启示
【释迦牟尼】 佛教是与耆那教同时兴起的,其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他成道以后所获的称号,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所提倡的哲理,以及由他开始的宗教运动对东方文明影响深远.释迦牟尼是位于今天印度、尼泊尔交界处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当他29岁时,突然离开宫廷出门修行.当时有志探讨哲理的青年人,往往采取自行流放式的修行途径.他们认为,人人都可出家,自立宗派,以求解脱,时人称为“沙门思潮”.据佛传所述,释迦牟尼追求解脱,经过长期而曲折的历程终于悟道.透悟后建立佛教,广收门徒,被门人奉为“佛陀”,意即觉悟者.由于他宣扬的佛教哲理,既博大精深,又平易近人,因而其家乡迦毗罗卫以及恒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接受佛教的信徒越来越多,盛况超过大雄耆那教.
【四谛八正道】 佛教同耆那教一样承认生业轮回之说,并认为信教修行的目的是摆脱轮回,达到涅 之境.但它不像耆那教那样强调苦行修炼,主张进行哲理思考,了悟万物因缘,进而悟道,达于永恒的存在,这就是不生不灭的涅 .在对待摆脱轮回的人生问题上,释迦牟尼倡“四谛”之说,从哲理角度阐述佛教所提倡的真理.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佛教讲道的起点,也就是从人生的各种苦恼现象说起.苦谛,宣扬人生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别离、身心等8种苦.集谛,说明形成苦的各种原因,佛教避免从客观条件出发分析苦因,而专从主观方面探求.佛教认为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望,而各种欲望又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满足.苦是以前欲望的果,果又成了以后的因,因果相袭,人生轮回不已.灭谛,说明佛教的目的是要消灭苦,佛教认为消灭苦的关键在于消除欲望.道谛,说明佛教修道的主张和途径,包括8正道:正见即信仰正;正思维即决心正;正语即言语正;正业即行为正;正命即生活正;正精进即努力正;正念即思念正;正定即精神集中,禅定正.8正道大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理论上领悟佛陀所宣扬的教义,以提高信徒的宗教智慧;另一方面从静坐中体验佛陀所宣扬的境界,以提高信徒的宗教修养.
【佛教的哲理】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主张“众生平等”.佛教认为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从这1点看,佛教显然具有积极作用.佛教的心理学学说认为,人的苦恼来源于各种不可能实现的欲望,所以欲望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佛陀的伦理学强调积极精神而不是消极态度,宣扬博爱,为人服务以及助人为乐等.佛教的哲学基于唯物主义,主张除物质以外无他物,灵魂非实体.由于物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常改变形式,所以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只有变化的法则----生长与消灭才是永恒的.
【佛教的弘扬】 释迦牟尼去世之时,佛教团体已初具规模,并且规定在家修行的普通信徒只要表示皈依佛法,接济僧众,并实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5戒即可,这大大方便了佛教在群众中的流行.1、公元前5世纪70年代,佛教第1次在摩揭陀国都集结,首次写定佛教经典,此后佛教得以迅速发展.由于佛教本身没有最高领导机构,因而导致分裂.2、公元前4世纪初,佛教徒举行第2次集结,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派,并进一步审定律藏.3、公元前253年,阿育王召集第3次集结,首都华氏城僧众云集,称一时之盛,主要成果是进一步推动了佛教经典的编定和佛教向国外的传播.经过这次集结,佛教经、律、论3类经典基本齐备;而佛教的远传,则表现在阿育王派名僧高士奔赴远方绝域宏扬佛法的事业上.阿育王广派传教士,东赴缅甸、南下锡兰,西达塞琉古和希腊诸国,北进克什米尔以及中亚,使佛教不仅在印度内部广为传布,且冲出国界弘扬天下,变成世界性的宗教.这第三次结集成为早期佛教达到鼎盛的标志.
六、孔雀帝国的兴衰
【孔雀王朝】 大约公元前324年,旃荼罗笈多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整个北印度在旃荼罗笈多的统治下基本统一.旃荼罗笈多利用人民的力量成为新王朝统治者,因其出身于豢养孔雀的家族,故此王朝被称为孔雀王朝,定都华氏城.孔雀王朝传至阿育王时代,对南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讨,除南印度1部分以外,悉入孔雀帝国版图.至此,孔雀帝国疆域广大,幅员辽阔.
帝国建立后,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法,宣扬仁爱和慈悲;鼓吹宗教宽容和容忍,要人们尊重他人教派;由于帝国已经建立,暴力已不重要,他还大力倡导非暴力.可见,阿育王的圣法不仅是1种宗教政策,而且也是维护帝国统治的国策.阿育王时期是孔雀帝国的极盛时代,但这个庞大帝国没有统一基础,在繁荣的表面下暗藏着波涛汹涌的危机.
【帝国制度】 孔雀帝国幅员广大,边远地区仍存在氏族部落制度,部落的酋长仅向帝国国王称臣纳贡,而境内的赋税则由他们自行征收.至于恒河流域中心地区的土地关系,则有如下几种:王室所有并直接控制的土地;奴隶主贵族占有地;农村公社占有地.
孔雀帝国时,奴隶制发生了一些新变化.首先,雅利安人沦为奴隶的现象受到限制.再则,奴隶地位有所改善.种姓制度也面临各种危机.奴隶制的阶级关系日趋弱化,而种姓间的等级却更加森严,这是古代印度社会没落时期值得注意的特点.
【帝国式微】
七、丰富多彩的文化
【弥古的语言文字】
【斑斓的文学】 除却古代的《吠陀》文学作品之外,自公元前5世纪又相继出现了一些史诗和民间文学作品.史诗主要有两大部:1部是《摩珂婆罗多》,1部是《罗摩衍那》.前者大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后者约公元前4世纪.《摩珂婆罗多》意即“伟大的婆罗多族”,相传为毗雅娑所作.其核心内容,是说婆罗多家族中居楼王1支与般度王1支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双方经过曲折的较量,最后进行了为期18天的大战,结果是居楼王1支全部战死,般度王1支取得胜利.、史诗所描写的大战,反映了雅利安各部落在从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中战争的情景.它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强暴奸诈的厌恶和对公正善良的同情.它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洞察力,长期为南亚次大陆的文学家、诗人和艺术家提供创作的灵感.《罗摩衍那》,即罗摩的游行.这部史诗的篇幅较小,但结构严谨,故事的加工也比较细致.全诗共分7篇,约24000颂,传说为蚁垤仙人所作.其主题是居萨罗国王子罗摩与妻子悉达隐居时,魔王劫走了悉达;罗摩在神猴协助下,率猴兵打败并杀死魔王,救出了悉达,然后携悉达回国为王.这部史诗反映了雅利安人向南印度扩张的过程.古代印度的民间文学作品,大都保存在《五卷书》、《益言佳言集》、和《佛本生经》等作品中.其中《佛本生经》最为流行,它主要记述佛前生的故事,因此保存在这里的民间故事都经过了佛教徒的加工整理,原作品的主人公被附会成佛陀,原故事情节也被润色.尽管如此,它仍保留了不少优秀的故事,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情况提供了大量资料.
【灿烂的艺术】
【自然科学的成就】 古代印度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有相当高的成就.古代印度人将1年定为12月,每月定为30日,每年360日,所余差额用增置闰月的方法来弥补.在数学上,印度人民同样有大量发现.他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又加上1个“0”,并提出了数字按位计值的方法,对人类的数学运算有重大意义.为了建筑祭坛的需要,印度人民很早就学会了测量土地面积,以及画出种种几何图形,并列出了最早的三角函数表.印度人民在医学方面成就亦高.古印度最著名的医学作品有阇罗迦的《阇罗迦本集》和妙闻的《妙闻本集》.此外,印度人民在农业、畜牧业以及其他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为世界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