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04 03:22:40
你认为在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你认为在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你认为在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摘 要:环境意识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关键词:公众;环境意识;环境保护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建设,更是使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全国,也是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无疑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和责任.在多重压力形式下,公众的环境意识就尤为重要.故对公众的环境意识进行研究,并寻求解决措施,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促使其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是当前中国应该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完善环境保护权利基础,加大环保知识宣传的力度
在确立公民环境权基础上拓展人的环境道德意识视野,提高对待环境问题的觉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机关、媒体、学校、单位、社区等各级组织的作用,深入群众,开展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环境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使人们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结合“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进行广泛宣传.
今后环境宣传的着力点应首先从政府官员、领导干部环保意识的提升入手,由于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政府依赖性”较强,若然各级官员和领导干部对环保的认识上升至如GDP、计划生育等问题的高度,则在公众环境宣传上必将事半功倍.
二、完善环境教育体制
我国1992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并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自此,环境教育在全国蓬勃发展,并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以中小学为主的正规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中之重.从自己所面对学生的特点和本地区、本学校的环境状况出发,探索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环境教育方式和方法.
1.因时因地因人实行环境教育
由于城乡差异、文化程度差异、经济收入差异是影响人们环境意识差异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环境教育时要有针对性,要使人们学到他能学的、想学的、学以致用的知识,这样才能达致高效率的环境教育效益.在城市,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较多,可以通过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等向公众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也可以组织公众,开展一些环保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政府和环保部门、环保组织也可以将环保教育开展到社区去,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在农村,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窄,主要是电视,我们一方面可以电视上加大对群众进行与他们的生活、生产相关环保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环保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2.实践中进行环境教育
成人学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成人过去的生活经验.早在1926年爱德华?林德(Euard Lindeman)建立的成人学习理论就认为个体比教育结构更重要,课程应该围绕成人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建立.他认为,成人只有在需要解决来自生活经验中的问题时才有学习的动机.1990年Molcolm Knowles又提出成人学习的动机论,他在林德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成人不仅要学习他们需要了解的东西,教师还应该帮助成人学习者意识到“需要了解”的东西.社会公众多数是成人,可以借鉴和结合成人教育理论,警醒社会公众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改善人们的环保行为.
3.运用心理学知识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环境教育
美国犯罪学家凯令从一座漂亮大楼的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了,而没有及时地维修,从而又增加了几个破烂的窗子中,悟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另一位心理学家威尔逊提示公园的管理者,用诗一般优美动人的警示语换下以前枯燥乏味的无人性化的语句的牌子,从此,使公园里的情况发生了巨变,折花的人骤然减少.后来,他对这现象作了解释,他的话被人们称之为“护花原理”.如果人们把环境当作“公共财产”或“共用地”,那么他们就会把他们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当作理所当然,甚至认为不对这片共用地做点损害,自己就吃了亏,在这种思想或意识下,对大众进行的环境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也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进行环境教育,不能忽视环境育人的“破窗理论”和心灵育人的“护花原理”,应该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抓住人们的心理,将“破窗理论”和“护花原理”应用到环境教育中来,进行的宣传和教育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4.凸显社区教育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内居民为教育对象,旨在发展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社会公众中的成年人在社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程度不可低估,他们中很大部分都是家长,而家长在家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当一个主要的角色,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将对孩子有着直接而长久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不可忽视,故应以社区为单位,在每个社区开展环境教育.
5.以物质保障促成社会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其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动态性的共同作用,合成了环境教育的社会响应.这种社会响应的现代方式主要是居民生活方式的“绿色革命”和环境保护组织的政治参与.我国《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第5条)“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8条)其实环境教育和奖励都是发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相辅相成,奖励是为了动员公众,公众被动员后还必须知道如何科学、有效地从身边做起,从而真正实现全民环保.
三、更新消费理念,倡导环境消费
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急剧膨胀的消费需求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发达国家滋长的“消费越多越体面”的观念,不仅鼓励人们以贪得无厌的态度去消费资源、能源和商品,而且刺激人们尽可能多地把它们消耗和浪费掉,其结果使生态危机愈益严重.故由高消费向环境消费转变,便成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高消费向环境消费转变,必须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1.树立科学的环境消费意识
当传统的高消费日益明显地暴露出其对生态环境进而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性时,当代社会成员在观念认识上应自觉地摒弃高消费的愿望和行为,以一种既能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又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的消费意识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这样一种具有互利功能的消费意识便是环境消费意识.
2.推广使用绿色产品
虽然在我国现阶段大力推广绿色产品的经济基础还不够扎实,但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优势,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环境消费之路.这些文化优势表现在:一是具有“养生”传统,特别重视从大自然中获取营养,治疗疾病,这正是环境消费扎实的群众基础;二是有俭朴节约的美德,而环境消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理利用节约资源;三是讲亲情重后代,而环境消费恰恰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四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强调阴阳平衡、自然和谐,这与环境消费倡导的人与自然友好关系是非常近似的.
3.建立确保环境消费的社会机制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应符合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的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的立法工作.消费者在选择商品和服务时,应把确保健康放在第一位.社会各界都应关心、关注环境消费等等.
四、完善公众参与环保机制
1.大力发展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当代中国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是非营利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保护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力量,公众、社团和民间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
2.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进行某项人为活动之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给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估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对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法律化、制度化,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范围、内容、程序等进行规定而形成的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一套规则.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之一,也是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制度之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仍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