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3 16:30:15
有关中国(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
有关中国(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
有关中国(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改变了并正在改变着世界,在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自由.由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后者的意义相形之下更为重大.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人的自由和民主制度也产生了全球化的趋势.
1 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的和主要的手段.市场经济是迄今最有效率的经济,它的出现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之所以会如此,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已经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因为每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有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由自然经济的补充逐渐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市场经济产生了.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不断获得解放的过程.市场经济产生以后人的自由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首先,进入市场参加交易的主体是平等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中的交易是自愿的、平等的、互惠互利的,交易主体双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市场经济活动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等价交换,二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市场活动的主体按照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通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身上的特殊的自然差别,买卖双方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血缘、门第、地域、民族、宗教等等之间的差别都被排除在交换关系之外.等价交换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平等.平等是自由和民主实现的前提,而市场经济恰恰造就了这一前提.
其次,自由意味着人对外界依附的摆脱,人类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自身也总是在不断寻求解放.自由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市场经济的出现并成为人更加自由的现实基础,加快了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起着优胜劣汰的作用.市场竞争同等级特权、经济强制等束缚不相容,必须是公平的自由竞争.生产自由扩张和自由竞争、资金的自由流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价格的自由浮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市场经济主体就会不断寻求自由,比如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契约自由等等.因而,竞争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自由.另外,市场经济造成的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政府统一计划的困难也必然会使经济主体获得较多的自由.
再次,平等、自由用法律规定出来就是权利,而实现权利的形式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和法治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是有效的民主制度的必要前提.市场经济承认并鼓励个人利益,对私利的追逐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因而市场经济促成了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利益的公民的产生.
2 市场经济全球化是民主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2.1 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渐趋明朗.
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指的是其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经济体制逐渐被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态势.根据WTO网站统计,截止到2003年4月4日,WTO的成员国数目为146个,而1995年1月WTO成立时成员总数为104个.加入WTO的国家被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WTO成员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根据“地图之窗”网站数据,全世界共有230个国家或地区.自1995到2003八年时间,市场经济国家占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比重由45.2%上升到63.5%,可以印证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显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类型,当然地,也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方式.历史表明,商品(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无法逾越的特定历史阶段.从历史逻辑看,人类社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渡,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渐占到统治地位的过程.而商品经济不断扩张的本性又必然会使其冲破国界,导致世界各国和地区如多米诺骨牌般地纷纷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趋势是贸易、资本和生产全球化的原动力,而后者又是前者的重要表现和后果并进一步促进前者的彰显.
2.2 民主全球化的趋势正逐渐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属于政体的范畴,实质是公民的独立自主和自由选择.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典型的政体理论认为:国家最高权力如果由一个人掌握,就是君主政体;由少数优秀的人掌握,就是贵族政体;由多数人掌握,就是民主政体.或者说,民主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或是参与决策的群体中人)有权发表意见、参与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除了经济全球化、科技加速发展外,民主化继续延伸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民主全球化趋势,指的是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在全球的扩展趋势,表现为君主制、法西斯、殖民地、军事专制、个人专制等体制纷纷向民主体制转化——各国间的政体相互借鉴共同向民主之进化.
2001年11月5日,胡锦涛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的题为《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演讲中指出:世界事务不能只由一个超级大国控制而应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原则,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和支持.
2.3 民主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源
民主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全球化及由其衍生出的其它因素造成的.概括地看以下三个方面构成民主全球化的动力源.
第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构成了民主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经济体制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对建立于其上的政治体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中说到,“经济自由是达成政治自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
从历史上看,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几乎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近代凡没有经过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大革命前的法国、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商品经济越发展的国家,建立民主制度的动力就越充分,事实上其民主制度就越发展.可以说,同自然经济相对应的是专制政体,而市场经济则对应着民主的原则及其政体.因此,民主政治同市场经济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在政治上是民主政治.由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导致民主化进展的国家的典型如英国、美国和法国.
第二,发达国家的“民主输出”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进程.
市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经济增长,也会促进各国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制度.一方面,民主程度高的国家,通过频繁的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对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甚至战争手段积极进行民主输出,以增加其国际影响力.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进程,成为其动力来源.
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造成信息传播的加快,更加快了民主输出的过程.由此强权政府会迅速地暴露在世界面前,强权下的民众可以了解到另一种政治形式的存在,必然会加速该地区的民主化进程.
第三,一些国家自觉的民主化改革也成为民主全球化的动力之一.
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不发达的状况,几乎都在自觉地尝试经济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些国家(甚至包括已经失败的苏东国家)经济改革的方向都是市场化,与此同时,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在推进,而政治改革的大致方向就是民主化.中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2.4民主全球化是多元的、冲突的民主的全球化.
首先,民主全球化并未淹没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两者在竞争中并存,借鉴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虽然都在向前发展,但不会趋于一致.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代表,中国的政体是非常有特色的议政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资本主义民主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三权分立制度.
其次,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都存在着多种形式.
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民主的典型形式.即使同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各国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封建史的缺乏,美国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都属于资产阶级,是比较完整和典型的.法国的三权虽与美国相同,但封建贵族仍在政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英国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与美法不同,而且有两权(行政权、对外权)主要被君主据有,实际上是“两权分立”等等.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国的民主特点也在改变,但各国的民主制度总是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历史烙印.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民主政体.由于各国情况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具体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中国建国以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苏联实行苏维埃制,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实行代表团制,朝鲜实行人民会议制、社会主义罗马尼亚实行国民议会制等等.
3 民主全球化趋势在当前的主要表现
3.1 民主国家的渐趋增多.
这里谈到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实行共和制度,公民享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且有宪法保障的国家.与共和制对立的主要是君主制、军统制和政教合一制等专治体制.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实行民主制的国家(丹麦、挪威、列支敦士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西班牙八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其他发达国家实行共和政体——其实即使在那些实行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发达国家,民主程度也是相当高的),非民主体制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遭受过侵略或殖民统治,经济落后,国民经济体系不健全,生产结构单一,依附于发达国家经济.出于发展本国经济的渴望并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除了国内政局动荡纷乱的少数国家外,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市场化取向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以亚洲国家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编的《国际统计年鉴》(2003),自1991年到2002年,发展中国家GDP年均增长5.4%,其中,中国(9.7%)、莫桑比克(6.6%)、赤道几内亚(22.1%)新加坡、越南(6.8%)、马尔代夫(6.9%)、缅甸(7.2%)等至少12国年均增长都超过6%.笔者根据“地图之窗”网站的资料对非共和制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统计:泰国、尼泊尔等12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锡金、阿曼、斯威士兰王国4国实行君主制,伊朗、沙特阿拉伯、梵蒂冈3国实行政教合一政体,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西撒哈拉、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如果忽略所谓的共和政体中的假共和,那么,到现在非民主国家只占发展中国家总数的不到15%.而且,巴林始于2000年的政体改革,揭开了海湾地区君主立宪和政教合一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序幕.
3.2 国际关系民主化
一个国家内部应讲究民主,国与国更应如此.各国都应有权参与决定国际事务,国际争端应透过平等协商、对话合作解决.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这样做,有利于体现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平衡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体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意志和愿望,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胡锦涛也谈到,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和民主的全球化,民间关系对国际官方关系影响日益巨大.民主全球化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政府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下降,在外交方面,官方外交的作用也将受到影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新生说,他认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给民间外交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是以民为主.”
3.3 民主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以来的两极格局瓦解了.从此各国纷纷主张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和加强区域合作,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萌芽.
民主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首先,民主全球化与单极世界根本就是不相容的.民主全球化使民主逐渐跨越国界,任何单个国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必然趋弱.其次,民主全球化利于各国加强国际合作以解决一系列的世界性经济和政治问题,国际合作的加强必然会挑战单极霸权.再次,民主全球化使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在重视同美关系同时要求更多的话语权.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可以从美国打击伊拉克前后其他大国的表现得到印证.最后,民主全球化催生了众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如欧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他们坚持自身利益,不会甘愿受美国的摆布.总之,民主全球化趋势限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格局在国际力量消长的基础上走向多极化.但是,由美国主导的一超多强格局演变成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新多极格局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有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cjj/902509.htm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全球的注目,当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经济从此将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时,我们更应看到今后会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目前中国经济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在许多环节中计划经济的决策机制仍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开始有计划地尝试对计划经济进行有效的改革。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大变化,首先短缺现象消失,经济进入全面竞争的市...
全部展开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全球的注目,当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经济从此将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时,我们更应看到今后会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目前中国经济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在许多环节中计划经济的决策机制仍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开始有计划地尝试对计划经济进行有效的改革。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大变化,首先短缺现象消失,经济进入全面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住房、电信和汽车等产业高速成长,产业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中国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政府职能转换、整顿市场秩序取得积极成效,民间投资加速成长,企业素质总体改善,市场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但是中国经济在经历2003年的高速增长和2004年的宏观调控后,经济发展显得极为关键。经济过热、房地产问题、就业问题、控制物价、货币供应量调控、财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及能源等问题将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中国经济进入极其敏感的周期,如能顺利实施经济软着陆计划是最佳选择。中国经济虽进入新一轮中长期增长周期,但增长模式主要是靠财政政策拉动,中国面对新形势必须进行适时的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阶段期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经济结构方面,低水平平面扩张与结构性调整相互作用,投资和重工业将保持快速增长。以往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能力在较低技术层面以外延为主的扩张支持,工业结构的高度化不足。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主要依靠电子通讯及住房等产业拉动,由于这些产业的生产技术趋向比较复杂,因此能够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从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促进产业的装备水平及资金技术密集度提高,从而使重工业的比重和投资率提高并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重化工业热是特殊体制下的产物,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平均利润率下降、竞争加剧、资本积累相对过剩及失业人口加剧等缺陷,同时旧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被证实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首先浪费资源及污染环境问题是对经济持续发展的致命伤害,同时重化工业将使产业升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始终处于高消耗低产出的恶性循环之中,中国将面临自然资源更加紧缺的局面,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阶段期间,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主要特征为供给与需求发生改变,从周期性的供不应求转变为周期性的供大于求,生产过剩将导致繁荣的结束。不同条件下供给与需求有不同的均衡点并决定不同的经济增长水平。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充裕,同时企业生产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比以往要快许多。而需求方面,居民购房等预计将由初期的迅速提高转为相对平稳。因此需求不足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需求的水平决定供给的增长速度,供给不足仅仅存在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某些行业和部门。阶段性的生产过剩是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的突出问题,表明市场竞争将更加普遍和激烈。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经济发展的第三个主要特征为市场转轨速度加快。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开始从竞争性领域加快退出,政府管理部门、国有商业银行等也将随之转变职能。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增长以市场调节为主。而随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宏观调控也面临新的挑战,一些市场化的调控手段需要加快研究和付诸实施。同时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商业领域经济资本结构将趋于多元化,外资、民营与国有企业在相对一段时期内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而国有企业改革回潮的态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引导资本结构良性的多元化发展,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至关重要。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需求条件、供给条件、结构特征、增长机制都与以往不同,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如何有效地优化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为中国经济获得持续发展力奠定基础。中国经济虽进入新一轮中长期增长周期,但增长模式主要是靠财政政策拉动,中国面对新形势必须进行适时的战略选择。全球关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潜力,而中国目前经济和教育、科技、法律、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十分严重,矛盾非常突出。中国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但也应进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要高瞻远瞩,通盘考虑,关注全球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中国来讲正确地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极其重要。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能否赢得21世纪的关键在于如何冷静地进行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理性分析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式及未来发展趋势,预判全球经济波动周期的来临,有效地控制经济风险。中国经济和社会需要借古喻今,需要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的冷静,直面未来,关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问题和危机,能够以超然的心态面对急待谋变的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中国经济要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首先要放眼全球经济,从新能源战略的制定、中国企业的改造、经济结构的转型、城市化建设到教育体系的改造都需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中国经济面临选择,即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调整的稳定性以此顺利成功转型从而获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力,或是在失衡的经济结构下继续高速运转。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做出选择,而在利益的搏弈下这种选择的结果和初衷有待我们密切关注并进行研判。
收起
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改变了并正在改变着世界,在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自由。由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后者的意义相形之下更为重大。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人的自由和民主制度也产生了全球化的趋势。
1 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的和主要的手段。市场经济是迄...
全部展开
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改变了并正在改变着世界,在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自由。由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后者的意义相形之下更为重大。在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人的自由和民主制度也产生了全球化的趋势。
1 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的和主要的手段。市场经济是迄今最有效率的经济,它的出现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之所以会如此,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已经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因为每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有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由自然经济的补充逐渐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市场经济产生了。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不断获得解放的过程。市场经济产生以后人的自由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首先,进入市场参加交易的主体是平等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中的交易是自愿的、平等的、互惠互利的,交易主体双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市场经济活动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等价交换,二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市场活动的主体按照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通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商品身上的特殊的自然差别,买卖双方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血缘、门第、地域、民族、宗教等等之间的差别都被排除在交换关系之外。等价交换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平等。平等是自由和民主实现的前提,而市场经济恰恰造就了这一前提。
其次,自由意味着人对外界依附的摆脱,人类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自身也总是在不断寻求解放。自由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市场经济的出现并成为人更加自由的现实基础,加快了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起着优胜劣汰的作用。市场竞争同等级特权、经济强制等束缚不相容,必须是公平的自由竞争。生产自由扩张和自由竞争、资金的自由流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价格的自由浮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市场经济主体就会不断寻求自由,比如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契约自由等等。因而,竞争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自由。另外,市场经济造成的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政府统一计划的困难也必然会使经济主体获得较多的自由。
再次,平等、自由用法律规定出来就是权利,而实现权利的形式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和法治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是有效的民主制度的必要前提。市场经济承认并鼓励个人利益,对私利的追逐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动力,因而市场经济促成了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利益的公民的产生。
2 市场经济全球化是民主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2.1 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渐趋明朗。
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指的是其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经济体制逐渐被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态势。根据WTO网站统计,截止到2003年4月4日,WTO的成员国数目为146个,而1995年1月WTO成立时成员总数为104个。加入WTO的国家被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WTO成员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根据“地图之窗”网站数据,全世界共有230个国家或地区。自1995到2003八年时间,市场经济国家占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比重由45.2%上升到63.5%,可以印证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显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类型,当然地,也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方式。历史表明,商品(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无法逾越的特定历史阶段。从历史逻辑看,人类社会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渡,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渐占到统治地位的过程。而商品经济不断扩张的本性又必然会使其冲破国界,导致世界各国和地区如多米诺骨牌般地纷纷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趋势是贸易、资本和生产全球化的原动力,而后者又是前者的重要表现和后果并进一步促进前者的彰显。
2.2 民主全球化的趋势正逐渐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属于政体的范畴,实质是公民的独立自主和自由选择。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典型的政体理论认为:国家最高权力如果由一个人掌握,就是君主政体;由少数优秀的人掌握,就是贵族政体;由多数人掌握,就是民主政体。或者说,民主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或是参与决策的群体中人)有权发表意见、参与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除了经济全球化、科技加速发展外,民主化继续延伸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民主全球化趋势,指的是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在全球的扩展趋势,表现为君主制、法西斯、殖民地、军事专制、个人专制等体制纷纷向民主体制转化——各国间的政体相互借鉴共同向民主之进化。
2001年11月5日,胡锦涛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的题为《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演讲中指出:世界事务不能只由一个超级大国控制而应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原则,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和支持。
2.3 民主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源
民主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全球化及由其衍生出的其它因素造成的。概括地看以下三个方面构成民主全球化的动力源。
第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构成了民主全球化的经济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经济体制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对建立于其上的政治体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中说到,“经济自由是达成政治自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
从历史上看,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几乎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近代凡没有经过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大革命前的法国、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商品经济越发展的国家,建立民主制度的动力就越充分,事实上其民主制度就越发展。可以说,同自然经济相对应的是专制政体,而市场经济则对应着民主的原则及其政体。因此,民主政治同市场经济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在政治上是民主政治。由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导致民主化进展的国家的典型如英国、美国和法国。
第二,发达国家的“民主输出”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进程。
市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经济增长,也会促进各国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制度。一方面,民主程度高的国家,通过频繁的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对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甚至战争手段积极进行民主输出,以增加其国际影响力。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进程,成为其动力来源。
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造成信息传播的加快,更加快了民主输出的过程。由此强权政府会迅速地暴露在世界面前,强权下的民众可以了解到另一种政治形式的存在,必然会加速该地区的民主化进程。
第三,一些国家自觉的民主化改革也成为民主全球化的动力之一。
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不发达的状况,几乎都在自觉地尝试经济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些国家(甚至包括已经失败的苏东国家)经济改革的方向都是市场化,与此同时,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在推进,而政治改革的大致方向就是民主化。中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2.4民主全球化是多元的、冲突的民主的全球化。
首先,民主全球化并未淹没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两者在竞争中并存,借鉴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虽然都在向前发展,但不会趋于一致。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代表,中国的政体是非常有特色的议政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资本主义民主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三权分立制度。
其次,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都存在着多种形式。
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民主的典型形式。即使同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各国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封建史的缺乏,美国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都属于资产阶级,是比较完整和典型的。法国的三权虽与美国相同,但封建贵族仍在政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英国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与美法不同,而且有两权(行政权、对外权)主要被君主据有,实际上是“两权分立”等等。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国的民主特点也在改变,但各国的民主制度总是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历史烙印。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民主政体。由于各国情况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具体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中国建国以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苏联实行苏维埃制,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实行代表团制,朝鲜实行人民会议制、社会主义罗马尼亚实行国民议会制等等。
3 民主全球化趋势在当前的主要表现
3.1 民主国家的渐趋增多。
这里谈到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实行共和制度,公民享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且有宪法保障的国家。与共和制对立的主要是君主制、军统制和政教合一制等专治体制。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实行民主制的国家(丹麦、挪威、列支敦士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西班牙八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其他发达国家实行共和政体——其实即使在那些实行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发达国家,民主程度也是相当高的),非民主体制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遭受过侵略或殖民统治,经济落后,国民经济体系不健全,生产结构单一,依附于发达国家经济。出于发展本国经济的渴望并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除了国内政局动荡纷乱的少数国家外,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市场化取向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以亚洲国家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编的《国际统计年鉴》(2003),自1991年到2002年,发展中国家GDP年均增长5.4%,其中,中国(9.7%)、莫桑比克(6.6%)、赤道几内亚(22.1%)新加坡、越南(6.8%)、马尔代夫(6.9%)、缅甸(7.2%)等至少12国年均增长都超过6%。笔者根据“地图之窗”网站的资料对非共和制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统计:泰国、尼泊尔等12个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锡金、阿曼、斯威士兰王国4国实行君主制,伊朗、沙特阿拉伯、梵蒂冈3国实行政教合一政体,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西撒哈拉、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如果忽略所谓的共和政体中的假共和,那么,到现在非民主国家只占发展中国家总数的不到15%。而且,巴林始于2000年的政体改革,揭开了海湾地区君主立宪和政教合一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序幕。
3.2 国际关系民主化
一个国家内部应讲究民主,国与国更应如此。各国都应有权参与决定国际事务,国际争端应透过平等协商、对话合作解决。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这样做,有利于体现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平衡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体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意志和愿望,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胡锦涛也谈到,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和民主的全球化,民间关系对国际官方关系影响日益巨大。民主全球化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政府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下降,在外交方面,官方外交的作用也将受到影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新生说,他认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给民间外交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是以民为主。”
3.3 民主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以来的两极格局瓦解了。从此各国纷纷主张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和加强区域合作,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萌芽。
民主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首先,民主全球化与单极世界根本就是不相容的。民主全球化使民主逐渐跨越国界,任何单个国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必然趋弱。其次,民主全球化利于各国加强国际合作以解决一系列的世界性经济和政治问题,国际合作的加强必然会挑战单极霸权。再次,民主全球化使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在重视同美关系同时要求更多的话语权。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可以从美国打击伊拉克前后其他大国的表现得到印证。最后,民主全球化催生了众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如欧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他们坚持自身利益,不会甘愿受美国的摆布。总之,民主全球化趋势限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世界格局在国际力量消长的基础上走向多极化。但是,由美国主导的一超多强格局演变成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新多极格局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有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全球的注目,当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经济从此将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时,我们更应看到今后会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目前中国经济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在许多环节中计划经济的决策机制仍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开始有计划地尝试对计划经济进行有效的改革。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大变化,首先短缺现象消失,经济进入全面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住房、电信和汽车等产业高速成长,产业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中国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政府职能转换、整顿市场秩序取得积极成效,民间投资加速成长,企业素质总体改善,市场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但是中国经济在经历2003年的高速增长和2004年的宏观调控后,经济发展显得极为关键。经济过热、房地产问题、就业问题、控制物价、货币供应量调控、财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及能源等问题将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中国经济进入极其敏感的周期,如能顺利实施经济软着陆计划是最佳选择。中国经济虽进入新一轮中长期增长周期,但增长模式主要是靠财政政策拉动,中国面对新形势必须进行适时的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阶段期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经济结构方面,低水平平面扩张与结构性调整相互作用,投资和重工业将保持快速增长。以往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能力在较低技术层面以外延为主的扩张支持,工业结构的高度化不足。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主要依靠电子通讯及住房等产业拉动,由于这些产业的生产技术趋向比较复杂,因此能够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从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促进产业的装备水平及资金技术密集度提高,从而使重工业的比重和投资率提高并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重化工业热是特殊体制下的产物,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平均利润率下降、竞争加剧、资本积累相对过剩及失业人口加剧等缺陷,同时旧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被证实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首先浪费资源及污染环境问题是对经济持续发展的致命伤害,同时重化工业将使产业升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始终处于高消耗低产出的恶性循环之中,中国将面临自然资源更加紧缺的局面,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阶段期间,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主要特征为供给与需求发生改变,从周期性的供不应求转变为周期性的供大于求,生产过剩将导致繁荣的结束。不同条件下供给与需求有不同的均衡点并决定不同的经济增长水平。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充裕,同时企业生产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比以往要快许多。而需求方面,居民购房等预计将由初期的迅速提高转为相对平稳。因此需求不足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需求的水平决定供给的增长速度,供给不足仅仅存在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某些行业和部门。阶段性的生产过剩是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的突出问题,表明市场竞争将更加普遍和激烈。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经济发展的第三个主要特征为市场转轨速度加快。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开始从竞争性领域加快退出,政府管理部门、国有商业银行等也将随之转变职能。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增长以市场调节为主。而随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宏观调控也面临新的挑战,一些市场化的调控手段需要加快研究和付诸实施。同时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商业领域经济资本结构将趋于多元化,外资、民营与国有企业在相对一段时期内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而国有企业改革回潮的态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引导资本结构良性的多元化发展,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至关重要。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需求条件、供给条件、结构特征、增长机制都与以往不同,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如何有效地优化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为中国经济获得持续发展力奠定基础。中国经济虽进入新一轮中长期增长周期,但增长模式主要是靠财政政策拉动,中国面对新形势必须进行适时的战略选择。全球关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潜力,而中国目前经济和教育、科技、法律、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十分严重,矛盾非常突出。中国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但也应进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要高瞻远瞩,通盘考虑,关注全球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中国来讲正确地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极其重要。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能否赢得21世纪的关键在于如何冷静地进行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理性分析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式及未来发展趋势,预判全球经济波动周期的来临,有效地控制经济风险。中国经济和社会需要借古喻今,需要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的冷静,直面未来,关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问题和危机,能够以超然的心态面对急待谋变的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中国经济要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首先要放眼全球经济,从新能源战略的制定、中国企业的改造、经济结构的转型、城市化建设到教育体系的改造都需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中国经济面临选择,即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调整的稳定性以此顺利成功转型从而获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力,或是在失衡的经济结构下继续高速运转。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做出选择,而在利益的搏弈下这种选择的结果和初衷有待我们密切关注并进行研判。
收起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cjj/902509.htm
从以上政府规模和政府干预两方面的指标分析中我们看到,在2002-2003年,中国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政府规模更加合理,政府行为更加规范。
从政府规模看,政府的收入规模、政府消费规模,以及政府补贴规模,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
全部展开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cjj/902509.htm
从以上政府规模和政府干预两方面的指标分析中我们看到,在2002-2003年,中国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政府规模更加合理,政府行为更加规范。
从政府规模看,政府的收入规模、政府消费规模,以及政府补贴规模,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越来越起到主导性作用。与此同时,政府管理职能在完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功能的同时,中国政府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表现在中国政府的政府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变化的方向更加符合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指标看,2002-2003年,中国政府在行政审批、政府定价、政府管制、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以及政府对市场秩序维护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首先,政府的行政管理手段更加规范。表现在中国政府的审批和定价范围都不断缩小,政府管理模式正在从“审批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转变。其次,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大幅减少。政府取消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过程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一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国资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现代化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另一个是通过法制手段来限制政府权力,中国已经制定了行政许可法、政府采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在确立市场规则的同时,也不断规范政府行为。最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手段更加市场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手段仅限于宏观调控、反垄断和政府管制。在完善了宏观调控体系的基础上,2002-2003年,中国政府在加快对一些重点垄断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也在不断改革政府反垄断和管制的手段和方法。中国政府的管制范围正在逐渐缩小,管制的手段更加法制化,管理的方式更加市场化。(节选自《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
未来的5-10年间将是中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政府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服务型的政府管理体制,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效率,使市场对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在这一历史时期中,中国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规模和干预手段两大方面都将出现新的变化。
从政府规模来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政府的总体规模将逐渐趋近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政府管理中的各项职能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某些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职能将弱化,而另一些克服市场失灵的职能将获得加强。
从减少政府干预的趋势看,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取消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直接行政干预的权力,打破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行政性垄断,将不应由政府行使的部分职能逐步转移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配合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界定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和国有资产的管理形式,使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促进国有企业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与此同时,加快行政性垄断部门的改革步伐,特别是反垄断和政府管制改革将成为未来5-10年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进一步开放政府垄断的行业和市场,扩大市场竞争的范围,政府管制的方向将更加市场化和法制化,具体将表现为:政府将有序地逐步退出行政垄断行业,扩大多种市场准入的形式;政府管制机构的管理范围逐步扩大,管制的重点逐步缩小;完善法律体系,提高市场管制的法制化水平。(节选自《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
(一)非国有经济
1.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首先,国家对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将从主要依赖政策支持转向主要依赖法制保障。修订后的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一些专门法也将做出规定,以保护非国有经济尤其是非公有经济获得全面的平等的国民待遇。其次,非国有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将得到进一步鼓励,跨地区的联合重组将出现高潮。第三,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主要是非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将得到支持,尤其是银行的支持力度将会大幅增强;第四,商会和行会将在非国有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非国有企业数量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首先,国家支持非国有企业参与改组国有企业,这将会使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改组为非国有企业。其次,除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外,非国有企业都可以进入,产业进入门槛大大降低。第三,西部大开发的规划和相应的优惠政策,将为非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会为非国有企业提供很多机会。第四,国家实施发展小城镇战略,而发展小城镇将主要依靠非国有企业的投资。第五,《中小企业促进法》将刺激更多的非国有中小企业产生和发展。
3.非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将更加广泛
首先,随着2004年中国加人WTO过渡期的结束,非国有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将进入更多的行业,包括原国有企业垄断的大部分行业,如银行、电信、能源和基础设施等,各类市场主体在这些行业将享有平等的生产、经营条件;其次,随着国家对私营企业进出口限制的解除,在进出口贸易领域将出现一大批私营企业;第三,由于非国有企业参与改组国有企业得到支持,这将使非国有经济在第二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竞争力将不断增强;第四,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仍是外商投资企业的重要进入领域。
4.内资非国有企业的素质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WTO过渡期结束后,内资企业尤其是内资非国有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从而促使内资提高自身素质,以增强竞争力。一方面是产权制度和治理制度的变革。内资非国有企业的大部分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通过吸纳更多的投资主体,可以实现多元产权主体相互制衡、相互激励的治理机制。另一方面是内部管理制度的变革。通过建立有效的薪酬制度、管理信息化、加强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以完成由家长式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另外,内资非国有企业中将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而公司上市也会促使其改善治理结构,约束自身行为,关注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国有企业
1.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将得到健全
国务院国资委建立以后,省级国资委组建工作也已经完成,市(地)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正在组建之中。与此同时,部分省市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监管体制框架趋于形成,国有资产出资人将实现明晰化。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履行所有者职能,享有所有者权益,而不是以行政管理职能代替之。这意味着,伴随出资人的明晰化,政企分离、政资分离将基本上得以解决,国有企业的对外自主权和对内决策权将大大增加。
2.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基础,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产权转化、业绩考核等32个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同时对257件不符合市场原则的、涉及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这将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供了重要依据。
3.国有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将更加规范
在未来时期内,除了某些特殊领域外,国有大型企业将更多地改制为非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产权的明晰化,真正摆脱政府的控制。同时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将趋于形成,出资人和经营者的权利将基本明确和到位,公司内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将基本形成。中央企业中的国有独资公司将全面建立董事会,董事会内设立独立董事,并在董事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