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01:05:38
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评宋冬梅的“儒家和谐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作者:马门列夫宋冬梅的“儒家和

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评宋冬梅的“儒家和谐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作者:马门列夫
宋冬梅的“儒家和谐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一文的实质就是要用“儒家和谐思想”做“文化底蕴”取代马列毛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指导思想地位,就是用儒家的“小康”“大同”的“和谐社会”取代共产主义理想.

1,儒家的“和谐”思想是什么?
“儒家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精神,它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也是我们今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思想源泉.”
儒家的“和谐”思想是最完善的反动统治阶级的阶级调和理论.在社会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顽固维护奴隶制的“复周礼”,以奴隶制社会为“小康”,以原始社会为“大同”.封建社会“独尊儒术”以后,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鸦片.
老子的辩证法精神,法家的斗争精神,墨子的“尚俭”“笃行”精神是真正中国传统民主文化中的核心和主要精神,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中华民族的硬脊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革命传统精神,毛泽东则是这种中华民族精神的集大乘者.这种精神才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而儒家的“和谐”思想恰恰是社会发展的反动.今天,只有马列毛主义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源泉,而儒家的“和谐”思想恰恰是反革命复辟理念的思想源泉!
2,所谓““和谐”思想内化为人心”
“古代历史上儒家“和谐”思想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首先,古代先贤将“和谐”思想内化为人心,应用于社会和政治,以求社会“和谐”的境界及功用.”
在阶级社会里没有超阶级的“人心”,所谓““和谐”思想内化为人心”,对反动统治阶级来说,是伪君子的“修身养性”,用“仁政”把专政掩盖起来.对被统治阶级来说,是麻痹他们的反抗意志,甘心做驯服的奴才.这就是所谓的“人心”和谐!
3,所谓的民族“和谐”
“在民族关系中实施和谐政策,使得民族关系融洽,国家、社会“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民族问题归根结底是阶级斗争问题,在存在阶级压迫的社会里必然存在民族的压迫.这不是音乐的和谐,而是强奸犯要求于被强奸者不要反抗的“和谐”!
4,所谓“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其次,将“和谐”思想应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力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创始人孔子曾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
儒家的“礼制”是建立在等级森严基础上的人欲人之间的关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礼之用,和为贵”中的“和”,就是用礼制维护这种秩序的“和谐”!“和”就是不变,一变就不“和”了.“和为贵”的实质是“不变为贵”!
5,“中庸之道”是一种庸俗哲学
““中庸”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平衡、稳定、和谐的状态.“中”、“和”是关于“致大、广大、宏大、博大”的学问,是关于宇宙观的学问,是关于对“天”、“自然”、“宇宙”等整个世界的认识的学问.“中”、“和”是认识论,既是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论,又是对宏观世界的认识论.”
对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分成了两大派别,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主张精神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的是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属于唯物主义,但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机械唯物主义,是辨证看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而不是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又叫斗争哲学,它抓住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精髓和第一位的东西,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通过矛盾斗争促进矛盾转化,得到矛盾的解决,如此循环不已,促进事物的运动发展.
“中庸之道”之所以是一种庸俗哲学,就在于它把主次颠倒了,把相对的暂时的“平衡、稳定、和谐”看成绝对的第一位的东西,否认矛盾,拒绝矛盾,掩盖矛盾,阻止矛盾的斗争和转化,顽固维护旧秩序的统治.它迎合和迁就庸俗思想,对事物的表象做出许多故作高深却是庸俗的歪理邪说的解释.却吹嘘是“致大、广大、宏大、博大”的学问.
在辩证法看来,“中”是相对的暂时的未分裂状态,迟早要分裂的,分裂出上下左右前后来,否则就没有矛盾,没有斗争,没有转化,没有发展.我们说,长久的“中间派”是不存在的,在对立的两条路线中间是没有什么“中间路线”可走的.列宁说,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主张中间路线的最后都必然堕落为唯心主义,那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但在庸人看来,用“中”来解释许多表象却很方便,很有概括性,特别是对于“修身养性”来说,简直把“持中”当成做人的妙诀!
既然庸人特别看中“中”,就总是想用“庸和”的态度来对待它,“庸和”才能守“中”,把“无过无不及”看作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不偏不倚才能“无过无不及”.殊不知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没有一定的“冲击”哪有事物的发展?世上哪有直线的发展和绝对平缓的运动?在面对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时,反动的统治阶级什么时候顾及“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了?
“中庸”——庸俗的高级骗人术而已!
6,所谓“多元和谐”
“在中国古代,“和谐”无论是指音乐中韵律和谐,还是指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以不同的多元要素的存在为基本前提的,是不同要素“发而皆中节”所构成的协调状态,表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
唯物辩证法从来承认普遍的联系,从来反对片面性而要求全面性,但唯物辩证法却明确拒绝没有重点的“平等对待”的所谓的“多元论”,明确坚持物质第一性的一元论.
弹钢琴在每一个瞬间只弹出一个音符,十个指头一起下去能弹出和谐的音乐来吗?任何“协调状态”都在向不协调转化,任何“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都不是永恒的,都是无限转化系列的过渡环节.
7,和谐文化并不必然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人们对和谐文化的渴望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社会进步首先是生产方式的进步,然后才有文化的进步.在阶级社会里,从奴隶制文化到封建制文化到资本主义文化,都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但都不是和谐文化,都是阶级压迫的文化,只有共产主义文化才是人类唯一真正的和谐文化,它建立在消灭了阶级的基础之上.
至于“渴望”只是幻想而已,什么结果也不是,不进步的社会照样可以有强烈的“渴望”.
8,社会问题并不形成“和谐的希望”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拉大、企业内部劳资矛盾突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危机凸显等等.对于这些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迫切希望得到解决,希望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
压迫愈深,反抗愈烈,矛盾发展到极点的时候往往是矛盾解决的时候.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压迫问题不是形成“和谐的希望”,而是造成“革命的希望”.
9,把资本主义文化装扮成社会主义文化的修正主义文化形态
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以和谐为思想核心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
文化是上层建筑,有鲜明的阶级性,在今天,或者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或者是资本主义文化,没有什么和谐文化的“文化形态”,无非是把资本主义文化装扮成社会主义文化的修正主义文化形态.
10,修正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中的资本主义怪胎
“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认识一定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的积累,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状况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
儒家的“和谐文化”是儒家和反动统治阶级的自我标榜,修正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中的资本主义怪胎,都不是什么认识“发展过程的积累”.这里,“一定的社会主体”是指人民主体呢?还是指统治阶级的主体?难道是说统治阶级的“自觉认识和向往”吗?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吗?体现统治阶级的“认识水平”吗?仰或是被压迫人民的吗?到底是谁的“和谐文化”呢?是共同的吗?有共同的吗?
11,虚伪的修正主义的“和谐文化”越来越骗不了人了
“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
我们的社会制度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什么“和谐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应该是马列毛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而不是什么“和谐文化”.虚伪的修正主义的“和谐文化”越来越骗不了人了,只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才具有真正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12,和谐文化的明确的价值导向就是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导向
“对社会中的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蕴含着人们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
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思想上和平演变的作用.对整个社会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整个社会和平演变的作用,和谐文化的明确的价值导向就是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导向,而且和儒教中庸糅合在一起.
13,所谓和谐的“整体状态”,不是一种空想,就是一种欺骗!
“所谓社会和谐,指的是社会的内部结构、机制、运行方式能够达到的均衡稳定、安全有序、有效顺畅、而且能够自主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整体状态.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也指各个领域的和谐之间共同的、内在的条件和特征.”
在剥削阶级社会里,只有剥削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没有什么“社会和谐”,今天,取代剥削阶级社会的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超阶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部结构仍然存在阶级.
所谓和谐的“整体状态”,不是一种空想,就是一种欺骗!
14,所谓“全面的,可持续的和谐”
“这是一种全面的、可持续的社会和谐,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性内蕴,包括国家权力对社会利益权威性配置的和谐、规则的和谐、利益配置结果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生活状态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多方面内容,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
国家是阶级镇压的工具,只要国家还存在,就是还存在需要镇压的阶级,因此就没有什么“全面的和谐”,当然也就谈不上可持续的和谐了.什么“规则的和谐”?不就是弱肉强食的市场规则吗?什么“利益配置结果的和谐”?不就是合法剥削的“和谐”吗?什么“人际关系的和谐”?不就是不要人民反抗吗?
15,所谓“社会主义本质规律”
“和谐社会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律的新认识、新发展,表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发展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阶级社会的本质规律只能是阶级斗争的规律,社会主义也不例外.否认和取消阶级斗争,决不是什么“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律的新认识、新发展”,而恰恰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背叛.
16,所谓“善的价值指引”
“正是文化的熏陶,才能给予一定社会中的主体——“人”以善的价值指引,使“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等的关系问题上能够自觉地求和.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和隐性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底蕴.”
当马列毛主义把阶级斗争观念深深的植入人民的头脑中的今天,竟然有人还拿出腐朽的“仁”的观念,“善的价值”观念来招摇过市,不是太可笑了吗?无产阶级的自觉不是什么“自觉地求和”,而是自觉的阶级斗争.
17,伪和谐社会和真和谐社会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总是力图构建一种和谐的文化,以便从人们的内心深处给出一种价值标准,使这种标准内化为一种强大的自省力和约束力,在人们依据这种标准做出某种行为的时候,能够“发而皆中节”,保持社会的和谐状态.”
封建社会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力图构建一种和谐的封建社会,是空想;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力图构建一种和谐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是空想.而且那“和谐”只是对统治阶级的和谐.无产阶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力图构建的是唯一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科学.怎么能“古今中外”混为一谈呢?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义,经过无产阶级专政到达共产主义,不是什么唯心主义地“内心深处给出一种价值标准”“内化为一种强大的自省力和约束力”而“保持社会的和谐状态”.这种伪和谐社会和共产主义的真和谐社会毫无共同之处.
18,所谓“和谐哲学”
和谐哲学是与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哲学,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哲学.
所谓“和谐哲学”不过是发展了的庸俗哲学而已,它和中庸哲学一脉相承,是现代修正主义新发展的产物.
19,和谐文化的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广阔的文化背景
“和谐文化的形成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广阔的文化背景,深度和广度上的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激荡着和谐文化产生强健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和谐文化的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国际社会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中的修正主义,“广阔的文化背景”是历史上封资修文化的大杂烩.
20,旧文化的新包装
“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文化创新.”
修正主义的“和谐文化”,与其说是“一种文化创新”,不如说是旧文化的新包装,剥去华丽时髦的外包装,全是封资修的陈货.
21,伟大的“和谐”空话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底蕴.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智慧的结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所在,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尺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也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
“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用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规范行为”
伟大的“和谐”空话,大而且空!振振有辞,滔滔不绝,无非是要否定马列毛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否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