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柳宗元的个性解析刘禹锡,柳宗元各自的个性解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3 18:19:10
刘禹锡,柳宗元的个性解析刘禹锡,柳宗元各自的个性解析刘禹锡,柳宗元的个性解析刘禹锡,柳宗元各自的个性解析刘禹锡,柳宗元的个性解析刘禹锡,柳宗元各自的个性解析[编辑本段]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

刘禹锡,柳宗元的个性解析刘禹锡,柳宗元各自的个性解析
刘禹锡,柳宗元的个性解析
刘禹锡,柳宗元各自的个性解析

刘禹锡,柳宗元的个性解析刘禹锡,柳宗元各自的个性解析
[编辑本段]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冒称中山刘氏,洛阳人,字梦得 .刘禹锡出生在嘉兴,祖坟原在洛阳北邙,后因地峡不可依,所以后来改葬于荥阳(今郑州荥阳).刘家世居洛阳,中原战乱,他父亲徙家江南,刘禹锡生于江南,其父死后,他扶棺返里,同时他母亲也从江南返回洛阳,此后可能在荥阳住了一段时间.集异记中有刘禹锡“贞元中寓居荥泽”之说.刘禹锡一生坎坷,四处漂泊,直到晚年,才居于洛阳,后逝于洛阳.刘禹锡说自己是“客居江南”,称自己是“雒客”,称“洛阳旧有衡茅在”,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可见,他在嘉兴、荥阳、洛阳都安过家.若联系到他祖籍洛阳,还是认为称他为洛阳人比较合理.也有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因为刘邦是彭城人,彭城乃刘氏郡望所在而已,如韩愈之于昌黎.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编辑本段]刘禹锡诗集
  特点: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抒写情怀,多有名篇传世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
  桨声幽轧满中流.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
  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
  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
  由来不是此声悲.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
  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
  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
  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
  人来人去唱歌行.
  竹枝
  两岸山花似雪开,
  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
  永安宫外踏青来.
  竹枝
  城西门外滟滪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
  少时东去复西来.
  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
  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
  住在成都万里桥.
  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
  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
  跪捧琼盘献天帝.
  步虚词
  华表千年一鹤归,
  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
  却向五云翻翅飞.
  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
  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
  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
  应须赠一船.
  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
  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
  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
  一杯君莫辞.
  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
  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
  听唱纥那声.
  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
  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
  长作主人翁.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
  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
  回唱迎神三两声.
  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
  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
  惊起鸳鸯出浪花.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浪淘沙
  汴水东流虎眼纹,
  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
  渡却人间多少人.
  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
  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
  将向中流定晚霞.
  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
  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
  浪淘沙
  鹦鹉洲头浪飐沙,
  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
  独自狂夫不忆家.
  杨柳枝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杨柳枝
  御陌青门拂地垂,
  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
  将赠行人知不知.
  杨柳枝
  轻盈袅娜占年华,
  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
  随风好去落人家.
  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草时,
  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
  须得垂杨相发挥.
  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
  唯有垂杨管别离.
  杨柳枝
  扬子江头烟景迷,
  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
  半蘸波中水鸟栖.
  杨柳枝
  迎得春光先到来,
  轻黄浅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
  更被春风长挫摧.
  杨柳枝
  巫峡巫山杨柳多,
  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
  为君回唱竹枝歌.
  杨柳枝
  凤阙轻遮翡翠帏,
  龙墀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辉映,
  狂杀长安年少儿.
  杨柳枝
  花萼楼前初种时,
  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
  露叶如啼欲恨谁.
  杨柳枝
  炀帝行宫汴水滨,
  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
  飞入宫墙不见人.
  杨柳枝
  金谷园中莺乱飞,
  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
  争似垂杨无限时.
  踏歌词
  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
  红窗映树鹧鸪鸣.
  踏歌词
  桃蹊柳陌好经过,
  镫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
  至今犹自细腰多.
  踏歌词
  新词宛转递相传,
  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
  游童陌上拾花钿.
  踏歌词
  日暮江南闻竹枝,
  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尽时.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帙浥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
  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
  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潇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
  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
  零陵芳草露中愁.
  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编辑本段]文学成就
  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
  柳宗元的集子,为刘禹锡所编,题《河东先生集》,宋初穆修始为刊行.《四库全书》所收宋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45卷、外集 2卷、新编外集 1卷,为现存柳集最早的本子.宋童宗说音注、张敦颐音辨、潘纬音义的《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43卷、别集 2卷、外集2卷、附录1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为现行影印本之最早者.宋童宗说注《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45卷,宋建州刻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宋魏怀忠编注《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21卷、外集2卷、新编外集1卷、《龙城录》2卷、附录8卷,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文渊阁本.宋廖莹中编注《河东先生集》45卷、外集 2卷、补遗、附录等,为宋人注本中最后的一种,有□隐庐影印宋刻世□堂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以排印,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重印本.明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45卷、外集 5卷、遗文、附录等,虽采辑旧注,中多蒋氏自注的部分;有明三径藏书刻本、《四部备要》排印本.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诗歌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现存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体裁,都写得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诗人,所以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能写出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篇.
  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古文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