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模式的基本特征 形成原因 和局限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17:07:51
亚洲模式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局限性亚洲模式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局限性亚洲模式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局限性亚洲模式基本特征:1.政府主导型经济管理机制.2.外向型经济导向机制.3.“雁行形态”区域经济运行

亚洲模式的基本特征 形成原因 和局限性
亚洲模式的基本特征 形成原因 和局限性

亚洲模式的基本特征 形成原因 和局限性
亚洲模式基本特征:
1.政府主导型经济管理机制.
2.外向型经济导向机制.
3.“雁行形态”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形成原因:
1.亚太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普遍受到较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战前又多是殖民地,无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民主传统可言.除香港自由港等少数情况之外,发展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较为薄弱.战后,市场经济有一定基础的日本,因战时曾实行统制经济的惯性仍在和受美国占领当局的控制型指导,只有通过加强政府的干预,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殖民统治获得解放或独立的其他亚太国家或地区,因要在战争废墟上迅速发展民族经济,多少都加强了政府的经济管理功能,以利于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扩大,使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未能向自由市场经济方向发展,而是与政府的管理相结合,成为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2.亚太国家或地区多属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内部市场狭小而海上运输方便、劳动力丰富价廉的海洋国家或地区类型,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故这些国家和地区扬长避短,面向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发达国家日本靠引进资源和技术,主要发展重工业和尖端技术工业的出口加工工业,商品出口到美欧及一些亚太国家或地区.同时,通过扩大对外投资,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在亚洲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增加向世界各地的出口.亚洲“四小龙”主要是靠进口原料和利用外资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轻重工业,商品出口到美日等国际市场.后期则通过扩大对外投资,在占领投资国市场的同时,扩大对世界各国的出口.东南亚国家则利用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和轻工产品出口加工工业,致力于增加出口.综上所述,虽外向的时间、内容和形态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或地区均先后走上了主要依靠外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外向型道路.
3.亚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其起步时间和发展水准形成阶梯型.与此相适应,产业循环多采取向下传递形态,使后进国家或地区有可能跟随先进国家发展.换言之,一国或一地区产业在其国内或地区内按照日本学者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通过进口—自行生产—出口—逆进口的途径实现升级的同时,将成熟产业或淘汰产业转移到发展水准低的国家或地区,促进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这是“雁行形态”理论在区域产业循环中的发展.正是这种既能实现国内或地区内产业升级,又可带动区域内其他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产业循环机制,导致以日本为头雁,“亚洲四小龙”为雁群,东盟国家为尾雁的亚太区域经济运行形态,实现了亚太经济的快速发展.

局限性:
1.快速发展导致速度过快而造成“泡沫经济”.
2.不平衡发展带来经济衰退.
(1)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阻碍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2)过于偏重外向型经济,导致依赖国际市场.
(3)“雁行形态”运行加剧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