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言文有什么好方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14:37:50
翻译文言文有什么好方法?翻译文言文有什么好方法?翻译文言文有什么好方法?学习古代汉语,需要经常把古文译成现代汉语.因为古文今译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运用古汉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考察古代汉

翻译文言文有什么好方法?
翻译文言文有什么好方法?

翻译文言文有什么好方法?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经常把古文译成现代汉语.因为古文今译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运用古汉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考察古代汉语水平的过程.学习古代汉语,应该重视古文翻译的训练. 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做好古文翻译,重要的问题是准确地理解古文,这是翻译的基础.但翻译方法也很重要.这里主要谈谈翻译方法方面的问题. 一、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古文今译的两大类型,也是两种不同的今译方法. 1.关于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保持原文的本来面貌.但对直译又不能作简单化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2.关于意译.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对意译也要防止一种错误理解.有人认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主,那么译时就可以随意增删,任意发挥.这样的“意译”,只能称之为乱译.意译是一种要求很高的今译方法,只有透彻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真正领悟原作的语言特色,才有可能进行象样的意译.初作今译练习,一般应直译,切不可借口意译而任意乱译. 二、古文今译的具体方法 直译和意译是对译文的总体分类,在今译时还应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具体方法大体包括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项. 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古文今译最基本的方法.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改变原句词序的句法,只要对原句中的字词,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有对应意义的词语来翻译就可以了.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便于准确地表达原文内容.由于古今汉语相同之处颇多,所以对译也就成了古文今译的一项基本方法.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应尽量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不清楚的,才可作适当调整.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特殊词序与表达方式,今译时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作必要的增添补充.古代汉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普遍,今译时应补出必须补出的省略成分;古代汉语一般表达简古,为准确清晰地表达原意,今译时须作必要的增添. 增补宜慎重,只有不增补原意无法表达清楚的地方,才可增补.如随意乱补,就会使译文臃赘,失去准确性. 4.删减.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古代汉语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删除不译. 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径直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像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一些专有名词,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所谓保留,是就字面说的,实质上它仍是对译.这类保留的词语如须加以说明,可用加注方式处理,如在“元和”后用(唐宪宗年号)注明.但所加的注只是解说,而不是翻译.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变通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信实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中,要注意练习“操作程序”,这就是: 第一步,将古文中词的现代汉语的意义对应着写下来. 第二步,看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否是词类活用、名词状语、前置宾语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 第三步,看有无需要调整的地方(移位、增补、删减等). 如果按部就班,即使有难以理解的句子,一般都可以顺利地解决. 三、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误译. 2、因不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数量也很多.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常会造成误译. 4、不明解词的注释与翻译的区别而造成误译 字典辞书与古文注本对字词的解说与翻译是不同的.有人不了解这一点,把字词的解说简单地移入译文而造成误译.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文章是个整体,字、词、句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词与词、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也就是说,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必须认真阅读原文,从文章整体出发进行今译,才能少出或不出错误. 四、今译的要求——信、达、雅 古文今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信、达、雅原是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翻译外文的原则,但对古文今译也基本适用. 第一,关于“信”.“信”即信实,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 这段 第二,关于“达”.“达”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在内容上与原文不相符,表达不顺畅,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例如: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 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方面文白夹杂,生涩拗口.“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异蛇”、“触”该译而没有译,使译文读起来不顺畅.此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又如: 原文: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从而后》) 译文: 孔子说:“隐士呢.”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到了,却走了. 这段译文逐字翻译,没有失误、不实之处,但意思没有表达清楚,不符合“达”的要求.原文“隐者也”和“行”的主语是荷蓧丈人,“至”的主语是子路,都承前省略了.这样省略符合古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但不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译文应该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可译为:“孔子说:‘他是个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看望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却走开了.” “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脱离了“信”只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古文今译不可或缺的两项基本要求,不可偏废. 第三,关于“雅”.“雅”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信实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美、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孜孜以求的目标,不易一时奏效.对初学者来说,如能在“信”“达”的基础上初步体现出原作的语言特色,也就可以了. 雅与不雅总是相对而言的.例如: 原文: 前者呼,后者应.(欧阳修《醉翁亭记》) 译文一: 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答应. 译文二: 走在前面的召呼着,走在后面的答应着. 译文三: 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和. 这三种译文,内容上都没有什么不妥,也都通顺,但却有优劣之分.欧阳修这两句是描写滁人游山的情景的.比较而言,译文三较能传达出游人从容而又热烈的情态,与原文的格调、特色基本一致;译文一则显得匆忙窘迫,粗声粗气,不像描写游山,与原文风格相距较远;译文二则好像描写赶路,语言风格也与原作不类.相对而言,译文三比较合乎“雅”的要求.又如: 原文: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一: 沙鸥飞散开来又停歇拢来,鳞片闪光的大鱼游来游去. 译文二: 沙鸥在湖面上飞翔或聚止,鱼儿在水里自由游荡. 译文三: 自在的沙鸥飞翔群集,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上述三种译文都基本符合信、达的要求.但译文一、二对原句是对偶句这一语言特色考虑不足.译文三则以对偶句来翻译,情调风格与原作相近,因此比较合乎“雅”的要求. 译文的“雅”是建立在“信”、“达”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去追求外加的所谓“雅”.那种不顾原文而随意发挥,甚至凭空增添修饰成分,借以使译文生动优美的做法,是错误的.例如: 原文: 愬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李愬雪夜取蔡州》) 译文一: 李愬在军中,时常下去了解战士的情况,看见病号和受伤的人,总是亲切慰问,端汤捧药,一点架子也没有. 译文二: 李愬亲自下去视察士卒,对伤病员亲切慰问,不耍威风. 译文一看上去细致生动,但有许多词语是凭想象硬加上去的,如“时常”、“总是”、“端汤捧药”、“一点”等等.这样做连“信”的要求都没有达到,更谈不上“雅”了.不如译文二老老实实对译,把原文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译文油滑俗气与不恰当地使用生僻方言词语,是最伤“雅”的,应注意避免.例如: 原文: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译文一: 他跟他年龄差不多,学问也是半斤五两. 译文二: 某人和某人年龄相近,学问也相仿. 译文一将“相似”译为“半斤五两”,与原作端庄严肃的特色相背离,给人一种油滑俗气的感觉,相比之下,译文二显得“雅”些 关于“雅”,涉及的问题还很多,不能一一详谈.做今译练习,如能较好地体现出原作的语言特色,也就初步地达到了“雅”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