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1:05:58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深刻地指出: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其革命性意义是极其巨大而深刻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笔者认为,概括起来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x0d一、开启了当代中国历史新时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建国以后,中国作为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使自己尽快地摆脱贫困和落后,这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我们主要照搬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组织发展经济,这种体制在初期也曾发挥过应有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改革开放立足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变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突破口,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经过30年的努力,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现了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当代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点的历史新时期.二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表明,一方面,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视实践探索和创新,使改革开放成为推动发展的新的实践源泉和力量源泉;另一方面,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因此,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不断完善和成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加显著的体制性效益. 二、促进了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然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过程,就是围绕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展开的,就是一个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一是确立并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30年实践是坚持和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伟大实践.在这条正确的发展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是确立并逐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 三、推进了制度建设和创新,实现了由高度集权向民主法治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实践探索,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当中最关键的是要对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制度进行变革.与此同时,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任务,必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1982年,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提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2004年,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制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2005年,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上列举的这些法律制度,是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相适应的,从一个方面表明了改革开放推进了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拓展了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空间.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党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和创新.我们党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各项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改革开放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已成为全国上下共识,我国已进入民主法治的历史新时期. 四、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是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且深刻地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就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促进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力蓬勃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二是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党的十二大,我们党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持和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把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了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五、扩大了对外交往与合作,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推动了我国更深入更全面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一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坚持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和利益.实践证明,改革开放30年,我们坚持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二是在对外开放中扩大交往与加强合作.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坚持和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等各个方面扩大交往与合作.30年的对外开放扩大了交往与合作,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六、推动了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实现了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科学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大发展,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提升,人民生活得到了大改善.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科技进步加速,与世界经济进程的融合加深,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增强,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这些新的趋势的出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不竭动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发展的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因此,顺应新的发展趋势,解决新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新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是新的历史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少投入、低消耗、零排放、可循环、高效率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