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3 19:58:33
请分析“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急.
请分析“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急.
请分析“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急.
“天下公平,教育为先”,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条,并把教育公平列在优先发展教育的第一位.这就表明,教育公平先行,实现“学有所教”是破解民生问题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齐齐哈尔市副市长马立群认为,政府应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教育公平.
马立群委员表示,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包括教育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投入不同,造成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不公平,最终导致教育结果不公平.
马立群委员建议,首先,政府要以增加投入推进教育公平.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公平无法实现.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目前中央下决心确保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力争在2010年前后接近4.5%.建议中央政府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弥补落后地区对教育投入的不足,保证落后地区教育事业也能健康地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应严格按照我国《教育法》第55条的规定要求,做到“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其次,要以法律法规保障教育公平.目前,“大班额”、“择校”现象程度不同地存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实质上是不同性质学校学生受教育权益的不公平.追求均衡发展,实施教育公平是新《义务教育法》的精髓与灵魂.《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对此,各级地方政府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自觉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强制性.人大要加强法律监督,以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马立群委员建议还要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要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马立群委员说,针对群众反映“上好学难”、“上好学贵”的问题,2007年,齐齐哈尔市全面叫停公有民办学校,严格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出台了《齐齐哈尔市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靠创新机制对“一校两制”进行彻底清理整顿.市区8所公有民办学校全部恢复公办学校性质,有4000余名学生直接受益,年减少群众经济负担728万元,深受百姓欢迎.出台了《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在教师轮岗、招生考试、经费投入、薄弱校改造、考核评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政府还要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规范学校收费等各项制度,通过政策引导、激励、约束,使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办学条件等“硬件”与教师队伍等“软件”上大体均衡,让学生共享优质教育成果.